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多样、口味各异的和菓子从内而外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资料图/图)
每每步行在日本景区的门前小道或市中心热闹的商业街上,除了沿路风光,最诱人的当数老店中陈列的和菓子。
和菓子即日式点心。各地的制菓师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设计出不同造型、不同口味的和菓子。无论是娇羞地藏在叶间的柏饼、晶透如水晶的羊羹,还是被雕刻成圆滚滚小兔子形状的团子,每一种菓子似乎都展露着不同的表情,挑逗着人的食欲与视觉神经。根据保存期限,可分为生菓子、半生菓子、干菓子三种;根据制法,又可分为烤物、炼物、蒸物、炸物等。
神圣起源
菓子粉嫩的樱色取自象征着大和魂的樱花。(资料图/图)
古时候,日本人以稻、粟、稗为主食,并通过狩猎、捕鱼获取肉类填腹。野生的果实或水果,则作零食,统一称为“菓子”。与饱腹的主食相比,甘甜多汁,颜色丰富又极具野趣的菓子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愉悦身心的食物。由于古代缺乏调味料,芳香的菓子被人们视作自然特别的惠赠。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总集——《万叶集》中,就有多首与菓子相关的和歌,包括桃子、柿子、梨、李子、枇杷、栗子等等。
据《古事记》记载,垂仁天皇罹患重病,听说常世国无时间流转,是永恒不变的理想世界,便命令田道间守前往该地,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经过10年的探寻,田道间守将非时香菓,即今日的橘子带回。尽管天皇已逝,田道间守仍将橘子供于天皇墓前。橘子从此被灌上不老不死的仙药之名,备受追捧。
本愿寺中,僧侣准备茶会的图片(资料图/图)
歌人大伴家持还特意根据这一历史事件作和歌:“悦目犹璀璨,郁勃保常绿。为此自从神代起,辄称常绿香果树。”咏叹橘子树四季常青,繁荣永久。
或是受此影响,在天皇居住的京都御所中,通往紫宸殿的道路左侧种植着象征大和魂的樱花,右侧则排满了橘子树,似乎在传递天皇祈求长寿的心愿。
《续日本记》则记载,圣武天皇感慨“橘者,菓子之长上,人之所好”。在天皇加持的光环下,橘子渐渐成为最高级的水果,并被视作菓子的始祖。
日本人最初直接生吃菓子,后来为了便于保存,便将它们晒干,捶成小块,密封保存。随后,人们还探索出将菓子研磨成粉,与水混合,凝固后捏成丸子这一妙招,日本团子和年糕的雏形就此而生。这成为日本最古老的加工食品。
集中西之长
简单的外形,恰到好处的清甜,一份菓子已是一份身心的安慰(资料图/图)
平安时代,日本与中国交流频繁。公元704年,遣唐使将8种中国点心带回日本,日本人将之称为唐菓子,并根据它们的造型,赋上“梅枝”、“桃子”、“桂心”、“黏脐”、“团喜”等名字。此外,煎饼、索饼等糕饼也流入日本。唐菓子的原料大多为米、麦、大豆、小豆,磨粉溶于水后,油炸即可。受之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和菓子,即日本点心,正式开始萌芽。
起初,菓子多用于供奉神明,或供皇宫贵族享用。在描述平安时代宫廷生活的小说《源氏物语》中,随处可见菓子的身影。《若菜》一节,蹴鞠大会结束后,女官献上椿饼、梨子、柑子等,大家一边谈笑,一边取食。而在《柏木》一节中,女三宫之子薰出生五十天后,宫中举行庆典,宫女特意准备了糕点,盛放在精致的笼子和桧片盒里,遵循婴儿诞生五十日,需依例进献糕饼以作祝礼的传统,祈求薰君健康平安。
薰出生五十日,宫中为他举行庆典,光源氏怀抱着薰,旁边摆满了菓子(资料图/图)
镰仓时代,荣西禅师将茶带回日本,日本兴起饮茶之风。茶会上多配有简单的小吃,菓子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在茶席之上。慈俊在《慕归绘词》中,记载了僧侣准备茶会的场面:本愿寺走廊尽头的背后便是厨房,人们娴熟地把水果、海带结等茶菓子放入盆中,僧人恭敬地两手捧盘,将菓子送到茶席上,忙碌而不失恭谨。千利休在《利休百会记》中,则多次叙述他亲手制作茶点的经历:将小麦粉溶于水后,摊薄、烤制,然后涂上味增,包成卷,即可呈于客人眼前。
于茶人而言,为宾客准备菓子,是他们力求尽主人之谊,向对方表达尊敬的礼节。一枚小小的菓子,从选材到最终出炉、呈于茶席,其中浓缩的,是茶人真诚朴实的待客之道。
