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9日晚间从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获悉,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同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CEA)主席韦尔威尔德当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了核研发技术领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核反应堆技术、先进燃料和材料、燃料循环后端等方面深化合作。
CEA是法国重要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机构,主要业务涵盖低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信息与卫生技术、特大型实验装置、国防与全球安全四大领域。在这些领域,CEA代表法国政府履行国家职责,为法国核电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根据协议,中广核与CEA将在平等互利、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成果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在核电上下游产业链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包括第四代核能技术概念设计、反应堆寿期管理、先进燃料技术、核燃料循环后端、加速器、公众接受度与应急准备等。
中法核能合作是两国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重要内容,作为中法核能合作的主力军,中广核与法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从改革开放初期引进法国核电设备、资金和管理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法国核电企业协助下自主建设岭澳核电站一期,再到2009年中法两国企业在更高水平上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建造台山核电站,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阿海珐集团等企业在核电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中法两国核电安全水平的提升及核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大亚湾核电基地,记者看到一个蓝盈盈深达十几米的水池,随着操作间指令的发出,水底的核燃料组件被机械手抓着缓缓向指定位置移动而去。这个其貌不扬的水池是全亚洲唯一的核燃料操作员培训设施,按1:1的比例打造,造价高达2亿元,全世界仅有两个。
核燃料操作是核电站生产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每12或18个月,核电站就要更换1/3的燃料组件,换料过程中每个燃料组件的位置要精确到0.1毫米,对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操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以前,中广核只能将核燃料操作人员送至法国培训,而随着2014年大亚湾核电基地模拟换料水池的投运,这段历史彻底画上了句号。
11月2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组织开展的“十九大精神进央企”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我国最大核电运营商中国广核集团,20多位来自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的记者们深入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设计院等地,一探核电“国家名片”出海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广核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气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作为。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广核也走出了一个逆袭。以前,我国没有能力培养核电站操纵员,第一代操纵员都是送往欧洲进行培训,每个人培训所要花费的成本约130万法郎。而现在,中广核与英国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将英国优秀大学生送到中国到清华大学来学习核电知识,为英国培养核电工程师。”中广核国际合作部市场总监郑华告诉记者,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核电人才,这是我国核电发展和走出去的巨大优势。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核燃料操作员,一般需要6年的培训。”,作为我国第一代换料操纵员,乔素凯介绍说,这样长的上岗培训周期在核电站里并非个例,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也要经历4至5年时间,其培训成本相当于培养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而要成为高级操纵员,则需要花费7年左右的时间。
近日受益于不断的行业利好,新能源体系中的光伏与风电均迎来不错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大众视野中热度并不高的核电,似乎也在积蓄能量迎接即将到来的爆发期。在现有能源结构中,核电因其能力密度高、容量系数大、运行稳定的特性,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曾是替代对化石能源的最佳选择。在美国,在运核电机组成本最低为2.4美分/千瓦时,普遍低于煤电、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的发电成本。
近日受益于不断的行业利好,新能源体系中的光伏与风电均迎来不错的发展机遇,而作为大众视野中热度并不高的核电,似乎也在积蓄能量迎接即将到来的爆发期。在现有能源结构中,核电因其能力密度高、容量系数大、运行稳定的特性,被认为是极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曾是替代对化石能源的最佳选择。在美国,在运核电机组成本最低为2.4美分/千瓦时,普遍低于煤电、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的发电成本。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核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17年8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37台,并网容量3572万千瓦,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19台,在建总装机容量约2214万千瓦,已商业运行和在建的总装机容量共计5786万千瓦,与《规划》中提到8800万千瓦目前仍有3014万千瓦的缺口。假设以每台核电机组100万千瓦计算,预计未来3年仍需要新开工30台核电机组才能达到目标,叠加我国新开工核电机组国产化率的提升,以及接手更多海外的核电项目,2017-2020年间有望成为我国核电材料和设备等企业的黄金发展期。
据了解,中国广核集团表示,英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正式启动厂址适应性阶段地质勘探工作,这是BRB现场的首次“动土”,是项目朝着开发和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
