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2|回复: 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9 03: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326bed1e19a57383.jpg

  此前刚刚举行的2017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优秀“农创客”代表沈杰展示了“物联网+生态渔业”创业项目。半个月前,该项目获得了农业部举办的2017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初创组银奖。如今在浙江,和沈杰一样的“农创客”超过1600名。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全心投入现代农业、农村生态、乡风文明等建设,逐渐壮大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沈杰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从事物联网研究和实践15年,是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副院长。2016年,他回到家乡——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创办了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以“农创客”的身份活跃在长三角渔业重镇的池塘边。

  新一代植保无人机、农业农村智慧云平台、智能交互云种植系统、连锁庄稼医院、青创农场……这些现代农业项目,都是农创客的创业作品。

  2017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上,以一道茶席呈现的展品前人头攒动:泡的是铁皮石斛花茶或灵芝茶,摆的是铁皮石斛饼干、药膳、灵芝盆景、铁皮石斛花山泉皂、灵芝牙膏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

  从事这一创业项目的农创客金美艳,在英国留学归国后选择投身农业,专攻名贵中药材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现代化种植,并衍生至保健品精深加工与营销、休闲农业等。

  浙江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蔡元杰说,专业知识扎实、市场意识强烈、有一定工作阅历的农创客群体正在壮大,包括阿里、华为出来的专家和高管,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等青年才俊,这些 “新农民”善用技术改变农业,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现代农业发展。

  “80后”陈小东法学科班出身,曾在上海一家金融机构就职8年、待遇丰厚,但2013年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返乡投农,一路艰辛创出 “水稻+水产+瓜果”的稻田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实现了“百斤鱼、百斤瓜、百斤菱、千斤粮、万元钱”。

  不仅个人事业发展得好,陈小东还成了当地“三农”发展的“领头羊”,他给老乡讲生态、支持农业转型,农民复制的稻田立体生态循环种养面积超过2万亩。

  修剪、施肥,这几日,边月明真的有些忙,几次预定的采访“爽约”后,终于在一天午饭后的闲暇间,与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农创客”故事。

  边月明是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人,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新农人”,“85后”的他数控专业出身,2009年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老家,从事八竿子打不着的农业,种起了葡萄,惹得父母连连反对。

  尽管是山里娃,此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干农业竟会这么苦。从流转土地、筹措资金,再到搭棚、栽苗、施肥,大小事情都是边月明与他父亲两人从早到晚干。中间还天公不作美,又是台风,又是酷暑,一连串的打击。

  所幸,一个个关卡,父子俩总算都闯过来了。3年后,葡萄园初具规模,开始走上轨道,随着产量慢慢提升,效益十分可观。不过,才没几年,边月明就感觉到,光靠增加产量、低价销售,恐将难以为继,他瞄到了消费市场的升级。

  “怎么讲?最明显的两大特征就是:首先,绿色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只要品质好、口感佳,消费者对价格就不敏感;其次,消费日趋个性化、多元化,休闲、体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边月明解释道。

  创业初期,边月明还愁销路,在2014年之后,他对于农旅融合的信心,可谓与日倍增。农场所在的安吉县,本身就是浙江乡村旅游的“开拓者”,几年间,人气陡增,一到周末,村里村外全是小轿车。何不抓住这些游客做文章?

  看到机遇后,边月明马上做出相应调整:一方面,将原先的亩产砍掉一半,一亩葡萄就只产1500斤,再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罩上防虫网,实现“减肥减药”,目的就是提高品质;另一方面,则发力休闲农业,丰富水果品种,加入民宿元素,建起了全县首个果园式民宿,吸引游客进园采摘、吃饭、住下来。

  由于早期农场的土地有限,边月明又在临近的银坑村,流转了150亩土地,重金投资建设一个50亩的四季水果采摘园,以及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和一个山体集装箱特色酒店。今年,这个名为“葡萄缘”的项目也已投产。

  边月明告诉记者,尽管产量减半,但由于产业链拉长、附加值提升,葡萄园的亩均产值却提升了5倍之多。如今,农场内所有农产品都是通过现场采摘得以消化,不仅省了人工采摘的成本,关键打通渠道后,产品效益翻了一番。

  “利用水果采摘,为整个旅游业态丰富了体验内容,与此同时,民宿、餐饮则提供支撑服务,两者出现了互促互进的良好循环。总之,农业与旅游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边月明说。

