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5|回复: 0

强手机辐射致公鼠长瘤 人体健康惹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5 2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关注(资料图片)
强手机辐射致公鼠长瘤
据外电、中央社纽约/华盛顿2月3日报道:针对手机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初步报告显示,暴露在超强手机辐射下的公老鼠,心臟周围组织长出肿瘤。
母鼠无长肿瘤
“国家毒理学计划”是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辖下计划之一。根据这份报告,暴露在相同环境下的母老鼠並未长出肿瘤。
路透社报道,“国家毒理学计划”资深科学家佈克说,祇有公老鼠长出肿瘤的原因,可能由于它们体型较大,较母老鼠吸收更多辐射。
关于手机辐射是否有害,这些发现为解决这项爭论的多年研究加入新论据。
研究歷时十年
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和“国家毒理学计划”科学家指出,虽然这项结论引起很大的兴趣,它不能用于推断人类也会出现相同癥状。
他们强调,动物试验是为了检验暴露于极大量手机辐射下的反应。当前订定的手机辐射安全限制足以保护消费者。
提供技术参考
然而,这两项歷时10年、注资2500万美元的研究,是至今针对暴露于电磁辐射下的健康影响,最全面的评估。
它们确实对暴露于这类无所不在的行动装置下的影响,提出新疑问。
佈克指出,这些发现目的为提供未来手机技术设计的参考。这项研究仅观察2G和3G手机电磁频率,並不適用于4G和5G手机,它们运用不同的频率和调变技术。
美国无线电公会示,先前研究已显示,手机电磁能量辐射並无已知的健康风险。
美国无线电公会说:“我们得知国家毒理学计划对老鼠进行研究的初步报告,將公开供外界发表意见和同儕审查,可藉此评估报告所代表的意义。”
室內电磁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是生物体对电磁场的生理反应。这些效应有的可能是在正常生理范围內的细微反应,有的可能会导致病理状态,当然有的也可能对人体有益。由电磁场暴露引起的烦恼或不適本身可能不是病理性的,但是假如发生,可能对人身体和心理良好状态产生影响,从而这种影响可能会被考虑为是“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是指这样的生物效应,即它在机体补偿机制之外会有健康后果,并对健康或良好的身体状态造成损害。
■毫无疑问,超过一定强度的电磁场可以导致生物效应。对志愿者的科学实验显示,短期暴露在环境中或者家中正常强度下的电磁场不会造成任何明显的有害效应。高水平电磁场中的暴露可能会造成伤害,但这种暴露是受国家和国际安全标准严格限制的。目前,对于电磁场健康影响的爭议,主要集中在长期的低水平暴露是否会产生有害的健康影响或影响人的良好生存状态。
手机电磁辐射有多大?
■使用手机分为发话和收话两种状态。发话时会产生一定功率的辐射,虽然其辐射强度较小,但是手机特殊的使用方法使得天线与收话器等紧贴耳朵附近,由于接触距离很近,因此人接受的辐射强度较大。而收话时需要接收来自基站的微波信號,此时人与基站距离较远,因而所受的辐射强度较小。
■手机辐射的大小用比吸收率衡量,即单位时间內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单位为瓦/千克(W/kg),表示每千克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反映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目前市售手机大多采用欧洲制定的手机电磁辐射安全标准设计,即2W/kg,具体含义是以6min计时,每千克体重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2W。有关机构测试表明,市售手机平均比吸收率为0.2~1.5W/kg。
延伸阅读:解读电磁辐射的两种标准
手机和基站的辐射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国內媒体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专家建议,公众也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国外发达国家对此已经有过很多研究,结论是其与脑瘤等疾病无关。“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早已是科学界的共识。
从对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的角度来看,国际上对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有两种,分別是功率密度标准和比吸收率标准,前者属电磁学领域,后者仍与电磁学相关,但已扩展到生物学领域了。
1、功率密度标准
功率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辐射功率,它所测量的是信號强度,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表示,但更普遍采用的是功率密度。下图是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对公众照射限值的规定,图中的前两行属中短波,不属于移动通信频段,其中3MHz~30MHz是军队使用的短波波段,跟公众关係不大,不必关心。在30MHz~30000MHz范围內的电磁波,频率越高则穿透人体能力就越差,因此从对人体影响的角度出发,频率越高则允许的功率密度就越大,即从30MHz的0.4W/ m2到30000MHz的2W/m2。
手机的峰值功率2W,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不考虑发射功率7W以下的安全问题,但美国国家辐射防护测量委员会(NCRP)主张更严格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2G手机所集中使用的900MHz频段规定的辐射限值为6W/m2,比我国的0.4W/m2宽松了15倍。