国家核电核燃料供应体系已经正式贯通。12月1日,国核铀业发展与辽宁红沿河核电签署天然铀供应合同。国核铀业未来将为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提供天然铀供应与燃料组件后续加工服务,为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就在中国核电以“华龙一号”为主要载体,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对外输出,同时又是煤电停建、缓建,以及没有大型水电投产的空窗期,再叠加AP1000、“华龙一号”、CAP1400等三代核电技术在国内示范项目落地等情况来看,2018、2019两年或将是核电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
这样的话,中广核电力(01816)作为港股核电重要标的,就不得不关注一波。中广核电力目前运营稳健,宁德核电站表现出色。宁德核电站目前有4个1.1GW在运营机组,还有两个1.1GW机组2017年已开始准备工作,而4号机组运营和利用率回升为总体发电量增加提供主要动力。目前公司2017年大修已经基本完成。智通财经了解到,公司初始计划2017年进行13次大修,包括5个首次大修和8个年度大修,现已完成12次,预计宁德3号机组换料大修将在明年完成。
并且,公司的装机容量还在增加。中广核电力目前有20个在运营机组和8个在建机组,预计阳江5号机组和台山2号机组将在2018年投入商运,总装机量约为2.8GW。另外还有2019年1.1GW的阳江6号机组投入运营,以及后续还有大概率获批的陆丰核电站。
中广核设计院是“华龙一号”技术诞生的地方,这里拥有我国核电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电行业各种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和验证方法、信息交换都在这里开展着。
“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技术基础。以前中广核也曾尝试走出去,但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只能受制于人。”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表示,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集成创新的成果,它彻底打破了我国核电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让我国成功跻身到世界核电技术研发俱乐部之中。
“华龙一号技术安全性达到了世界最高标准,比如对于超过设计基准的严重事故,我们在实验室里模拟过多次,华龙一号可以抵御类似福岛核事故的灾害。例如,我们将应急柴油机放置在高位,有移动电源保护,就可以避免海啸水淹的风险。我们设置了堆芯熔融物滞留系统(IVR),即使发生了堆芯融毁这样的严重事故,也可以确保熔融物被包络在核岛中不渗到地下水中,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王鑫指着数字化仪控综合验证试平台告诉记者,华龙一号的改进非常多,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除了核电,近年来,中广核呈现多业态、全方位走出去的态势,国际业务已分布在2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成为“一带一路”先锋。
在核燃料领域,中广核收购的全球第三大铀矿——纳米比亚湖山矿2016年12月31日已出产第一桶铀矿石,即将全面投产。
在新能源领域,中广核于2015年底收购了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下属电力项目公司股权及新项目开发权,将马来西亚、埃及、孟加拉、阿联酋、巴基斯坦五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3个清洁能源项目收入囊中,其在运装机容量共计662万千瓦。据中广核新能源公司品牌总监娄云介绍,此次收购是近年来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能源并购案,中广核也由此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者、第二大独立发电商。藉此并购,中广核也成为孟加拉国和埃及最大的独立发电商,以及中国在海外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之一。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满怀憧憬地表示:“十九大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描绘了壮丽的蓝图,也加强了我们继续走出去的信心。我们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不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进一步完善国际布局,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为我国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核电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出海契机。今天,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已经成为中国核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当前世界核电发展处于低潮期,各个国家核电巨头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中广核如何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召开期间,中国电力报对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先生进行了专访,请他为我们讲述中广核在进军世界清洁能源市场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中国电力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核电发展的引领者,华龙一号也成为一张崭新的名片。在核电领域,中广核开拓海外市场总体情况如何?
贺禹:作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全球最大的核电建造商,中广核拥有在运机组20台、在建机组8台,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近年来,中广核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核电、核燃料等主要产业板块均在海外进行布局。
从上世纪80年代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开始,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广核成功走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成功研发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推动“华龙一号”进入英国打造中英合作的旗舰项目,正成为世界核能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初步获得了罗马尼亚、捷克、波兰、肯尼亚、泰国等多国政府的认可。
围绕“一带一路”,中广核在铀资源保障和核燃料供应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广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天然铀资源开发商,为国家储备了30万吨天然铀,成功开发了全球储量第三大的纳米比亚湖山铀矿,打造了纳米比亚最大的中资项目,与哈萨克斯坦合作进行了铀资源开发和核燃料组件厂建设。具备了天然铀采购、运输、储存、销售全过程控制能力,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铀生产商。
中国电力报:2017年,欧美核电市场总体并不景气,世界核电巨头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西屋电气、阿海珐甚至走向了破产,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核电发展的新市场。中广核如何看待当前世界市场?又有怎样的战略布局?