  在边月明看来,“新农人”干农业,必须要有情怀,还得有另一个新思维,那就是必须变单打独斗为抱团竞争。因此,除了是两个基地的老板,边月明还是安吉县美人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据了解,现在,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的老百姓,一起发展现代农业。去年,整个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2800万元,并成功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的双认证。

  边月明告诉记者,接下来,在安吉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大平台上,他准备进一步做大“共享文章”。“现在是资本时代、共享时代,讲求‘狼群效应’,只有抛弃传统思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更大合力,才能一起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宁波的慈溪市,有个大学生农创园,主打现代农业培育。这些以“80后”为主力的年轻农创客,精心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聚宝盆”。

  在农创园内的“慈壹佳”农场里,农创客孙永涛种植的草莓已经可以采摘上市,这几天,他一直都在大棚里精心打理草莓,准备迎接前来采摘的游客。

  2003年孙永涛大学毕业,不是学习农业的他,却非常看好现代农业。同年,他入驻了大学生农创园,在草莓种植上,他大胆创新,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此外,他还灵活运用互联网打响“慈壹佳”草莓品牌,较早地推出草莓采摘体验这个概念,受到不少市民的亲睐。

  孙永涛告诉记者,农场的草莓完全是靠口碑相传,市民自己来体验采摘过程。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孙永涛最初只承包了20多亩土地,没想到一年就有了50多万元的收益。品牌打响了,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草莓达人”,“慈壹佳”品牌草莓还在省优质草莓评比中获得金奖。

  现在,孙永涛承包的土地已经达到80亩,他不仅要种草莓,还准备修建各种娱乐设施,未来打算打造农旅结合的新型农业。

  就在孙永涛隔壁的“玫瑰半岛”农场,陈速超夫妇正在耐心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2017年,他们的鲜花农场主打进口月季花销售,因为他们的月季品类多,造型好,包装细致,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年销售额超过160万元,供不应求。

  而像孙永涛、陈速超这样的年轻身影在大学生农创园里并不稀奇,首批入驻的8位年轻农创客,只有一人大学所学专业和农业有关。出于对现代农业的热爱,凭借着对农业高科技、互联网营销思维的敏锐度,大家在园区内辛勤耕耘,一年就“掘金”近千万。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建东表示,农创客给浙江“三农”发展带来了新的能量和活力,他们注重以精细、生态、科学的生产过程来强化农产品的绿色安全,不仅影响和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带动农民跟养跟种,也让更多农民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带领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在农创客带动下,浙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他们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并在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浙江德清莫干山脚下的仙潭村曾是贫困村,村里1200多个劳动人口大都外出务工。在农创客示范带领下,仙潭村青壮年返乡创业近年形成趋势,2016年村里120个农家乐经营户接待了12.4万游客,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2084元。

  浙江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培育典型、加大宣传等办法,培育壮大农创客队伍,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目前,浙江全省农创客已经有1600余人,其中80后、90后占8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6%,包括北大、清华、浙大等名校高材生65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海归18人。

  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农创客、农技专家、涉农高校、创投机构等主体,成立了浙江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打造统一资源平台,目前会员113名,与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浙江省农业区域合作促进会等金融、创投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农创客产业园,构建有场地、有资源、有平台、有导师、有伙伴的全要素服务能力的农业众创空间。

  据介绍,未来三年内,杭州富阳区“农创客小镇”将打造成一个核心区1000亩、扩展区5000亩规模,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业孵化平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如何使横跨东中西部、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的长江经济带,真正发挥综合实力“领头羊”、区域协调“支撑点”的重要战略作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深刻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两年来,长江沿线各地各部门遵循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生态环境的硬约束中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崛起,现代产业走廊雏形初具,长江两岸生态修复美景重现,黄金水道正在产生黄金效益……一系列实践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动注解。

  新时代、新特征,推动发展迈上新高度。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实地看,长江流域仍是一条东中西发展不均衡的经济带,生态环境“欠账”尚未根本性解决,资源要素流动仍面临各种阻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尽快解决,必然会使中央战略部署的成效大打折扣。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一定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顺应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前提是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理解新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把握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思路,在“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上求共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关键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要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分析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的发展基础、特点、痛点和难点,增强系统思维、加强制度建设,统筹谋划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以行政互通、产业互联、功能互补推动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重点是向市场要动力、以开放增活力。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破除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将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探索引向深入,持续推动形成以上海带动长江全流域发展、以武汉带动中游、以重庆带动上游的双向开放大格局,让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唯有共同努力,才能使长江经济带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未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战略,也是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真正做到乡村振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清除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均立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三农”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过去十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从收入和消费看,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但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仍分别高达农村居民的2.72倍和2.28倍,城乡居民家庭家用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从全员劳动生产率看,2016年非农产业达到人均12.13万元,而农业只有2.96万元,前者是后者的4.09倍。从基础设施看,2016年全国农村还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厕,甚至还有2%的家庭没有厕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38.1%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从基本公共服务看,2016年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18.1%的村没有卫生室、45.1%的村没有执业(助理)医师。从社会保障看,目前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保障标准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这还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质量,城乡差距就更大了。

