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案将举行结案公审。届时,韩国检方将公布对朴槿惠的量刑建议。由于朴槿惠的“闺蜜”崔顺实被求刑25年,但一审法院判决崔顺实20年,这被看作是朴槿惠案的风向标——朴槿惠被判重刑在所难免。回顾朴槿惠走到今天,朴槿惠到底错过了哪些时间节点? 2016年10月24日,韩国媒体曝出朴槿惠“亲信门”丑闻。这是朴槿惠走到今天的起点。没有“亲信门”丑闻曝出,也许朴槿惠能够顺利完成总统任期。 2016年12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弹劾总统朴槿惠的决议。此时,朴槿惠本来应该觉醒,应该向韩国民众真诚道歉。但是,由于朴槿惠固执,而且拒不下台,最终引发了韩国民众每周末都举行“烛光集会”——必须要求朴槿惠下台,朴槿惠不下台,“烛光集会”绝不会停止。 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全票通过总统弹劾案,朴槿惠下台。这是朴槿惠从总统走向嫌犯的起点。这个变化之快,这种过山车般的经历,只有朴槿惠才能清楚其中的滋味。 2017年4月17日,韩国检方正式对朴槿惠提起公诉。从此,朴槿惠与韩国检方进行了“马拉松式”的对抗。虽然韩国检方迄今拿不出朴槿惠的直接罪证,但朴槿惠确实在与韩国检方的对抗中一次又一次败北。 2017年5月23日,朴槿惠首次出庭受审,全盘否认18项嫌疑。从这时开始,朴槿惠又增加了一个对手——韩国法院。因为朴槿惠在法庭上坚称无罪,而且多次以健康为由拒绝出庭,所以法院加入了韩国检方的行业,开始一起对付朴槿惠 2017年6月9日,朴槿惠系列案首次判决。因牵涉朴槿惠“亲信干政”案和三星集团并购案,前保健福祉部长官文亨杓被判处两年半监禁。这是法院针对朴槿惠系列案件作出的首次判决。从这个判决中,外界已经看出端倪,预示着朴槿惠情况不妙。 2017年8月25日,三星太子李在镕一审被判5年,为接班贿赂朴槿惠。尽管二审中李在镕获得缓刑,但对朴槿惠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李在镕案是朴槿惠系列案中最关键的案件之一,李在镕与朴槿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在镕获刑,不管是什么刑,标志着朴槿惠已经从嫌犯变成犯人,尽管法院尚未作出一审宣判。 2017年9月27日,朴槿惠拒不认罪,韩国检方申请延长羁押期限;2017年10月13日,在朴槿惠10月16日的羁押期限到期之前,法院签发了延长朴槿惠羁押期限的拘捕令,朴槿惠开始走向崩溃,发表长篇演讲后表示从此拒绝出庭。 2018年2月13日,崔顺实一审被判20年。外界普遍认为,朴槿惠的罪行比崔顺实更重,法院对朴槿惠的判决一定比崔顺实更重。此时,朴槿惠开始感到了绝望。 朴槿惠从堂堂大总统走到今天的下场,偶然还是必然,遭遇不幸还是罪有应得,自有世人评说。在此,笔者想说两句话:一句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句是:世上没有如果,更没有后悔药! 韩检方:朴槿惠政府曾妨碍“世越号”事故调查工作 据韩媒2月23日报道,因涉嫌妨碍“世越号”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工作,最近韩国时任海洋水产部长官和次官被扣押起诉。报道称,当时出现的妨碍行为在青瓦台的主导下进行,政府相关部门均有参与。 去年12月22日,针对朴槿惠政府涉嫌有组织性的妨碍“世越号”事故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工作,韩国检方已经对海洋水产部进行了查抄调查。 2015年3月,在“世越号”特别调查委员会成立初期,企划财政部、行政自治部和海洋水产部次官等在青瓦台西别馆会面,就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规模和预算等应对方案进行了讨论。 在检察厅确保的海洋水产部内部文件中发现了名为“西别馆会议结果”的有关内容。据调查,此后也先后举行了多次西别馆会议,检察厅认为,妨碍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行为在青瓦台的主导下进行。 据检方调查,在此之前的2015年1月,时任青瓦台政务首席秘书赵允旋与海洋水产部次官金荣锡等人在首尔某酒店进行了会面,会议认为特别调查委员会的预算和组织过于庞大,商定由海洋水产部负责缩小委员会组织,政府负责监控。 朴槿惠“人设”崩塌,只因一人背叛? 朴槿惠已经被收监审判半年有余了,那个曾经光彩照人的韩国女总统,如今已经憔悴不堪。