贺禹:近年来,全球核电发展规划出现了一些新动向。绝大多数传统核电国家以及新兴核电国家继续保持发展核电意愿,仍在有序推进相关项目。未来核电发展主要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中国将是未来核电装机容量增长最快、增幅也最大的国家。总体看,全球核电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仍在稳步向前。但在全球核电出口趋势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核电机组的造价、融资方式成为能否获得订单的一大重要因素,此外,国家顶层推动的方式逐渐成为各国实现核电出口的一大重要策略。
据统计,未来10年国外预计有60至70台新建机组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将有30至40台机组退役,20至30台机组延寿,海外核电项目开发空间巨大。
未来,中广核将按照“一带一路”指引继续推动核电走出去。“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构想,代表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中广核将紧抓国际能源市场复苏的战略机遇,借“一带一路”的东风,积极布局中东欧、东南亚、西亚、非洲等目标市场,大力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中国电力报:在国际化市场的开拓中,中广核遇到了哪挑战?又是怎样克服的?
贺禹:“走出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面临着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作为“一带一路”先锋,中广核在走出去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目的地国家的政策和政治变动等都会为企业带来不可控的系统性风险,而东道国政府对外国公司的大型投资项目落地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取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中广核历来非常重视与东道国政府、媒体以及公众持续地沟通,主要体现在处理好与境外政府机构及政府官员的关系,处理好与当地媒体的关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比如,湖山矿在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在矿建过程中,为了保护“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的纳米比亚国花千岁兰,湖山项目聘请当地的植物学家共同研究,优化设计线路走向,最终只移植了3棵千岁兰,而原计划需要移植200棵。由中广核冠名的非洲大陆最大马拉松赛事之一的“湖山杯”马拉松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成为当地的一大体育盛事。
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都具有民族成分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解决公司本土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实现中广核和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是中广核在一带一路市场开拓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广核尊重目的地国家的合法利益和发展诉求,求同存异,与当地员工多沟通,多对话,朝着消除彼此隔阂,增进彼此互信的方向努力,始终坚持“属地化经营策略”,主要包括人员属地化,管理适应原公司文化等。
中广核在英国的核电投资就是如此,我们目前在英国的投资平台均已搭建并且开始实体化运作,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与英国政府达成一致,共同培养英国的核电工程师,并且已经与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积极利用英国本地人才来推进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
再次,公司境外收购后的文化整合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文化整合失败也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重组整合中最大的风险。中广核重视跨文化融合管理,实施了多种形式举措有效进行文化沟通,包括积极融入当地文化,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形式。
2015年底,中广核收购了马来西亚埃德拉项目,将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埃及、阿联酋、巴基斯坦五国13个项目收入囊中,一跃成为我国在海外装机容量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在埃德拉收购后,我们就面临着文化融合的问题,我们采取了邀请马来西亚高管到中广核来“寻根”的方式,让他们到大亚湾核电基地来参观体验,让他们理解为何中广核如此重视安全,为什么强调“一次把事情做好”。我们尊重他们的文化,比如在到中国培训时,为穆斯林员工专门设置场地做祷告,在选择马来西亚新的办公点时着重考虑祷告需求等,这些点点滴滴的举动得到了马来西亚高管和员工的认可,加速了文化融合。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达六十余个,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差异甚大,如何应对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是所有中国企业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我们着眼长远,提前储备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开发体系。在企业自己培养国际化业务核心骨干人才的同时,在海外招聘目标国当地人才、中国留学生和国际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为“走出去”战略的实现储备坚实的“人才梯队”。
中国电力报:目前,我国的华龙一号已经成为中国崭新的一张名片,与其他国家的三代核电技术比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贺禹: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中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合作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
一、是安全性符合要求。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各项技术指标全面满足我国最新核安全法规要求和国际、国内最高安全标准,目前正在英国进行全球公认最严苛的通用设计审查(GDA)。
二、是技术相对成熟可靠。华龙一号是在已经自主掌握并在国内有32台建造业绩、130堆?年运行经验的二代改进型技术基础上,通过渐进式改进形成的新堆型,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计技术和装备制造体系,95%的设备采用成熟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关键设备如主泵、蒸汽发生器、DCS等均采用成熟定型产品,具有丰富的工程应用和运行经验,剩下5%的新设备也已经全部完成试验验证。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强。由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受制于外方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首台机组国产化率即可达到85%,国内现有的产能和资源可以支撑年开工10-12台华龙机组。目前国内4台在建华龙机组质量、进度总体可控。
四、是经济性具有竞争力。得益于既有技术和工程经验的继承性以及较高的国产化率,华龙一号建造成本与全球主流三代核电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竞争力。通过批量建设和设计优化,经济性还会进一步提升,建造成本可以做到与二代改进型相当。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内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对于增强国外客户信心、实现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电力报: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厂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进展情况如何?是否可以预期并网发电时间?