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是国际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通信公司建基站和国家环保部的检查,依据的就是这个标准。有网友觉得这是88年定的标准,那时手机远未流行,现在手机这么普及了,标准应该提高。而实际上,基站现在越建越密,单基站的辐射功率在变小,辐射功率密度呈现下降趋势。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手机的功率也在减小,手机和基站对人体潜在的威胁程度不是增加了,而是降低了。
88年的国标毕竟年头久了,现在环保部推出了擬替代GB8702-88标准的征求意见标准,其中手机频段的限值并没有变化,仍然是0.4W/m2,标准中將1MHZ~300GHz的电磁设备的豁免管理等效功率定为了100W,即100W(含)以下的向没有屏蔽空间辐射的设备并不需要报批,高过100W的也不是说不能搞,只是要报批而矣。现在基站单站功率不过20W左右,按这个征求意见标准,根本不用报批,而且也不可能超标。
一般GSM基站天线高度为35~55米,国家环保部曾监督测试过上千部基站,结果表明: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基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006W/m2,远低于苛刻的中国限值标准。
手机和基站等电磁辐射不会影响人身健康,这本是科学界共识,在国外也从来不是个问题,但在中国却引起了公众恐慌。究其原因,运营商为竞爭而散佈的辐射谣言是源头,当初推广CDMA手机时,某运营商打出了“绿色手机”的偽概念,拿低辐射作为卖点,用欺骗公众的手段来提高竞爭力。其实CDMA手机的辐射功率并不比GSM小,GSM手机峰值功率2W,实际使用过程中,只在1/8的时间发射,所以最大平均功率为250mW,而CDMA是连续发射的,最大平均功率也约为250mW,两种差別不大。
公众不必知道具体原理,只凭常识就能判断CDMA手机辐射与GSM大体相当,因为两种手机的电池容量差不多,除系统运行所需要基本相同的能量外,其余能量都辐射出去了,两者的待机和连续通话时间又差不多,若CDMA手机辐射功率远小于GSM的话,那余下的能量哪里去了?难道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了吗?
虽然GSM和CDMA两种手机的最大平均功率均在250mW左右,但实际发射功率会远低于这个水准,这源于基站对手机功率的自动控制机制。由于手机距离基站的远近不同,手机辐射相同的功率,基站接收到近处手机的信號功率就强,接收到远处手机的信號功率就弱。手机自己不知道距离基站的远近,开头会采用最大功率发射,基站收到后会向手机发送逐阶降低发射功率的指令,1秒钟內会发送几十到几百次指令,处于近处的手机会在极短的时间时把发射功率调整到很低的水平,例如0.02W。
基站发射功率虽然比手机大,但由于手机距离人体近,综合比较后,还是手机对人体的辐射量更大得多。因害怕辐射而抵制基站是最二的做法,没有之一,因为手机与基站的距离远了,手机使用者反而要遭到更强的辐射,这恐怕是抵制者们所没有想到的。
现在运营商已经为当初的辐射谣言付出了代价,基站很难进入小区了,到处被居民驱赶,把基站偽装成灯桿和大树的招数也已经不灵了。时至今日,仍有运营商打虚假的绿色牌,还在做这种饮鳩止渴的傻事,真令人嘆为观止。
2、比吸收率标准
比吸收率(SAR)的定义是:给定密度的体积微元內质量微元所吸收的能量微元对时间的微分值,它说的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和单位生物体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能量,单位是W/kg。
相对前面介绍的功率密度标准,这个标准更多地考虑了人体情况,应该是更值得参考的标准,但它却很难以操作。功率密度标准的检验很简单,拿个场强仪或频谱分析仪就可以测量,但比吸收率标准的检验却需要人体模型来配合,而且后续的数据算法也非常復杂。
美国辐射保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所制定的美标为SAR≤1.6W/kg,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欧标为SAR≤2.0W/kg,其中欧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我国的《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GB21288-2007),主要內容只有一页纸,其实就说了一句话:我国遵从世卫组织推荐的欧标2.0W/kg标准。
标准有了,但该如何测试呢?现行的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644.1-2007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该标准的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第2部分:手持和身体配戴设备在人体头部和身体內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6GHz)。
测试头颅內部所吸收的电磁能量,当然不能把活人开瓢,只能制作一个跟头颅形状、密度、电介常数相当的标准人头模型,上述的标准对模型进行了规范化,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标准中要求用糖盐为主的悬浮液来模擬头部的组织液,手机有贴脸和倾斜两种标准测试位置,对信號频率和功率、探头规格、测试程序等也都有著一整套的规范。
这个标准內容非常详尽,共参考了65篇欧美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文献。但实际的內容基本都是移植于欧美的相关标准。有趣的是,我国标准中所采用的头部模型数据,居然来自1988年的美国军人的人体测量报告,这倒是与美国的相关标准完全一致。
