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0|回复: 0

观众:澳门政府应带头换电动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5 2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jpg
澳门论坛昨探讨电动的士配套问题
论坛昨探讨电动的士配套
观众:澳门政府应带头换电动车
澳门政府正公开竞投一百个八年期的士牌照,首度要求使用纯电动车,澳门论坛昨探讨电动的士配套问题。有意见认为政府应起带头作用,将各部门车辆更换为电动车,建议推出手机应用程序,方便车主知悉空余充电装置数目,避免扑空。
澳门论坛昨日上午十一时在黑沙环公园举行,机电工程师学会监事长束承靖、交通咨询委员会副主席黄承发、交通运输业总商会理事长凌世豪、环保电动摩托车商会理事长李仲森出席。
业界认为未必合用
发言观众普遍认为政府应带头更换部门车辆为纯电动车,待有一定成效后再要求业界跟随。批评政府把的士业界当作纯电动车的“白老鼠”,无视其所需负担的成本等问题,各种不利因素下,最终只会影响的士服务。
凌世豪表示,的士业界十分支持环保,早于数年前已使用百多台油电混合车,该车种在时速四十公里以下零排放,与纯电动车的排放比例相差不远,但两者价格大有分别,认为无须硬推纯电动车。指出政府曾提出有两个车款选择,售价分别为八十多万及三十多万澳门元,但职业司机明显无力负担八十万的电动车作“搵食”工具,有感政府实际上只是硬推其中一款,令业界有所不满。
李仲森质疑政府数据,指电动车充满电后能行走四百公里,是局方在实验室中行驶固定路线得出结论。事实上澳门路况复杂,不时要行驶斜路及剎车等,都会影响电池消耗量,即使充满电亦未必可行足四百公里。举例香港早年曾引入四十多部电动的士,现时却只剩下一部,证明电动车不适合用作长期行驶的运输工具。
设程序显充电信息
束承靖认同纯电动车是推动环保发展的趋势,指现行专营合约框架下,只有澳电可设置充电站开放公众使用,建议政府检讨专营合约时,考虑为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的相关物业电表,可以特别项目申请,方便住客自置充电装置使用,提升电动车使用率。
黄承发表示,虽然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充电装置分布在不同的公共停车场,惟政府欠缺后续工作,建议相关部门研究推出手机应用程序,让电动车车主可透过程序预知停车场的空余充电装置数量;而且应设立更多户外充电装置,方便长期行驶在外的职业的士司机。认为政府应借鉴是次竞投结果及后续营运成效,再思考日后如何推行电动车。
36.jpg
林宇滔
纯电动的士牌施政报告未提只字
林宇滔:忽然环保似度身订造
澳门历年来施政报告中从未出现过的一百部纯电动的士牌,被传新澳门协会理事长林宇滔嘲讽为“忽然环保”,批评当局并非进取,而是一字之差的“急进”,甚至疑似为某电动车商度身订造。在前无任何预告、后无透明讯息下,叫其他有能力车商如何入场、如何及早部署及配套?
政策摇摆太急进
林宇滔强调支持使用更环保的车辆或新电源车辆,因为电动车在行驶期间不排放污染物,电池处理亦有技术配套,只要源头产电不是对环境损耗大的方式,基本上是较燃油车辆环保。一般而言,数十至一百元的电费就可充满电动车,可行驶数百公里,费用低于燃油费用的一半。使用电动车是全球环保大势所趋,欧洲甚至台湾都有明确计划在一定年期内禁止燃油车行驶。
话虽如此,但本澳过去在推动新能源车辆及践行环保不力,环保政策并无整体系统有序推进,“一百部电动的士牌照”的构思从未出现在施政报告中,今次“忽然环保”,要求一百部八年期的士需使用纯电动车,明显过于急进。“睇返今年施政报告,里面一个字都冇提过有电动的士。如果想推一百部电动的士,理论上应该在施政报告提出,因为过往的施政报告一直只提出推动天然气巴士及的士,点解现时变成电动的士?”他质疑政府政策摇摆,飘忽不定,“咁冇章法,好难不令人怀疑系为某车商度身订造。”
配套信息不透明
他批评当局为何不一早向公众交代电动的士的想法,让公众及业界有所准备,甚至连今次一百部电动的士以后,是否后续的士牌都必须是电动的士问题都无表态,如何让有能力、有意愿进场的其他车商部署及配套?同时,现时的电动车充电位分快充及慢充,但当中有多少属快充,当局又从来无公布,“配套要业界谂、型号在市场上又冇选择、信息又不透明,为何一切不开诚布公?政府系咪真心想推电动的士?”
