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其中广东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对于广东企业家来说,更是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之后,迎来新时代的一年。今年广东年度经济风云榜的主题是“新产业·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本届风云榜企业中,不乏主动探寻新兴产业,在“蓝海”中先人一步的佼佼者。作为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领军者,金域医学为全国21000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和诊断服务,助力精准诊疗;努力通过引进高端稀缺医疗资源,下沉优质医检服务资源,让中国老百姓可以不出家门口,就享受到国际高质量诊疗服务。
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表示,未来金域医学将坚持医检主航道,为国家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支撑;另一方面,加大在体外诊断产业及大样本、大数据和病理诊断人工的拓展,助推中国医检行业的进步和广州IAB产业发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时代的农业也将发生巨变。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华认为,未来十年,养殖业、畜牧业将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导致全国农业人口进一步缩减。为了帮助农民适应时代变化,海大集团将为农民提供总体解决方案。他透露,海大集团计划未来五年年产值达到千亿元,带动50万农民一起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届广东年度经济风云榜也聚焦为企业提供平台功能的园区与商会。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新时期,如何汇聚优秀精英,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成为创造“新动能”的一大关键。
作为本次上榜企业之一,宏太智慧谷是广州科创企业的新聚集地。通过践行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园区服务,探索产业园发展新模式,宏太智慧谷激发了园区企业创新活力,从而带动了区域“双创”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示范性的贡献。
宏太智慧谷创始人兼董事长江枚元介绍,宏太智慧谷是华南首个云产业基地。据悉,自建成以来5年多时间,园区已建成了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形成了完整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随着2018年的到来,汇聚华南地区云产业“星星之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企业“智慧摇篮”,成为宏太智慧谷新征途的前行方向。
去年6月份揭牌的广州创投小镇是全国首个创投小镇。董事长黎名准介绍,这座位于广州新中轴线南段核心区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地,将结合自身优越环境和优质服务,发挥政策优势,汇聚更多风险投资类企业,带动更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在海珠区集聚,打造风险投资市场的地标和增长极。
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这个曾经闻名中外的“世界工厂”顺势而谋,毅然走上调结构、转方式的道路。“新旧动能转换”下的东莞,正通过经济转型升级进行“华丽转身”。
作为洞察经济运行情况的的晴雨表,用电量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如何?“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如何实现?通过近几年的电力数据,东莞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图景清晰呈现。
2012年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在东莞成立,当时工厂的用电容量是8800千伏安,然而现在已经达到72280千伏安。该公司总经办项目经理杜军军说,由于订单量增加、生产设备更新等,近几年工厂用电需求增长较大,同时也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超10倍以上。
长盈只是东莞经济发展的缩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制造中心的战略计划,实施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三年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今年来东莞的种种举措进一步助推东莞经济持续向好。
“水涨”则“船高”,东莞经济复苏带来用电量的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8月22日,东莞市用电负荷今年第10次创新高,达到1496.05万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0.19%。
尽管经历转型阵痛,东莞经济发展动力仍旧强劲。综合对比近三年1-6月数据,东莞同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3.5%、6.9%,GDP增速则分别达到7.4%、7.8%、8.1%。
业扩报装数据同样可印证东莞经济发展向好的势态。今年上半年,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新装接电用户超过10万户,同比增长106.78%,其中高压客户接入容量约占五成。“今年上半年新报装电表的数量是去年全年的总和。”东莞供电局副局长王鑫根说。
从为别的品牌做代工,到拥有11个自主品牌,位于东莞厚街镇的TTI创科集团通过转变发展路径,重新激发了企业新活力。截至2016年,TTI创科集团全球雇员人数超过2万人,2016年销售总额达55亿美元。
自主品牌意识的觉醒,让东莞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传统制造业逐步打破了对境外市场的依赖。与此同时,通过对生产方式的革新,东莞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广东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打磨车间里, 2500台机械手正持续不断地工作着,一台机械手就相当于过去6个工人的劳动力。该公司总经办项目经理杜军军说。“正因为进行自动化改造,近几年工厂的用电量增长迅猛。”
电力数据的动态变化印证了东莞近几年经济回暖背后的深层原因。今年1—7月,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内的东莞五大支柱产业用电量138.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0%。
与此同时,东莞的产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东莞市仅新登记的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已达3700余户,同比增长48%。
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速聚集,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背后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撑。随着东莞经济持续向好,电网运行负荷也连创新高,激增的用电需求对电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为提升用电保障能力,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加大了电网投资建设力度。今年6 月底,《东莞市电网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开始实施,东莞将启动一批电网重点核心工程和一系列示范性标杆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强的动力。