她,现在不但政治生涯结束了,身陷囹圄恐怕也是大概率事件。看着今天的朴槿惠,让人不禁唏嘘,可悲可叹。作为子女,她的父母双双被刺;作为姐姐,她与弟弟妹妹决裂;作为女人,她没有结婚无儿无女;作为总统,她把韩国带入了困境,并让自己身陷囹圄……不得不说,她的一生是可怜也很可悲的,最终也是活得比较失败的。 然而,哪怕到了今天,她在法庭上依然认为自己无错,否认全部犯罪指控,称希望利用法律对其进行的政治报复到此为止,并称自己将负起全部责任。与此同时,她却又把一切归于“完全没有想到会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并因此名誉扫地”。 其实,从现在看,朴槿惠是一个典型的“人设”,即她的政治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其闺蜜崔顺实与其共同设计的,她的很多决策也是崔顺实及相关人等共同商定的,而朴槿惠在很多时候所扮演的角色则是一个被设计的人物定位和角色,她自己在其中的决策权甚至在担任总统时都很是很低的。这些人设,甚至可能包括其形象等,从后来曝光的细节看,她应该不止一次整容。 在她担任总统期间,她的国家决策甚至完全交给崔顺实来做出,包括文件的审定和相关讲话,竟然由一个非政府官员完全决策,这对一个国家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一个国家如果被这样的人领导并被背后的人操纵,不出乱子才奇怪。所以,像朴槿惠这种情况,可能相关的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腐败,更重要的还在于渎职。 就像引入“萨德”的决策,朴槿惠前后选择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而这背后的决策者也是崔顺实。据后来媒体的爆料,崔顺实在此之前接纳了美国军工企业高达2000万美元以上的贿赂,不久后朴槿惠在态度上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那么,我们再回头推断该事件的过程,会发现一个很可怕的逻辑。首先,在朴槿惠参加完中国9·3阅兵后,韩国亲美派就发起了大规模游行,最高时达10万人左右,这个当时就给了朴槿惠一个下马威。而就在这个阶段,美国军工企业向崔顺实进行了利益交易。与此同时,伴随的是美国政府不断刺激朝鲜,从而促使朝鲜进行了核试验。 朝鲜核试验后,朴槿惠就做出了支持“萨德”入韩的决定。这一系列事情,死死紧扣,而朴槿惠在这样的政治博弈中,却是一个从属者而非决策者的角色,她岂能不倒台?以朴槿惠所在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应该说是让各种因素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而非他人给自己设置剧情,自己被牵着牛鼻子,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也许,朴槿惠对其中的一些贿赂并不是很知情,但事实上崔顺实利益集团把她作为人设进行设计,那么大的投入从哪里来?不正是那些利益集团的献金吗?所以,就像三星等企业也许是和崔顺实在交易,但朴槿惠自己实际上也是受贿的直接受益者。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她不是被谁背叛了,而是原来他们一起做的“人设”体系崩塌了。这一切的崩塌,根本原因除了自己一系列“人设”的虚伪之外,其触发因素就是“萨德”入韩引发的韩国内部政治较量激化。 换句话说,崔顺实家族的贪婪导致了他们拿了不该拿的钱,而这些钱又促使崔顺实蛊惑朴槿惠做出了事关国家的政治决策,并最终让自己也身陷囹圄。 因此,事情的本质是,朴槿惠及崔顺实集团,缺乏真正的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能力,并最终因为利益而做了错误选择。更直白说,就是德不配位,最终必有栽秧。 因此,朴槿惠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个能充分认识自己并能够认清责任的人,事实上她到现在为止依然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为背叛和陷害,这是她并未从根本上看清问题所致。很显然,她的今天有背叛和政治博弈的存在,但被对手抓大那么大的漏洞,根本原因还是完全在于自己。 “人设”至此,虽登峰造极,也不免最后坍塌! 延伸阅读:对黯然下台的朴槿惠 该怎么评价她的功与过 尽管朴槿惠本人非常坚韧,但终究抵挡不住民心的丧失和朝野联手的反对。