标准中,根据美国男军人头部尺寸的统计数据,將成年男子的头部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分成1到10號,1號最小10號最大,模型选择了9號,考虑到妇女儿童的头部尺寸肯定比9號小,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使用者有超过90%的人的头部比模型小,会遭受更低的辐射,从而使基于这个9號模型所得到的SAR标准是保守和安全的。
媒体经常称SAR值是根据成年男子的头部模型制定的,对孩子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根据剂量学的研究,成年男性头部比妇女儿童的大,吸收的辐射量更大,这就已经构成了最坏情况下的电磁辐射。
在人头模型中测量用的探头,并不是温度计,而是一个接收天线,接收的是电磁辐射能量,得到测试数据后,还要经过復杂的算法处理,才能得到SAR的值。探头天线要根据不同频段进行精度校准,其测量步骤和数据推算是非常专业和復杂的。
根据以往的测试结果,手机辐射在头部引起的最大温升为0.194摄氏度,根据IEEE的安全标准,人体內局部温度升高的閾值为不超过3.5摄氏度,若人体正常温度若是36.5摄氏度,局部温度不能高过40摄氏度,而手机辐射所能引起的最高温度还不到37摄氏度,当然是无关紧要的,而且人类还可通过本身的体液流动来调节自身局部的温度。
SAR与手机的制式(例如GSM或CDMA)没有关係,国外许多实验室多年的研究资料表明,SAR与功率密度也没有换算关係,但在国內常常將两者比较,以期定性地说明问题。
2012年4月23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佈了关于RF曝露和SAR符合性要求的6个KDB文件的修订草案,其中KDB865664是关于100MHz~6GHz的SAR测试的,这次修订主要是顺应LTE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规范中无线电信號频率上升到700MHz~6GHz的客观要求,而以前的所考虑的无线电信號主要是2GHz以下的。
新文件有三个主要变化,一是原2GHz以下信號使用的插入头部模型中的天线直径为6mm~7mm,现在信號频率变高了,因此波长就相应地缩短了,需要3mm~4mm,在接近6GHz时需要使用直径1.5mm的天线。
为什么信號频率高了天线就要短呢?
因为信號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当天线的长度与波长成正比时,发射和接收的效率会更高。所以,信號频率高了,波长短了,天线也要短些了;二是由于单一信號的频带宽了,单探头就不適合了,分离的多个探头就成为了未来测试的趋势;三是头部模型中的模擬液,以前的糖盐液体不適合1G以上的信號,需要使用矿物油、甘油等新型混合液体。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国內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对这些变化进行跟进研究。
CCTV曾对“防辐射孕妇装”做过一期节目,介绍了陈姓研究人员做的实验,在穿上防辐射孕妇装的假人上方安置了八木天线,把场强仪的探头放进防辐射孕妇装和假人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结论是辐射反而增强了,理由是电磁波来回振荡叠加导致功率增强,这个结论很令人遗憾,因为这是典型的偽科学说法。虽然防辐射孕妇装无用的节目结论是正确的,但却使用了错误的论据,这种“以假打假”是最有危害的。
后来CCTV又做了一期节目,请来了中国工程院刘尚合院士,他是国內静电防护和电磁辐射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也当场做了实验,结论是防辐射孕妇装有一定的防辐射作用,这是个科学结论。但有个扩展到生物领域內的科学说法没有介绍,那就是衰减的这点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意义。
“防辐射孕妇装”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穿上它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照,在公交车上被让座的机率会大增。欧美日等国家从没有过这种产品,但在中国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曝露限值》(GB21288-2007)标准的最后一条对移动电话产品的标识提出了要求,应在说明书中以黑体字表示产品的SAR,并鼓励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SAR的最大值。起码在现阶段,我对这个要求并不抱希望,前面已经介绍过,测量一个产品的SAR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復杂过程,能有这个能力的科研机构并不多,而且必须要有国家授予的检测资质,否则就跟屠户在猪肉上扣个自己刻的检疫合格章一样是无效的。
因此,在SAR检测尚未展开的情况,若某款移动电话的说明书上标明了SAR值,我们反而要核实下,这个数据是在哪里测出的?这个机构被授予了相关资质了吗?
与其它盛行的流言一样,电磁辐射恐惧在国內大行其道,包括我在內的科普人士曾做过很多努力,但远没有成为主流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这个真相也未能令多数人认同,这令多年来致力于消除电磁辐射恐惧的我感到有些无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您不必懂得此文中所提及到的科学知识,但您可以把选票投给科学,您不应弃权,更不能把选票投给流言。请您转发此文给更多的朋友看,为“免除不必要的恐惧,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贡献一份正能量。
【华发网根据中央社纽约、百度经验、搜狐 等整合採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6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