今年4月份,东莞市厚街镇一处110千伏高压线因被风筝缠上发生线路跳闸,导致TTI创科集团工厂发生意外停电。TTI创科集团设施管理部经理邵荣枝说,当时东莞供电局连夜进行抢修,最大程度减少了经济损失。
邵荣枝介绍,东莞供电局的用电检查人员每年至少到公司开展两次用电检查工作,提供设备日常维护、节能用电等技术指导,还设置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
与用电量大的企业保持沟通协作、制定停电预警应急措施和“停电预协商”机制……南方电网逐步构建适应售电市场放开的供电服务保障体系。东莞供电局副局长王鑫根说:“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多想一些,多做一些。”
今年7月,东莞供电局开始对业扩工程投资界面延伸至客户红线的10 千伏及以下标准化供电方案实施免审批,同时优化审批流程,将以往平均需时15 个工作日的答复中压客户供电方案时间有效缩短至1 个工作日,提升了制定供电方案的效率。
在保障用电、优化服务的同时,南方电网还通过用电制度引导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以及电解铝、水泥等行业阶梯电价政策,都成为东莞产业转型的指向标。
致力于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电网助力下的东莞经济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浙江如何破解“成长中的烦恼”、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时代难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用“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合作和交流,为产业高度化腾出发展空间;所谓“凤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浙江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指明了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也为爬坡过坎提供了新动力。
十多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自觉践行发展新理念,持续深入打好以“拆、治、归”为基本招法的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率先进行转型升级的有效探索,在“腾笼换鸟”中实现了“凤凰涅槃”。2016年我省GDP4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化率为67.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4万元/人,比上年提高6.8%。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全省GDP同比增长8%,在经济体量较大的沿海省份中位居第一;企业利润、员工收入、政府税收这 “三大收入”持续增长。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6.3%和18.0%;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长23.1%。浙江经济有新气象,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浙江在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已经“找到了跑道、见到了曙光”,绘出一道漂亮的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曲线。
产业结构从传统加工制造业“单轮驱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浙江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互联网新基因注入传统优势产业、工业大县、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助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十万企业上云”行动,形成了信息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装备数控化率等全国领先。浙江产业结构呈现信息经济一马当先、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深度调整的良好发展态势,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浙江经济新的战略支点。
要素结构从低水平的资源、廉价劳动力等初级要素向技术、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转变。加速了全国乃至全球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生产要素质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不断增加,劳动者素质快速提高,资本深化持续进行,推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异军突起,逐步成为转型升级主力军。
浙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壮大经济新动能,信息经济一马当先,“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高水平发展,高新区、科技城、特色小镇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新经济新业态新要素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发展新动能实现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把传统资源和成本优势转为技术创新优势,以新动力快速增长来抵消旧动力衰减,以质量提升来对冲速度放缓,使得科技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7.4%,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开始发力,逐渐破解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难题。首先,借助大幅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培育和高新区全覆盖提高产业“微笑曲线”技术上游,出现了民营高科技产业集群内生增长的滨江模式、新昌模式等新发展模式;其次,通过机器换人带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系统提升改造“微笑曲线”制造中游,2016年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上升为第三位,“两化”融合指数上升为第二位;再次,基于市场创新的信息经济发展促进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浙江电子商务、物流、金融、大数据、云服务业等已经开始参与搭建我国五大商业基础平台。
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不断集聚新要素、培育新主体、孕育新业态。浙江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活跃、民营资本充沛、市场机制完善的发展环境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形成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市场化发展新模式,浙江已经成为全国创业创新的向往之地。各类高端创业创新要素加速集聚,2016年全省新增“国千”人才105人、“省千”人才215人,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3859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93家,浙江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海归系、浙大系、浙商系、阿里系等“新四军”成为新一代创业者。