弹劾案以234票赞成、56票反对的绝对多数通过,朴槿惠的总统职权已中止,等待的便是宪法法院的裁决。尽管最终结果尚待宪法法院最终法律确认,但朴槿惠恐怕鲜有翻身机会,其政治生命差不多也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刻。功与过、是与非,目前很难有客观的论断,朴槿惠也将面临历史的审判。 弹劾恐难翻身 2016年12月9日下午,在国会议事堂,韩国国会议长丁世均宣布总统弹劾案获得通过。弹劾案的通过使得朴槿惠总统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第二位遭遇弹劾的总统,但与卢武铉最后在宪法法院裁决阶段翻身有所不同,朴槿惠总统弹劾一案恐怕很难再有转机,理由有三: 一是朝野联手共同促成弹劾通过。尽管此前在野党和无党派人士都支持弹劾,但人数也只有172人,如果没有执政党的倒戈,离弹劾所需的200票很难实现。围绕着是否对朴槿惠进行弹劾,执政党内部在重压之下出现了分化,虽然此前只有30-40名执政党议员宣称赞成弹劾。但就投票结果来看,至少有超过60名执政党议员支持弹劾,几乎占了执政党议员的半数。所以就韩国各大政党而言,弹劾的大势已定。 二是韩国民众反朴声音不断。盖洛普韩国民意调查显示,韩国民众支持弹劾的为81%,而反对的仅有14%,可以说弹劾呼声占据压倒性多数。但从反对弹劾的人数和支持朴槿惠的人数来看,相差差不多10个百分点,由此表明,韩国有不少民众反对朴槿惠但并不赞成去采取弹劾的政治决斗方式。不过民意目前的总体态势是:朴槿惠一日不下台,游行就一日不终止。而支持弹劾无疑实现了他们的阶段性目标,也可以暂时平息韩国民众的情绪。 三是弹劾理由相对比较充分。对于朴槿惠的弹劾,主要有三大罪状:一是朴槿惠纵容“亲信”崔顺实干预国政事务,违反宪法。二是朴槿惠在应对“岁月”号沉船事件中未能有效保护民众生命,没有尽到宪法对总统规定的义务。三是在崔顺实胁迫大企业向其控制财团捐款一案中,朴槿惠涉嫌受贿。尽管朴槿惠本人极力反对,相关人士出席听证会也极不配合。但相比于2004年时任总统卢武铉遭弹劾的理由不明不白,这一次的情况完全不同。朴槿惠涉嫌犯有滥用职权罪、受贿罪等重罪也作为弹劾理由被写入弹劾决议,违宪违法情况都有发生,翻身恐怕没那么容易。 功与过? 弹劾案获国会通过后,朴槿惠出席紧急内阁会议 此时此刻,对朴槿惠的功与过进行评价并非合适时机。对于诸多丑闻缠身的朴槿惠而言,似乎很难找到其功绩何在?往近看,朴槿惠几乎一无是处,往远看,朴槿惠却令人惋惜。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朴槿惠目前几乎被韩国民众讽刺为低能总统,政治、经济、外交三线全面溃败。政治上,纵容亲信干政,政商勾结;经济上,经济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外交上,与日韩捆绑太紧,与中朝交恶太深。 就目前的局面来看,朴槿惠作为总统的功绩确实是凡善可陈,不过对此的归因却又很难完全归结于朴槿惠总统一人身上,很多事情实际也并非朴槿惠所愿。 抛开政治丑闻不说,朴槿惠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失策却是诸多原因所致。经济上,朴槿惠以其父亲朴正熙缔造韩国经济的“汉江奇迹”为荣,就任后也确实鼓足干劲要振兴韩国经济,但由于世界经济低迷,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深受牵连,加之采用房价提升带动经济发展的方案失策,注定了韩国经济一团糟的局面。 外交上,朴槿惠上任之后拉中拒日,初期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无奈朝核问题愈演愈烈,只能更加依靠美日韩合作。朴槿惠的功与过,恐怕目前很难厘清。但作为韩国的女儿,朴槿惠历经坎坷,一路走来实属不易。近20年的隐居,16年的奋斗,朴槿惠才走上韩国的权力巅峰。如果说是一无是处,恐怕也不合逻辑,但现在却很少有人关注。尽管朴槿惠过大于功无疑,但具体几分功过?恐怕还需时间的冷静,历史最终会给朴槿惠一个更加公允的评价。 是与非? 韩国民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弹劾总统朴槿惠 相比于对朴槿惠的功与过的评价,目前恐怕更需要厘清她的是与非。对于朴槿惠总统的弹劾,主要有三大罪状:亲信干政、岁月号沉船时刻总统失能和政商勾结。但目前在三大罪状,检方并未给出定论,并且控辩双方还各执一词。是非判定恐怕还需司法公正审判,但目前的韩国政治乱局却使得政治性与法律性纠缠不清。