  根据党的十九大的部署,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比以前的部署提前了15年;2050年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比以前描绘的目标更高。尽管在未来3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农业农村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取得新的进步,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将相当突出。从这个起点出发,我国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农业农村发展如何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如果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那么也可以说,现代化不现代化关键看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使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整个国家现代化保持同步。

  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同步,必须深化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一重大论断的认识,真正做到“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特别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着力补国家现代化的短板。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这是消除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存量差距的迫切需要,也是防止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出现增量差距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努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变革。目前主要问题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然太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太低。应把从“有”到“好”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便利性,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力增加农民基础养老金,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着力提高农民报销比例,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着力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覆盖面。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建设。二是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效能。最近两年,国家已开始着手调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如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推行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今后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力度还应继续加大,关键是要调整政策的着力点。应突出竞争力指向,加大对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科技、职业农民培训等的投入,促进农业降成本、提效率。还应突出绿色生态指向,加大对退耕还林、退耕还湿和退养还滩、节水灌溉、耕地地力保护、化肥和农药减量、农业废弃物回收、地下水超采和重金属污染地区治理等的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国农业农村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资源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今后,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借助城镇的力量,解决好城市的问题也要借助乡村的力量,城市与乡村应水乳交融、双向互动、互为依存。一是农村要对城镇的新需求做出灵敏反应。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已得到较好满足,但对农产品质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质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捕捉这些新需求,应加快推进农业发展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二是城镇要对农村的新需求作出灵敏反应。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迫切需要新型肥料和低毒高效农药;促进农业领域的“机器换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迫切需要性价比高的农业机械,特别是适合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迫切需要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皮实耐用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备、经济适用的厨卫等家庭生活用品。捕捉这些新需求,应加快调整工业部门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工业品下乡”的针对性和效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制定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振兴措施落地。核心是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

  (一)促进乡村人口占比下降、结构优化。2016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比仍高达42.65%、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也高达27.7%,来自农村的城镇常住人口中相当部分还未完全融入就业和居住的城镇,总体而言我国仍处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促进乡村人口进城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乡村人口进城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精英移民”的特征,进城的人口和转移的劳动力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比例等方面明显优于留在农村的那部分人口和劳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促进乡村人口占比下降的同时,注重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乡村人力资本质量。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既要重视从目前仍在农村的人中发现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也要重视引导部分有意愿的农民工返乡、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回乡、在城市中成长的各类人才下乡,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业农村。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国家公务员、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建立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迫切需要。一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随着承包户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乃至居住地的变化,“农一代”逐步退出、“农二代”不愿务农,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承包地的生计保障功能在下降、生产要素功能在彰显,应据此调整完善对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赋权,防止土地撂荒、地租过快上涨。二要完善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政策。对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用地,停车场、厕所、餐饮等配套用地,应实行更灵活和宽松的管理政策。三要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切实落实“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既有政策。审慎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操作办法,为乡村振兴留出用地空间,不要急于把农村建设用地腾挪到城市、把欠发达地区建设用地腾挪到发达地区。四要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径。在不以买卖农村宅基地为出发点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具体办法。例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将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项目。又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无论是实现“产业兴旺”还是“生态宜居”,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应从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多个渠道筹集乡村振兴所需资金。一要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使用方式、提高支农效能上。要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文章。“整合”,就是要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把各类涉农资金尽可能打捆使用,形成合力。“撬动”,就是要通过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二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农村存款相当部分不能在农村转化为投资,通过金融机构的虹吸效应流向城市,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从“建机制”和“建机构”双管齐下。“建机制”,就是要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对涉农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和考核办法,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解决投放“三农”贷款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建机构”,就是要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支持现有大型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解决投放“三农”贷款市场主体不足的问题。三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带动农民而不是替代农民。加强产权保护,稳定投资者预期。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山西农民报(太原)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