近年来,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已超越经济强县成为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正在向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空间结构转型。四大都市区已成为浙江产业化、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业创新的重要高地,小城市、特色小镇孵化蝶变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
工业化、城市化的空间载体从以县域经济为主向以都市区经济为主转变。县域经济为浙江经济的起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产业的高端化和高端的产业化,尤其是七大万亿产业的发展,要求更高端的配套系统,这对产业所依赖的空间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浙江在保持县域经济优势的同时,正形成“一体两翼”的经济增长极和布局,以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整合优化配置资源。2016年,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38%,人口约占全省的46%,但集中了全省65%的GDP;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8.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的集聚状态,从传统的小集聚向高层次的大集聚模式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量依托传统产业集群的地区经济增速减缓,纺织、服装、塑料、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产值利润回落。浙江顺势而为,探索建设了杭州大江东、杭州城西科创、宁波杭州湾、义乌商贸服务等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着力构筑全省规模最大、产业层次最高、产出效益最优的高质量发展平台。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创业创新的重要高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小城市、特色小镇孵化蝶变成为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创业创新平台。一是把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小城市。目前,3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已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和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二是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实现产业高端化和高端产业化。2015年起,浙江全面启动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截至2016年底,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特色小镇建设在集聚高端要素、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端平台。
浙江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回应人民关切、顺应民生需求,把绿水青山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狠抓“五水共治”,把水质指标作为硬约束倒逼转型,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治出了转型升级新天地、生态环境新篇章和城乡面貌新景象。只要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浙江各级党委、政府都积极回应,还人民群众以清新空气、青山绿水和一方净土。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破解“成长的烦恼”。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宁愿牺牲GDP也要整治优化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重典整治生态环境,认时谋势顺势,化压力为动力,出实招、动真格抓生态省建设。近年来,浙江重拳出击治环境,重典治污修生态,坚决关停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铲除劣币驱逐良币的土壤,坚决斩断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利益链条,强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找到了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的“根子”问题,即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问题,也是产业转型升级问题。“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水环境治理看起来是个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浙江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加快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区的生态化改造,实现从点源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逐步形成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和低耗、减排、高效为特征的内涵式增长模式。
依托绿水青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大力倡导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现实路径,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经济新业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慧物流、智能制造、健康养老、社交网络等新经济新业态破茧而出,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譬如,仓前“梦想小镇”既要“互联网+”还要“绿色+”,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互联网+”产业生态链,新型的“众创空间”和创业生态圈,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新型企业,成为“两美”浙江新景区。
近年来,素以制造业立市的苏州部分制造业外移,出口和利用外资也遭遇挑战。然而,苏州经济不仅没有一蹶不振,还悄然发生了一些深刻的阶段性、趋势性变化,苏州正在变新、变轻、变高。
“老苏州”崛起新产业。在推动发展动能转换中,苏州今年将迎来一个标志性转折点。2010年传统产业占苏州规上工业比重的72%、新兴产业占28%,2016年占比变为50.2%和49.8%。“今年新兴产业占比将超过50%,这是苏州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苏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李忠说,以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力。
“世界工厂”变身“服务业高地”。苏州经济以乡镇企业和代工工业起家,然而,2015年苏州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首次过半,实现了从“制造业大市”到“服务业大市”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二三产业融合共生、互为支撑。”苏州市副市长、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说,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如今在苏州服务业中占比超过50%。