亲信干政目前看来虽不乏证据,但却并未证据确凿;岁月号沉船时刻,朴槿惠是否在进行美容,目前更多只是猜测,直接证据不多;政商勾结,无论是朴槿惠本人还是各大企业都纷纷否认,不过这也属于韩国政治的顽疾,朴槿惠不乏前任。 对于朴槿惠的是与非本来主要是一个法律问题,但目前却掺杂着太多的政治因素。尽管这个是与非的判定,韩国检方会抓紧调查,因为其定论直接关系到宪法法院的裁决。是是非非,在朝野、民众大多要求对其进行弹劾的大势面前,恐怕其是非成败已很难有客观的判断。 总之,弹劾有了暂时的定论,宪法法院通过的概率很大,但对朴槿惠的评价目前恐怕很难有公允的论断,没有爱恨情仇,大多只是残酷的政治。 朴槿惠被闺蜜干政,韩总统为何都不得善终? 2016年韩国政坛爆出一则惊天新闻:总统朴槿惠的闺蜜、没有任何官方职务的崔顺实曾审阅总统府文件,涉嫌干政。据报道,在崔顺实委托物业公司处理的个人计算机中,发现了包括44份总统演讲稿在内的200多份文件,其中部分演讲稿的打开时间在总统演讲前,而且崔顺实在总统演讲前曾修改过演讲稿。 这200对份文件还包括:2012年,朴槿惠以候任总统身份与时任总统李明博单独会谈,而崔顺实在两人会谈4小时前,就拿到了提到朴槿惠与李明博两人会谈时发言内容的对话文件。文件中含有现在半岛南北有什么接触?与朝鲜进行3次秘密接触等涉及国家安保的机密信息。 此外,韩国媒体还报道崔顺实的女儿郑维罗2014年9月被韩国名校梨花女子大学以“骑马特长生”的名义特招入校,之后至少有一个学期这个女孩未上一节课,这种嚣张引起校内学生的愤怒,后该校校长被迫辞职也与这件事有关。 《韩民族报》还报道称,崔顺实主导设立韩国文化宣传公司Mir基金会和K体育基金会后,从乐天集团筹款70亿韩元(约850万新元),也试图从SK集团筹款80亿韩元(约970万新元)。崔顺实涉嫌利用与朴槿惠的关系,迫使这些大企业“慷慨解囊”。 60岁的崔顺实与64岁的朴槿惠的闺蜜关系。朴槿惠的母亲陆英修1974年被朝鲜特工刺杀身亡,紧接父亲朴正熙在1979年被韩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金载圭刺杀,失去双亲的朴槿惠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崔顺实的父亲崔太敏曾是牧师,之前信过佛,在朴槿惠母亲被刺杀后就开始接触朴,朴失去双亲后,崔太敏父女趁虚而入,崔太敏成为她的“精神导师”,比朴槿惠小4岁的崔顺实则成为她的闺蜜,两人交情深厚,亲如姐妹。崔顺实经常到总统府陪朴槿惠吃饭、看电视,并为她购买私人用品。 朴槿惠向韩国民众道歉 此事件对朴槿惠的形象造成了致命打击,其政治生命恐怕将因此结束。韩国大检察厅已决定由14名检察官设立特别检察小组,调查崔顺实涉腐及干政等问题。韩国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发布民调结果显示,受“亲信干政”事件影响,朴槿惠支持率首次跌破20%,仅为17.5%。同时,42.3%的受访者回答,希望朴槿惠应该对“亲信干政”风波负责,引咎下台。据悉,朴槿惠恐将重蹈10位前任无法善终的覆辙。 1974年,朝鲜再派特工刺杀朴正熙(朴槿惠的父亲),结果误杀了朴正熙夫人。 图为朴正熙夫人陆英修遇刺瞬间。 朴正熙本人在1979年被枪杀 而从李承晚到李明博,1948年之后到朴槿惠之前的全部10任韩国总统无一善终,而自1988年民主化以来的5位总统,更是全部深陷贪腐丑闻——卢泰愚开启了民主化进程,但因为受贿被判17年徒刑;“民主斗士”金泳三和金大中,都因为纵容亲属贪腐,英名毁于一旦;以“廉洁自持”著称的总统卢武铉则因妻子和胞兄受贿,羞愤之下跳崖自杀;其后的总统李明博同样因为哥哥的受贿丑闻而身败名裂——这也算是国际政治中绝无仅有的奇观。 历届韩国政府为了打击腐败采取了许多严厉的措施,包括实施官员个人财产公开制、金融交易实名制、一刀切政策(官员被发现受贿或贪污,无论涉案金额大小,都将开除公职)等,国会还注意通过立法从制度上反腐败,很早就有了专门的反腐败法。但即便如此,大大小小的腐败仍然层出不穷。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韩国政界和财界之间长期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 早在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当政的时代,韩国政府就大力扶植现代、三星、大宇、SK等超大型企业,而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很多是因为与政界要人有密切的私交。如三星创始人李秉喆的父亲是李承晚的好友,SK集团会长金宇中的父亲是朴正熙的恩师,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与朴正熙私交甚密。