贺禹:广西防城港华龙一号示范机组进展顺利,截至目前,3号机组已完成核岛内层安全壳第11层(非闸门区域)混凝土浇筑和第12层(非闸门区域)钢筋绑扎,3号核岛钢衬里第8层筒体正进行环缝焊接;4号机组核岛第2层钢衬里筒体竖缝及环缝已焊接完成。此外,防城港二期工程常规岛、泵房等厂房建设均按照计划推进。3、4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等核心设备制造已全面启动,均实现国内制造厂商承制,主要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6.7%。
由中国商业报道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7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在深圳隆重召开,峰会主题为“新时代·新动能·新机遇”。
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锋发表主题为《中广核技发展战略:三大跨界促公司高速发展》的演讲。
张剑锋坦言,2012年中广核技创立之初,业务基本没有进展,公司一度亏损1500多万。而到2017年初,中广核技成功地实现了上市。
他总结到,中广核技从举步维艰到能够快速增长,除了归功于电子加速器制造、辐照加工、改性高分子材料等三大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链布局,最重要的是公司进行了三个跨界:一是国企和民企的跨界;二是核技术和传统技术的跨界;三是资本与实体的跨界。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的话,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中广核技发展的战略和发展的体会。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下属的专门从事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企业,所谓的非动力核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做核电站,不造原子弹,除此之外,其他所有与核的技术相关的业务。
我们公司是今年的年初通过在深交所重组上市,目前我们是核技术应用行业内的第一户。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的业务包括:高端的电子加速器制造,我们现在是全国第一。利用我们的电子加速器为企业和客户提供高端的辐照加工服务,目前我们是全国第一。现在国内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化最大的方面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这个领域我们也是全国第一。
虽然说我们现在在国内的核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实我们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是一个初创的企业,成立以后在发展之初遇到了一些困难,实际上到了2012年,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2012年底的时候,公司也进行了重组,重组了以后,我们重新地树立了发展的思路。2013年开始,公司走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迹。2012年营业收入839万,亏损了1541万,通过2013年我们形成了产业布局,经过2014年到2016年的发展,营业收入超过30亿,利润达到3.16亿,并且在2017年初成功地实现了上市。
这是我们的发展轨迹。从2013年年底,我们第一批的实体项目落地到2017年初实现上市,上市了以后,我们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实际上我们围绕着刚才讲的电子加速器制造、辐照加工、改性高分子材料等三大业务,实现了整体的发展。产业链的布局,最初就是围绕着中国现在核技术应用最核心的领域—材料改性展开的。我们的电子加速器业务也就是我们材料改性实现的射线的来源。
辐照加工业务,围绕着射线如何改变和提高材料的性能,改性高分子材料的业务也是我们最核心的业务之一。在我们实现了核心业务布局的基础上,我们实际上在核技术应用其他的领域做了全方面的推广,比如说加大我们辐照改性材料方面的优势,加快阻燃新材料、合成新材料、核级电缆,核电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同时大力地开拓我们的核医学,同位素制备和应用的业务。
前面的话,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们这个公司这几年比较简单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一个初创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实现上市,我们是靠什么做到的?我们自己总结了,我们认为有三个跨界,实现我们从举步维艰到能够快速增长的核心的原因。
这三个跨界,第一个是国企和民企的跨界,我们的母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是国务院和国资委直属的央企,央企是我国民经济的主力军,拥有大量的资源,但是也很坦率地说,特别是在这种比较市场化的,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实际上央企在机制上是存在一些不足的。
另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在市场化,在机制方面拥有很好的基因和优势,但是实际上它的资源严重地不足,我们通过把央企和民企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强强联手。所以说我们目前中广核技下属所有企业都是混合所有制的企业。混合所有制也是我们中广核技得以发展基本的逻辑,围绕混合所有制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