急剧扩张“让位”精细增长。苏州土地开发强度已触“天花板”,早在3年前,苏州就提出3年行动计划,每年腾退万亩土地、关闭超过700家企业,去年加码到5年。苏州还针对全市11万家工业企业推出“体检表”,根据亩均税收、污染排放等情况评分,排名最后5%的企业被列为限制发展企业。“这些企业要么技术改造升级,要么会被差别化的水电气、排污权等价格淘汰。”苏州市经信委主任周伟说。
作为利用外资大市,苏州的外资也有新的跃升。如今外资投资苏州新兴产业的占比超过50%,服务业占比达40%。跨国企业SIG康美包原先在苏州只有制造能力,今年5月投资3.2亿元,在苏州建设全球第二个技术中心,提升其中国业务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这是集团近期最大的战略投资。微软近期把全球最新的研发中心设在苏州,博世、艾默生等一批世界500强相继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微软苏州常务副院长张晧勇说,微软看中了苏州的人才、环境、产业、生态和理念,希望能把这里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的“硅谷”。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经济,也先于全国遭遇发展瓶颈。苏州市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早在2006年前后,苏州出口、投资、工业、用地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出现阶段性变化,下行压力凸显。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苏州经济面临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挑战,转型迫在眉睫。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说,这一次转型是根本性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坚守实体经济,强健发展“主心骨”。“沙钢转型升级,不是不要钢铁,而是要把钢铁做强做精。”世界500强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沙钢10年前即停止粗钢产能扩张,集中力量向科技和管理要效率。5年前,沙钢只有15%的产品达到国际竞争力水平,如今这一比例超过一半。苏州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卢宁认为,坚守实业使苏州经济有了主心骨,坚定迈向产业中高端。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同时,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仍有空间。
预见性布局新兴产业,拓展转型新空间。观察苏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不难发现,这里不仅有智能手机填补笔记本代工外移空缺的切换,更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孵化和培育。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今年以来新品大量出货,前5个月利润已超去年全年。“12年前笔记本代工如日中天时,昆山就意识到‘缺芯少屏’,出资120亿元投资龙腾光电,如今形成了世界级的完整光电显示产业链。”公司行政管理中心总经理蔡志承说。苏州市专家咨询团负责人方世南教授认为,苏州的转型升级就像种树,超前谋划、梯度布局、注重培育、保持耐心、持续推进。
戴上眼镜找差距,精益求精谋细节。苏州早已过了体量快速膨胀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以精细增长雕琢经济质量。“国内很多产品,不戴眼镜看和世界先进差不多,戴上眼镜看差距就出来了。我们去国外顶尖企业考察发现,98%国内同行能做到,但就那2%最关键。”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华说,该公司尽一切办法抓质量,产品故障率不到国内同行平均水平的1/10,新产品一上市会立刻被国际同行买去解剖研究。
记者调研发现,眼下苏州转型升级仍处于进行时,一批长期孕育的高成长产业集群正处爆发前夜,这些将为苏州协调发展增添持久动力。
生物医药产业厚积薄发。首次把中国人发明的生物药专利卖给世界500强美国礼来公司的苏州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俞德超说,到2020年随着5种新药上市,公司年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信达生物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集聚了9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700多家,目前销售额480亿元,预计2019年销售额将超1000亿元。
纳米产业成长可期。从2007年起,苏州工业园瞄准纳米技术应用,与中科院合作设立了中科院纳米所,聚集纳米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集聚区之一。2016年底,园区集聚了407家企业纳米产业企业,生产总值达383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2020年将成为千亿级产业。
在苏州高新区、昆山、常熟、张家港等地,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多条新兴高成长型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一些企业甚至认为“迎来了群体迸发时代”。“苏州已经集聚了一大批可成长、可预期的创新型企业,很多企业下一代技术的布局业已提前到位,接下来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徐惠民说。
卢宁在调研了不少新兴产业企业后认为,苏州的一些企业“很快就可以和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并跑”。
虽然苏州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方面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不少苏州干部和企业家坦承,苏州没能培养出“苏州的华为”“苏州的阿里”,未来,需要更加注重打好产业、人才、环境“三张牌”,破解“有高原无高峰”难题。
积极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找差距,研究培育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聚集高成长产业集群,是苏州近年来努力改变这一弱势的方向。“在小核酸药领域,追求小成功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大成功,每个都是重磅炸弹。”昆山创源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荀标说,他们正在做的治疗肝癌的药品,目标就是跟国际制药巨头抢争高地。苏州独墅湖畔一片10平方公里的土地2002年起“三易其名”:最初叫“苏州研究生城”,后来改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如今定名“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不仅有中科院纳米所等一流科研机构,还聚集了牛津、哈佛等32所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
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高校、研究机构等长期以来相对较少,人才短板显而易见。以“人才高地”打造“创新高峰”,也是苏州的一项长期课题。“别的地方招商引资,我们这里招才引智、招所引院。”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张东驰说,苏州实现了产、学、研、政府、金融全产业链联动,往往能够达到“引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效果。
苏州创新人才和科技资源在全国的排位,如今已经高于经济总量排位,转型升级的潜力可期。苏州219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人才达120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苏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七位,而知识产权申请量和授权量列第四位。
根据中新网、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