再加上韩国政府强力调控经济,大至制订国家产业政策、小至企业的外汇、银行贷款、海外投资、原材料供应,政府都要插手。 这样一来,尽管朴正熙本人非常清廉,对腐败也非常痛恨,但也正是在他任内,官商勾结开始大行其道。 到了民主化时期,财阀开始大力向政界渗透,一些财阀的亲友和下属当上了国会议员。此外,财阀还利用子女婚配与国会、法院、检察院、银行等高官要员结成亲家,互相利用,互为靠山。 更重要的是,民主政治的运转离不开金钱,虽然韩国《政治资金法》规定,国家财政要为参选的党派及候选人提供一定的选举费用,但这点钱根本满足不了竞选人的需要,于是,政界和商界获得了新的利益契合点。 而韩国官商勾结的后果,并不仅仅由政治家来背。与韩国总统不得善终相对应,韩国财阀们的下场也好不到那里去。2003年,SK会长崔泰源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当年8月4日凌晨,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跳楼自杀;2006年5月,大宇集团创始人金宇中因财务欺诈和挪用公款等罪名被判处10年监禁,之后流亡国外;被称为“经济总统”的三星会长李健熙,曾两度被判缓刑,只是因为“大到不能倒”,又两度被特赦。 另外,韩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比中国更为严重的人情和等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哪怕总统也是处于一定的人情网络之中,完全的铁面无私是做不到的,因此纵然政治家本人能洁身自好,也未必能约束得了至友亲朋。从全斗焕的妻子、弟弟非法敛财,到卢泰愚的女儿走私外汇,再到金泳三、金大中的儿子、卢武铉妻子和李明博哥哥的受贿,和此次朴槿惠闺蜜的干政和滥权,无不彰显了韩国在政治文化上的缺陷。 为什么韩国人对朴槿惠们不宽容 的确,平日在韩国可以无数次听到“我们”这样的限定词,韩文读音为“Wu Li”。韩国整个社会上上下下用“我们”这个词来表明共同身份和坚定意志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频繁了。在公众人物出现不端行为时,一种集体主义的心态或许多少让使很多韩国人认为他们心理上不能容忍某些少数人的言行玷污、损害他们心中的集体形象和群体利益。 韩国总统朴槿惠身陷“闺蜜门”事件,其民意支持率不断创造韩国宪政史上的新低。笔者也亲历了韩国民众的示威,亲眼目睹了大批民众涌向光华门广场的场景。其中,有一个镜头印象颇为深刻:在某个街口,数万人的游行队伍有秩序地行进着,男女老少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株点燃的蜡烛,如流动的潮水一般让人感到澎湃与震撼。 韩国社会对公众人物存在相对“零容忍” 此前曾听到过国内的声音,对韩国民众如此剧烈、如此大规模,并且是持续性的抗争行动多少感到一丝困惑。或许言下之意是在暗示中国社会大概会表现得稍稍“宽容”一些。当然,这里讨论的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对与错,而是在探讨韩国民众集体讨伐式的舆论造势行动缘何如此统一而迅猛。 笔者在韩国已经生活了快13年。而根据笔者的体会,其实在韩国社会并不存在绝对的“零容忍”。客观地讲,道德与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仍存在于韩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东方社会的传统意识、思想习俗、行为方式等要素,如中国人也都熟知的人情世故等,在韩国的各种社会现象中也是或隐或现地存在的。 但是让人感到些许惊诧的是,每当公众人物出现了重大言行错误直至触犯法律时,全社会的快速应对以及“集体讨伐”似乎是在表达着韩国人对公众人物犯错的“零容忍”的态度。这不仅涉及政治人物,对演艺人士的“零容忍”似乎更为明显,比如逃避兵役的艺人刘承俊下跪道歉也无法解除对他的入境禁令,比如男星李秉宪被韩国女子团体“GLAM”成员金多喜与模特李智妍用手机拍下不雅视频,尽管两位女星因勒索李秉宪被判刑,李秉宪也多次道歉,但韩国国内对他仍是骂声不绝。 “Wu Li”下的集体主义驱使人们走上街头 这是为何呢?是韩国的民族特性使然?还是因为韩国民众有着统一的“自觉”意识?还是因为民主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民心,犯错即追责成为一条不可违背的社会底线? 