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则“南京某高校外卖送餐奇观”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围墙内是一排仰着头等外卖的女生,围墙上是一排外卖小哥,他们正用绳子将一份份外卖吊下来。据悉,视频拍摄于南京审计大学,由于学校禁止外卖小哥进校园,一些学生就用这种方式取外卖。
高校学生之所以叫外卖,主要是因为随着网络订餐逐渐兴起,一些订餐平台折扣优惠,有的甚至比高校食堂饭菜便宜;叫外卖方便快捷,能大大节省在高校食堂排队等餐时间;外卖种类丰富,味道更好;此外也有很多学生懒得出门。
应当承认,高校“禁外卖”,初衷是好的。因为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送外卖引发校园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外卖引起的“剩餐盒”会加大环保压力,也会对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一禁了之却并不是明智之举。首先是对学生私人空间和权利的侵犯,二则外卖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有其存在空间。
破解高校“外卖纠结”,“堵”不如“疏”——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宣传教育,鼓励其及时处理外卖垃圾;揣摩学生心理,用适合学生口味的饭菜抓住学生的“胃”;甚至不妨多一些市场思维、“互联网+”思维,拓展高校食堂网上订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不能还停留在行政化管控的旧思维上,而要顺应潮流,以人为本,以学生需求为本,多一些开放思维、疏导思维甚至服务思维,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才能获得良好成效。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