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29日表示,马来西亚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以实现自身发展。
纳吉布当晚在其总理官邸举行的一场商团领袖晚宴上表示,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东移,表明“亚洲世纪”已经真正到来,马来西亚必须抓住时机。他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这项倡议有潜力创造全球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
纳吉布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覆盖全球相当大部分的人口和经济体,随着互联互通加强,马来西亚可以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国家的市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在2018年驻华使节与商贸企业家新年对话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通过与沿线国家与地区加强对接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迈上了合作共赢之路。
姜明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在各方面越来越多地实现了共享,成效惠及整个世界。
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演讲,就“落实一带一路新倡议,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精彩阐述。
张志刚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济合作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能合作。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表示, 2017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GDP实现6.9%的增长率,货物贸易实现14.2%的增长率,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国内市场保持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
王选庆还指出,为了巩固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贸易平衡,进口更多国外优质产品特别是消费品,满足国内市场强劲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我对报告中的这句话感触最深!这与我们奋战在‘一带一路’现场的建设者的工作息息相关。” 红豆集团西港特区公司工程部常务副总经理蒋君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身在“一带一路”现场,肩负着光荣使命。
作为80后的青年建设者,蒋君表示,青春梦想不是虚的,是在“一带一路”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务实干出来的。
“10年前,当脚下这片土地由一片荒芜之地发展成为中柬领导人盛赞的 ‘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时,我们的内心是自豪的;当我们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传给当地青年,看到他们以匠心铸造高质量的产品换来了企业的发展和自身收入的提高时,我们的内心是充盈的;当1.7万名员工在区内高高兴兴上班,成千上万个家庭因特区建设而改善生活条件时,我们的内心是振奋的!当柬埔寨员工纷纷发自肺腑地说出,‘一带一路给了我们幸福!’、 ‘我的收入翻了一番……’等等的话语时,我们由衷感到每一句朴实的话语饱含‘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深情厚谊。”蒋君充满激情地回忆“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带给沿线国家人民的幸福。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面对未来,蒋君表示,所有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作为“一带一路”上的建设者,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紧紧盯住西港特区2.0升级版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地苦干、实干、科学干、创新干,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宽广的沃土上继续辛勤耕耘、奋勇开拓。
中共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当前,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外经贸往来之密、要素流动之广、市场融合之深前所未有,十九大报告更是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重要抓手上,中国金融业的积极开放与主动作为,正在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活力,为合作共赢融通更多商机。
日前,中共商务部党组在分享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时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倡导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务实合作,有助于中国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充实了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境界。
新天地、新内涵、新境界,其实都离不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与共赢成果。专家指出,一方面,“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大、互利共赢商机多;另一方面,这些经济体要素禀赋、政治环境、基础设施、发展阶段等差异较大,这就给金融发挥作用提供了巨大机遇。
例如,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建设银行采取了四方面举措:一是完善经营网络,提高了机构覆盖度。2013年以来,该行先后在俄罗斯、印尼、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筹备并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一带一路”服务网络。二是加大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研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安排专项信贷资源,优化审贷流程。三是针对“一带一路”需求整合境内外资源,积极开展跨境贸易及投资并购、全球授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经营能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在这一过程中,银行自身也获得了更强的发展后劲。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设银行共拥有境外各级机构251家,形成了遍布全球的机构布局,实现跨时区、跨地域、多币种、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海外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和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6.19%和3.24%。
除了大型商业银行之外,地方层面的金融开放亦有声有色。以上海为例,截至2017年8月底,上海共有来自15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5家法人银行、13家外资银行分行和11个代表处, 在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银行的总资产规模约2122亿元人民币,占上海辖内外资银行的14%,同比增长近49%。
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更是分别同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匈牙利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授权对方挂牌以“上海金”计价的期货合约,实现了“上海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首发。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资金、市场、技术、人力等诸多方面均更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更为明显的‘纵向分工’,这些都为中国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开放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九大报告将‘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背景即在于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不断加强,一批标志性项目有序实施,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各国商品、要素、人员流动更加便利……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中国金融机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例如,柬埔寨自然资源丰富但国内电力供应却相对紧张。对此,云南澜沧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柬埔寨皇家集团和越南国家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400兆瓦,是目前柬埔寨最大装机的水电站项目。电站建成后,将为柬埔寨国内甚至周边地区提供成本低、供应稳定、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助于改善柬埔寨国内依靠进口柴油发电和边境地区向邻国进口电力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减轻重油、柴油和燃煤发电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同时,该项目还将为柬埔寨国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电力、建筑、交通运输和服务行业发展。
然而,这类大型基建项目因投资、建设、回报周期较长,往往也存在一定风险。对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通过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项目股权和债权投入,帮助中方投资人和银行规避战乱、征收、汇兑限制和违约风险,与银行共同推动了银团融资,促成了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不少嗅觉敏锐的中资金融机构也主动从跟随企业“走出去”进一步转变为主动走到市场前端,直接对接海外政府和企业客户,挖掘掌握市场信息与机遇,引领企业“走出去”。
不久前,中国工商银行与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签署了全球项目协调人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作为湖南建工的全球项目协调人,通过前端性国别市场开发和综合化服务,支持湖南建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加快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如今,在非洲、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该行已成为多个政府间产能和经贸合作框架下的主力银行。同时,工商银行还与巴基斯坦等国家主要银行和国际组织共同发起“一带一路”银行合作行动计划,建立了“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发挥金融力量推动各项务实合作深入开展。
截至2017年6月末,工商银行境外机构总资产达到3405亿美元,实现税前利润19.23亿美元。如果把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看作一家独立银行,按总资产大约可排在全球银行业第61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汤柳表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立足亚洲、面向世界,是广义范畴的货币金融领域合作。“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保障,是撬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杠杆。汤柳认为,建立灵活、有效的金融合作机制,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消除制度壁垒对市场的约束,通过人力、资本和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升沿线国家整体利益,实现区域共赢。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教授看来,“一带一路”建设理应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这一方面可以为沿线国家提供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资本带来较为丰厚的收益。资本“走出去”,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一起“走出去”,这也有利于充分用好中国的优质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一带一路”的同时,中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紧紧围绕“五通”要求,通过规划编制、智库合作、信贷支持、直接投资、多边金融合作、交流培训等方式,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支持。
据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发放“一带一路”业务贷款740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能源资源、社会民生等领域发展。
如今,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发挥开发性金融大额、批发和中长期融资优势,支持了印尼雅万高铁、白俄罗斯斯拉夫钾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2017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与埃及阿拉伯国际银行在开罗签订2.6亿元人民币专项贷款及4000万美元非洲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合同,从而使得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人民币专项贷款首次落地埃及。
“国际经济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资本往往不愿意流向资本稀缺的地方,这就容易导致很多现阶段发展不充分但潜力较大的‘一带一路’地区不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在过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不佳,而如今中国金融体系的积极开放则给予了这些地区或项目很强的系统性金融支持,不仅释放了发展机遇,而且还有利于十九大报告所说‘互利共赢的开放’稳步实现。”崔凡说。
崔凡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态度、原则、立场,这也为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都应该更加细化自身走向海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方面将金融合作视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推进开放步伐,另一方面提升监管水平和防风险能力,探索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从而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活力、融通更多商机。
根据人民网、中国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