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太经合组织(APEC)于1989年成立,目的是加强亚太地区间的相互联系。APEC现有成员21个,是当下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组织。该书从APEC的发展,APEC和全球治理,APEC与中国的发展,APEC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发展等方面对APEC进行了再审视。该书指出,我们不可否认APEC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上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但是,当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格局急剧变化时,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APEC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发展趋势。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APEC。在加入APEC的26年里,中国积极参与组织各项活动,包括两次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峰会和设立“中国日”等。如今,中国在APEC中的影响力已不同以往。目前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2%、实际利用外资的83%、对外直接投资的68%,同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多是APEC成员。除了享受会员资格带来的好处,中国还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需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立足APEC等重要国际机制,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一带一路”倡议等,创建更有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区域和谐、繁荣的经济治理模式与秩序。
陈定定认为,未来中国还将继续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建设,致力于深化区域经贸一体化和地区融合:一是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二是中国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亚太自贸区的对接;三是中国将继续推进对外经济的开放,寻求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经贸自由化的浪潮中掌握主动权。在此背景下,APEC覆盖的地区是中国的家门口,专注的是中国“走出去”必经之地的经贸发展,因此中国必将积极参与并推动该组织的活动,力求在该地区成长为有力的领导者。
APEC所覆盖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过往28年的历程表明,尽管APEC有诸多不足,面临着众多挑战,但是各经济体成员都没有放弃在组织的框架下寻求合作的机会。这说明,该组织的存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这种意义是目前其他地区、国际组织所无法取代的。未来,APEC应该汲取过往经验的精华,弃其糟粕,继续致力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助力各成员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2014年,我们制定完成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我们要以蓝图为指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习近平主席强调。
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黄载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互通可以说是实现全球化、自由贸易、开放经济、跨境合作的重要手段。世界经济尽管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一些国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后第一次重要国际场合上的主旨演讲,表明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秩序贡献者,中国提出的并非是单纯的口号,而是展现出了行动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在岘港APEC会议上提出要加强互联互通,不仅仅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简单的联通,而是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员往来等全方位的对接,这对当前世界经济非常重要,显示了中国在推动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作用。”美国全国可持续发展中心主席米切尔·斯坦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瑞士《卢塞恩报》的报道指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亚太互联互通网络”,让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受益。习近平主席这番鼓舞人心的讲话“被掌声一次次地打断”。文章强调,中国履行承诺,让整个亚太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法国《新团结报》出版总监、经济专家卡雷尔·韦雷肯表示,法国许多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亟待升级改造,但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中国投资尤其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近年来在“雪铁龙—东风”合作项目及“大巴黎改造计划”中取得成功,在法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示,两国应加大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加大对“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让“高卢雄鸡”与“中国龙”共舞。
联动发展是对互利共赢理念的最好诠释。黄载皓表示,中国在推动互联互通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如“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的建立等。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表示,过去5年,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开展全面务实合作,大力倡导并引领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各国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在与中国的合作过程中,哈萨克斯坦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合资企业,推动落实了一大批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重点项目。
“我相信,未来哈中两国的经贸往来将越来越密切,货物流转量和过境运输规模都将大幅提升。”伊万诺夫表示,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顺利对接,成果不断,为哈中互联互通、联动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平台。
斯坦利对记者说,“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互联互通提供强大的资金、技术等支持。中国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相信中国能够在推动互联互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加斯·谢尔顿向记者表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急需公路、铁路以及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基础设施正是经济进步的关键所在,“要想富,先修路”是非常中肯的建议。谢尔顿认为,中国在非洲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让非洲大陆增长有了显著变化。非洲的梦想是通过公路网络和铁路网络将所有非洲国家连接到一起。这是解决非洲贫穷的关键。中国正在帮助非洲实现这个美丽的梦想。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国并没有通过该倡议强行输出自己的发展模式。在该倡议框架下,沿线各国可以不受约束地吸引中国投资,发展本国经济。伊万诺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迄今最伟大的全球投资与发展计划。”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的伟大“叙事”,它将让古丝绸之路的荣光再现。“一带一路”是释放全球经济增长潜力、推动国际合作、加深经济融合的关键。“一带一路”给予世界一个崭新的、更有前途的愿景,为当前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
谢尔顿表示,“一带一路”所有潜在参与方都急迫地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这对全球经济是一剂强心剂。“一带一路”将为全球化的下一个阶段和人类经济进步夯实基础,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都将从中受益。
席勒研究所非洲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说:“上万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在非洲落地生根,上百个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它们激活了非洲经济,极大促进了当地年轻人的教育和就业,使数百万非洲百姓受益,促进了非洲经济政治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繁荣发展的非洲梦打下基础。”
法国《人道报》的评论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践行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包容发展理念的最佳例证。通过在世界多地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展现出了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姿态。
黄载皓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世界性意义,“一带一路”的成功不仅仅关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成功,还关系到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新活力,这一倡议必将取得更大成功。
在规划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时,中国展现了负责任的担当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并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郑重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在国际场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又一次庄严宣示,传递着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胸怀,体现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经济仍在艰难复苏,技术革命一日千里,突发性风险始终存在,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国际之“乱”和中国之“治”,凸显中国方案的可行、中国理念的可贵。40年改革开放书写下奇迹的中国,不仅与世界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也开始共享更高层次的“思想理念红利”。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而是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需要70多亿人共同守护。在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中国的奋斗,已经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的道路,也必将引领世界的方向,为人类开辟更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经济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