也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结合笔者在韩国工作及生活的体会,以下几点也许可以帮助读者考察韩国社会中时而出现的“零容忍”现象。 首先是集体主义的心理驱动作用。有关韩国人“集体主义”表现的话题笔者几乎是无数次地听到,不论是在学术讨论还是文化交流活动中。这次似乎又离不开这个话题。 当问到韩国为何对公众人物“零容忍”时,一位韩国友人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肯定是因为集体主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吧。的确,平日在韩国可以无数次听到“我们”这样的限定词,韩文读音为“Wu Li”。 比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洞”(韩国的基层行政区划一级称为“洞”)、“我们公司”等太多的以“我们”为限定语的词。这不是说中国或别的国家就没有或很少用这样的限定词,而是韩国整个社会上上下下用“我们”这个词语来表明共同身份和坚定意志的情况实在是太多、太频繁了。于是,我们似乎的确是有理由相信,在公众人物出现不端行为时,一种集体主义的心态或许多少让很多韩国人认为他们心理上不能容忍某些少数人的言行玷污、损害他们心中的集体形象和群体利益。 另外,在危机爆发初期,司法系统相对快速的反应能力加上媒体所拥有的深入调查和宣传能力,二者的结合似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意的走向,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营造出一种“国民已经无法容忍”的社会氛围,从而让其他能够干扰民意走向的因素如政治干预、暗箱操作等或是来不及反应,或是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而选择退却。 当然,事情没有绝对。其实数年前就已有媒体悄悄开启了对和此次“闺蜜门”丑闻相关的事件的调查,但在起初的阶段就被政治手段暂时按压,因而没有来得及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影响。而此次丑闻的爆发,除了媒体的围追堵截、深度挖掘之外,还特别有检察机关的强力介入。 由此可见,在韩国,凡涉及重大及突发事件时,“媒体+司法”的高效组合就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较为一致的民意态度,因为毕竟在民众心中,“法”是要高于“政”的。 艺人补给制促成对“犯错偶像”不宽容 单就韩国演艺圈艺人的不当言行而言,韩国演艺界的培训机制或许客观上促成了某种“零容忍”态度的形成。 在韩国,演艺界的产业规划、人员培训、市场运作可以说是十分系统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有效的运营机制。或许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几乎是“按部就班”的艺人培养、推出机制,所以一旦出现个别艺人犯了让民众无法原谅的错误时,其实还有一大堆跃跃欲试者可以被继续推出以替代犯错艺人的位置。 因此,演艺公司也没有必要为了特意保留个别艺人而让公司形象受损甚至影响其市场利益。而此刻,民众自然也会认同这样一个道理,即不论你有多高的人气,你也是演艺公司的一员,犯错就该受罚。 当然,与“集体主义”心理作用相关的一点,就是作为单一民族的韩国国土面积相对狭小,南北端相距也就500公里左右,一旦丑闻爆发,很短时间内全民皆知,并且常常是全民皆“动”,或许可以说“小事”不出门,“大事”传千里。 当然有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信息的传播在各个国家都能够做到瞬间即达。但是要想在行动上做到短时间内在首都持续发动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加的集体示威游行以表达“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放在任何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这样的“坚持”实现起来恐怕多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华发网根据火狐中文网、搜狐网、新京报网、百度知乎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