|
“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让环保部门享有官员提拔的话语权,这是贵州的一个创新。
据媒体报道,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贵州一些地区基础治污设施建设滞后、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贵州省将进一步压实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在提拔领导干部时将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并加大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保工作的考核权重。
官员提拔要增加环保考核权重,这早已不新鲜。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地方的考核指标虽然增加环保权重,但GDP独大的格局依然未改。因此有官员曾私下向记者坦言:考核干部不能只看GDP,但实际主要还是看GDP,很少看到哪个领导因为环保搞得好而得到提拔。
那么,贵州此次“新政”能否打破这样的局面?“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让环保部门享有官员提拔的话语权,这是贵州的一个创新。
一直以来,对于官员的环保考核,一些地方总是流于静态考核、书面考核。也就是说,考核往往以听汇报与看书面资料为主,至于这样的汇报真不真实,报表上的数字准不准确,考核部门难以深究,往往几个考核人员凭借印象,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仕途升迁。
一个地方环境治理成效如何,地方官员重不重视,支不支持,环保部门最有发言权。所以,对于环保考核,不能光看表面数字,不能光凭主观印象,也应让环保部门来打打分。通过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不仅有助于判断表面数字的真假,还能搜集纸面上不能反映的宝贵信息。如果还能循着环保部门提供的线索,到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再好不过了。考核官员环保政绩,从静态考核走向动态考核,如此才能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此次,贵州提出要加大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生态环保工作的考核权重,那么,这样的“考核权重”也希望能够切实影响到官员的升迁。
此前曾有地方出现环保“不合格”,政绩考核却“优秀”的结果,这可能会形成对官员的反向激励。
让地方官员对环保考核发自内心的敬畏,还需让环保成绩成为官员提拔的“关键票”,大幅度提高环保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给官员传达一个明晰信号:经济发展的成绩即便再亮丽,但环保如果依然原地踏步甚至出现退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就应视为不合格,所谓环保“一票否决”绝非说说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让环保成绩成为官员提拔的“关键票”,相关的考核过程不妨也让公众充分参与其中。环保部门对于官员提拔发表意见,这样的意见应当公开,接受民众监督。官员政绩考核的具体得分及其依据也要对社会公布,让民意来检验官员政绩,尤其是环保政绩的成色。通过开门考核,政绩考核就可最大程度避免失真,成为推进地方环境治理的“指挥棒”。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