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4|回复: 0

中国未来的增长侧重于绿色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9 2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0814063516770.jpg

  2017年,全球气候治理既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也迎来“中国贡献”新机遇。以美国特朗普入主白宫和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为标志,世界出现了“反全球化”、“反自由化”、“反气候变化”的“三反运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废除了奥巴马时期的《清洁能源法案》,恢复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产业的支持,增加化石能源生产,停止碳融资和碳基金援助,大幅度削减能源与气候变化的研究经费。美国联邦政府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消极政策,对日本政府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曾经高唱“低碳社会”的日本等国也开始调门放低。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受到打击。耗时多年达成的《巴黎协定》的落实,出现了新的变数,面临新的挑战。人们担心《巴黎协定》的实施进程会被延缓。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信心并没有因为美国新的联邦政府的政策反复而动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标志着中国党和政府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前后,面对西方国家为中国设定的减排目标,中国政府保持了很高的戒备和防范意识。气候变化和减排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被很多人认为是发达国家给中国设计的一个“陷阱”。现在局势反转了:美国怀疑全球变暖是“中国制造的阴谋”,而中国则非常正面地谈论气候问题,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为了落实这些承诺和进一步实施巴黎协议,中国主动制定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和目标,并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2017年,在最先开展碳交易的欧盟碳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通过数年的碳市场试点,宣布开启全国统一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的建成,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对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变化和成就,反过来对全球气候应对和减排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实现自己的承诺和增加对世界减排的贡献。中国与欧盟关于气候变化合作的协议签订、与美国加州开展的新能源与碳交易合作,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力地遏制了全球减排行动中的逆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18日在北京举行。

  报告以“聚焦全国碳市场,推动中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主题,指出中国已从被动接受气候治理变为主动参加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在全球倡导绿色“一带一路”将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气候治理的最大贡献。

  蓝皮书指出,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关键是碳价机制。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和能源体系革命的重要制度建设,其核心是促进减排。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过程中建立的碳排放统计、监测、上报和核查体系,也是实现低碳发展最基础的制度建设,并适应在《巴黎协定》下全球盘点和透明度的要求。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的发展理念,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当前,要结合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利用协同措施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

  蓝皮书指出,中国碳市场活跃度低、以履约为目的的撮合交易是困扰碳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从实证结果来看,减排效果局限于湖北、广东和深圳。

  基于七个碳交易试点的公开数据和信息,报告指出,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流动性仍然很低,良好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披露程度仍有待提高;碳市场的减排效果在七个试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仍须谨慎,需要在实施政策前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和研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即提高国内森林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蓝皮书以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塞罕坝林业碳汇为例,介绍我国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政策背景及开发现状。

  蓝皮书指出,造林碳汇项目已经完成首批核证减排量的签发工作。据碳交易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保守估计,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可为塞罕坝林场带来超亿元的收入。林业碳汇给国有林区、林场提供了一条实现林业生态效益价值化的有效途径,但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也面临定价难、收益不易保障、缺乏相关政策和保障性法规等难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25日在香港表示,《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绿色发展潮流不可逆转,而中国将继续努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解振华在香港发表题为《应对巴黎协定新挑战引导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演讲时说,就中国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角色而言,中国长期致力于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除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以大国外交和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中国还通过切实国内行动来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他指出,中国在低碳转型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协同效应显著,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2017年投资总额达到1326亿美元。

  他表示,下一步,中国将以新时代、新理念、新目标为指引,进一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将团结其他国家,加强南南合作,并与国际组织、多边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凝聚共识、落实行动、合作共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

  本次讲座由团结香港基金旗下中华学社举办,这也是该组织“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演讲结束后,解振华还与香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专家学者座谈,探讨香港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中国在国际治理中应该做出多大贡献、扮演什么角色,对此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二,但中国是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人均8千美元的收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援其他国家。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贫困人口减少了,发展起来了,就是对世界对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亦有人认为,上述这一认识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利益。实际上,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比如对非洲贫困国家的经济援助。新近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也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达到18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顺差3.3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108亿美元)。201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并引领国际气候治理。研究表明,国际贸易中的碳泄漏问题相当普遍,其中最大部分来自于非发达国家的“其他国家”的中间产品贸易。因此,支援和帮助其他国家实现技术进步和开展节能减排,是减少国际碳泄露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全球减排不可回避的责任。

  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是相辅相成的,中国近年来的减排成就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努力。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渠道的国际融资和减排能力建设、国际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建设等制度设计,对中国的节能减排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累的减排经验和低碳技术,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南南低碳合作的重要支撑,通过建立南南气候变化合作的示范工程,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理念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中共十九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写进大会报告,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放在首位,成为“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还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要引领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是对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义务的庄严“背书”。

  中国作为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和碳排放大国,应当承担大国的责任,积极为全球节能减排做出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贡献。

  在全球倡导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通过绿色资金和技术投资,推动沿线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地区拥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世界商品贸易的三分之一和世界GDP总额的三分之一。该倡议的实施将开启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可以预见,中国在绿色投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将会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成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引领者。

  考虑到沿线国家的气候治理能力和环境技术水平,中国需要设计一个绿色低碳的“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方案。一是避免因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造成沿线国家环境污染和碳排放激增;二是促进绿色低碳的经济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三是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引领沿线国家节能减排,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从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应当成为绿色“一带一路”融资的示范性机构。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早日实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之前(如2025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时间表,以及实现此目标的全国与地区行业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的新目标。第二,大幅度增加国际绿色投资,设立中国碳基金,选择中国标准的适应性低碳环保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绿色低碳发展人才,设计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第三,加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提出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新体系,在理念上和制度设计上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加强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规则的能力建设。第四,培养懂专业、懂外语、懂谈判、懂外交规则的气候治理国际专业人才,增强中国在国际治理多边和双边谈判与合作中的话语权。

  对于中国深化致力于绿色未来的信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称赞道:“这是正确的决策,对地球和经济而言都是正确的。”中国在绿色发展中的坚定姿态,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的成功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借鉴。

  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早就注意到,在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在向海外来宾描述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时,讲得最多的是“绿色”。“这明显表明中国未来的增长侧重于绿色发展。”

  该报引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的观点称,中国希望在发展绿色技术的竞赛中领先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并向世界表明,气候措施和经济增长并行不悖。“中国今天的成功经验,可能很快被许多国家效仿”。

  “过去几年,中国在电动车销售、可再生能源产能方面超过了美国”。美国连线杂志网站称,今年上半年,中国又宣布将投资3650亿美元继续推动这一进程,“这种投资令中国处于领导世界清洁能源的黄金地位”。

  香港《南华早报》也在一篇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领导世界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文章中提醒读者,可以思考中国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柱的可能性。该文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签署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贸易协议已经具体表达了各种绿色目标和安排。而且,一些绿色项目已经在成形。比如,在孟加拉国、印尼和哈萨克斯坦各地,亚投行建议的“一带一路”项目的大部分都同可再生能源或提高能效有关。

  不止如此。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其沙漠举办。俄罗斯塔斯社称,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大规模成功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模式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防治荒漠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库布其模式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经验,更可为全球涉及20多亿人口的荒漠化地区的和平开发提供治本良策。

  “环境学者相信,这给了中国一个带头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地方工作并留下绿色发展记号的机会。”南非《独立报》说。

  根据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