讲几个成功的例子。刚才讲到一个重要的领域是改性高分子材料,我们的平台公司叫做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历史比较悠久,实际上成立于80年代前期,最早是一个乡镇企业开始做的,当时也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改性材料领域的企业之一,从80年代到跟我们合作之前的2013年,通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大概4亿的营收和3000万的利润,在2014年初,加入到我们中广核技这样一个混合所有制的大家庭以后,2014年,2015年,2016年这三年的利润和销售额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纯粹是依靠着混合所有制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发展。
从2013年3200万的利润到2015和2016年8000多万的利润,我们在它的基础上,通过我们的资本运营的手段,通过行业整合的这个做法,是在它自身内生增长之上,带来了大量的外延并购的发展。所以这样的一个双轨发展模式,可以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再举两个例子。
谈到电子加速器,我们射线的装置,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电子加速器的产量达到了31台,相当于2015年全中国的电子加速器的市场的总额,2016年对外出口9台加速器,相当于2016年之前,中国所有的对外出口的电子加速器的总额,可以看到它进入这个混合所有制的模式以后,业务增长速度之快。另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样是做改性材料的,2015年加入中广核技以后,利润从2014年的400多万增加到了2016年的4000多万,增长了10倍。
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到目前为止,加入到中广核技的大概有十几个项目,平均在加入我们之前的一年和加入我们之后的一年去比,利润增长了2倍多,这样一个高速的增长,实际上就是混合所有制,也是改革红利的一个具体的体现,这个国企和民营企业的跨界是我们公司发展的第一个成功的要素。
我们的第二个成功的要素,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核技术和传统技术的跨界,核技术应用产业和传统国民经济制造业的43个细分行业当中,将近三分之一有关系。我举个例子,大家对于核技术可能不是太熟悉,其实这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比如说我面前的电线,通过核技术,通过射线的辐照,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线的性能。再比如说方便面里面的调料包,还有大家都很喜欢吃的小吃,这些的食品都是经过了辐照的技术进行消毒的。
另外一个特点,核技术不是说替代原有的产业,在没有核技术之前也有小吃,有了这个技术以后,对于原有的产业进行了升级。举个例子,比如改性的电缆材料,传统的材料没有经过核技术处理之前,耐温、耐熔性比较差,通过射线进行辐照以后,改变了分子的结构,加工以后的产品实现了抗老化性、耐受性大幅度地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同样,传统的电线和辐照过的电线,拿到酒精灯上烧,前者已经着火了,后者是可以遇到明火10秒钟不燃。右边的例子,对于高压短路过载实验,传统的电线已经开始着火了,经过我们核技术处理的电线没有任何的问题。
举个例子,已经被评为今年的九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废水和污水处理的实际效果,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这个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废水处理。包括这个底下有一个图,这里面包括了我们处理之前的水,还有我们通过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水,以及没有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用传统工艺处理的水,这个差别是非常明显的。通过把我们的核技术应用到这些传统产业里面,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这是我们公司这几年发展的第二个重要的心得。
我们的第三个心得,资本与实体的跨界。这个领域的特点是产业高度分散,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低水平竞争,迫切需要行业整合。举个例子来讲,改性线缆材料的领域在我们进入之前,整个行业的规模在国内大概是600亿到800亿,这里面最大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10亿左右,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分散的程度之高了。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单个企业不管是在研发,还是在推广方面都遇到了很多的障碍,而且整个行业的竞争生态是非常地不健康,迫切地需要行业整合。这是实体经济难以做到的。
中广核技进入以后,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推动了资本运营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结合,实现了跨界以后,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把整个行业的面貌实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通过我们这四年多的发展,我们的这个核技术应用的企业,已经遍布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向中西部辐射。不管在任何的产业,实际上我们的进入,整个产业的格局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整个产业竞争的生态,现在已经和之前,现在已经和2013年前的情况大为不同了。
一方面,资本运营的方式,产业整合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我们的重组上市迅速地使公司取得了直接融资的途径,可以和资本市场连接。2013年我们中广核技的第一批实体项目落地,我们实际上在三年的时间,从零开始上市,这是国内现有的资本市场管理体系下的最短的记录,通过迅速地实现上市,取得直接融资的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参与全球的竞争。
根据21财经搜索、中国网财经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