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造成以后,对组织者来说,只能依靠事后的信息公开,来证明没有辜负捐赠人的善心,重建信任。
近日,一家慈善组织推出的“同一天出生的你”项目再度火爆,刷屏朋友圈。“同一天出生的你”项目的设计十分巧妙,网友输入自己的生日信息,系统将生产一个页面,出现一位与自己同一天生日的贫困儿童。此时,网页会鼓励网友向这位山区小朋友捐款一元。一元钱并不多,这种创新的募捐方式也拉近了捐赠人和受益人之间的距离。所以很快,带动了大众的参与激情和捐赠欲望,再加上互联网的传播特点,迅速火爆起来。
但接下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不止一个孩子的照片,出现了不同的生日和姓名。对此,运营方称原计划在12月25日在网上推广这个活动,但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便转发到了朋友圈,“小范围的举动,没想到在12月22日晚上迅速发酵”。运营方还声明,7位摄影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拍摄了366个不同生日出生的孩子。
然而,这一解释反而进一步引发疑问。因为24日中午,“同一天”结束筹款,活动页面称,“本次活动已筹集善款2555898(编注:255余万元)将全部用于云南镇雄县2130名贫困学生一年的生活补助”。也就是说,实际上受助的孩子范围更大,不是366人,而是2130人。
这样一个本是极有创新力的募捐方式,也是非常好的直接帮扶项目,最终被一些激动的网友冠以“诈捐”的称号,令人惋惜。反转发生的一个核心要素,在于这个慈善项目在信息发布上存在严重不足。最关键就是,设计者对项目本身的介绍过于简略,导致外界开始理性梳理活动时,会发现许多疑问。这其实也是一些慈善募捐组织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前期发布的信息量如果太少,导致舆论危机出现时,公众无从建立信任的基础。
近日,民政部正在就《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草案中提及,公开募捐活动前,应当设计完备的募捐方案,同时将相关信息全部公开发布。结合目前发生的案例来看,募捐的准备工作部分存在不足,这个项目究竟是为多少儿童募集多少资金这个基本要素也没有确定清楚,这就造成对媒体发言中受助人数前后不一。也因为募捐活动的信息发布不足,参与者理所当然对儿童身份的造假问题格外敏感。
问题造成以后,对组织者来说,只能依靠事后的信息公开,来证明没有辜负捐赠人的善心,重建信任。补救毕竟是补救,如果问题一开始就没有发生,那当然是更完美的状态。
无疑,面向大众的公开募捐并不容易,运用创新手法提高慈善募捐的效率,正确运作时才能更快更好地帮助困难人群。捐赠行为短期是激情主导不假,但长期来看依旧是理性的。
为此,慈善组织不仅仅要注重善款使用的事后透明,在公开募捐活动前,同样要清晰做好规划并提前发布。今日,无需过于恶猜一家慈善组织的初衷,但慈善组织在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信息的全面发布。面对公众的善心,慈善组织要更用心地去尊重和呵护。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