其时,馒头、包子、羊羹等点心也流入东瀛。中国的包子馅料多为羊肉或猪肉,羊羹则由羊肉熬制的汤汁制成。一直以来,日本人认为菓子理当味道甘甜,咸味点心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加上当时日本人还没有吃肉的习惯,于是他们改用麦子、赤小豆等颜色类似肉类的食品做馅,并渐渐摆脱对中国点心的机械模仿,开始改良、创造本土菓子。在传统口味之上,菓子在变甜的路上越走越远。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等地的商人赴日通商,传教士亦前往日本宣传基督教。蛋糕、松饼、面包、金平糖等南蛮菓子随之传入日本。这些菓子多由小麦粉和砂糖做成,给予了日本人很大启发,他们将砂糖混合到豆泥馅中,菓子在甜蜜之路上更进一步。自此,日本制菓法基本奠定,并延续至今。
古时流传下来的日本菓子设计书内页(资料图/图)
伴随着人类的交流活动,中西各国的制菓法先后流入东瀛,日本制菓师从最初萃取经验、单纯模仿,到后来本土创新,打造出独具大和特色的菓子。但菓子原始的庇佑身份,并未因形态变更而消磨,反而越发强化。除了在正月、立春、盂兰盆节等传统节日中扮演重要角色,菓子还参与到日本人一生的各个重要结点当中:出生、入学、成人、结婚、生儿育女、离世,喜怒哀乐的每个时刻,吃下一枚菓子,仿佛就拥有了更多的力量。菓子陪伴人们从生到死,如此循环往复。
与茶道、花道等一样,在汲取他者所长后,日本菓子融入当地的风俗与文化活动,渐渐成为日本人又一“精耕细作”的领域。
一门艺术
一方小小的团子,却融汇了制菓人无数心血(资料图/图)
江户时代,战乱消停,人们生活安稳,平添几分品味菓子的心情。从前极其矜贵的砂糖被大量引进日本,四国等地也开始生产国产砂糖,日本菓子制造业突飞猛进。
由于茶道进一步发展,为了配合茶会恭谨幽玄的气氛,菓子愈发精致唯美。元禄年间,受到琳派艺术的影响,古典文学、日本的四季风情以及地方风土也被注入菓子当中,通过菓子的造型与名字体现出来。菓子制造,渐渐被人们当作一门艺术。
部分制菓师,在钻研手艺的同时,还将菓子的设计出处、对应图案记录成书。据《御蒸菓子图》记载,《古今和歌集·春歌上》中有:“梅花春日发,处处散芬芳,暗部山中住,夜来更觉香”这首和歌,制菓人构思出整体深褐色,搭配红色梅花和花瓣装饰的菓子设计,并将菓子命名为“暗部山”,让人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山间,闻到梅花的淡淡芳香;“龙田川上下,红叶乱漂流,若涉河中渡,真如断锦裯”这一和歌,则启发制菓师设计出在流水中漂浮的枫叶图案,怜悯之意油然而生。
后世制菓强调的“五感”,正源于此。一枚上乘的菓子,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缺一不可,不仅要造型优雅,散发幽香,入口即溶,让品尝的人唇齿生香,背后还当有浪漫的来源,并拥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菓名。
细读菓名,品尝菓子,感悟制菓人的初衷与心意,想象菓子背后瞬息万变的自然,感物兴情,不正是菓子的魅力之一吗。
随着明治时代国门打开,巧克力、饼干、奶糖等洋菓子传入日本,为了与之明确区分,“和菓子”这一名称正式确立。尽管洋菓子给予了人们不少新鲜感,但他们丝毫没有减少对于和菓子的热爱,当时的文学作品,也满溢对和菓子的赞美。
在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小说《草枕》中,主人公在品味羊羹时,啧啧称奇:“看着那光滑、细腻的外表,在光线照射下形成半透明的色调,看上去宛如一件艺术品。尤其是那调制成的黛青的颜色,仿佛是把玉和蜡混合在一起,看起来赏心悦目。不仅如此,盛在青瓷盘里的炼羊羹,好像是从盘里生长出来一般,油润,光洁,使人不由得想伸手抚摸一番。西洋点心之中,没有一样能给人这样的快感。”
对于日本人而言,和菓子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食物,但人们从未随便对待。从选材、设计、制模、手作、包装……和菓子经历的旅程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一枚菓子,其实是多个工种的匠人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的成果。凝练在菓子当中的匠心、菓子背后的真意,则让人们格外珍惜和感激和菓子,甚至将和菓子上升为能表达民族自豪感的珍品。
如今,各大制菓世家在传承制菓手艺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口味更丰富、造型更优美的和菓子。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发展,菓子演化成当下的模样,小巧而充盈万千故事。一边欣赏、享用和菓子,一边想象一代代制菓师如何一点一点地捣弄之、改良之:制菓师观眼前之景,或读某段文字,灵光一闪,便将所见所思浓缩在一枚菓子当中……似乎就与久远的历史、与无穷的人产生了联结,这或许正是和菓子最为美妙的地方吧。
来源: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