另外,标书要求这批一百部的士需安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林宇滔虽然认同,但问题是并非由政府提供平台供业界安装,亦未有清晰的开放数据格式,仅透过空泛的陈述要求,这对个体的士似乎是一项难题,甚至未来可能因此引发争议。
37.jpeg
国产纯电动车携手澳门出租车市场迈入环保新时代
26日,16台国产纯电动出租车首次出现在澳门街头正式开始载客运营,吸引了一批乘客前来排队乘坐体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零尾气排放、更大的车内空间、更安静的乘车环境获得了乘客们的欢迎。在此之前,澳门出租车市场仅有燃油车可供搭乘,本次纯电动出租车的投放,标志着澳门迎来出租车电动化的环保新时代。
据了解,本次澳门首批纯电动出租车采用的是来自深圳的比亚迪e6,是一款已经在中国大陆、新加坡、泰国、西班牙、比利时、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投用,且被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市长钦定为官方座驾的车型。
1月上旬,比亚迪e6还荣获了“政府采购15年十佳新能源车型奖”。出租车运营方协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振梁表示:“比亚迪e6在深圳等地作为出租车已经有近8年的历史,其安全性、稳定性已经毋庸置疑。我们将燃油出租车更换为纯电动车,目的就是为了给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后续我们将继续引进比亚迪e6,逐步增加电动出租车的比例,推动澳门早日实现交通电动化。”
随着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等环境问题的加剧,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电动化,特别是我国电动车的研发、生产能力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据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达77.7万辆,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其中,太原出租车、深圳公交车已实现100%电动化。
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澳门行政特区,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人口密度高,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是居民大部分出行方式,因此,公交、出租电动化对澳门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相较于传统柴油巴士,电动巴士每百公里能减少56%的二氧化碳和60%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且电价比油价更加便宜,环保和经济效益均更突出。为此,澳门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推进绿色交通的普及, 包括设立“环保与节能基金”、引进电动巴士并开展试验、建设充电站等。
早在2013年,比亚迪纯电动巴士受澳门特区政府邀请在当地进行路试,取得优异结果;2014年,首批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交付客户;2016年,比亚迪签下澳门特区首台纯电动巴士销售协议,实现澳门纯电动巴士零的突破;2017年,比亚迪11吨纯电动卡车登陆澳门,开创澳门物流电动化先河。此外,澳门特区政府还要求在20185 1 日前把15%的免费娱乐场巴士改为电动巴士。
截止目前,比亚迪已获得美高梅等公司、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旅游公司20余辆电动巴士的订单,将在年内陆续交车。不少当地司机均表示,愿意驾驶电动出租车,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加速推进快速充电站的建设。
“我们"7+4"战略的目标,就是把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替代,这与澳门特区绿色交通的目标是完全契合的。随着电动出租车、电动巴士和电动货车的陆续交付,比亚迪的"7+4"战略将在澳门逐步落地,为澳门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支持特区政府打造世界级的绿色旅游之都。”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说。
频出举措,澳门特区政府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势头如火如荼,在中国发展尤为迅猛。据统计,2017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达77.7万辆,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其中,太原出租车已实现100%电动化、深圳公交车也已100%电动化。然而,澳门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公共交通电动化却进展缓慢,主因在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
此次首批投用的16台电动出租车,在1600台出租车总量中,占比仅1%,数量虽少,但将引领澳门出租车行业迈入节能、环保新时代。据了解,澳门当地不少司机都愿意开电动出租车,他们都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加速推进快速充电站的建设。
澳门特区政府的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柴油巴士,电动巴士每百公里能减少56%的二氧化碳和60%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且电价比油价更加便宜,环保和经济效益均更突出。正因如此,澳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推进绿色交通的普及, 譬如设立“环保与节能基金”,引进电动巴士并开展试验,建设充电站等等。
2017年,澳门政府还要求六大博彩公司在20185 1 日前把15%的发财巴(免费娱乐场巴士)改为电动巴士。
截止到目前,比亚迪已获得美高梅等博彩公司、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旅游公司20余辆电动巴士的订单,将在年内陆续交车。
38.png
比亚迪新能源车7+4战略”望在澳门逐步落地
虽然比亚迪e6出租车在澳门街头还是新面孔,但e6却早已是澳门的“常住居民”,比亚迪更是澳门政府的“座上宾”。
早在2012年,e6右舵出租车就在澳门国际车展首次亮相,收获一票粉丝;2013年,比亚迪纯电动巴士受澳门特区政府邀请在当地进行路试,取得优异结果;2014年,首批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交付客户;2016年,比亚迪签下澳门特区首台纯电动巴士销售协议,实现澳门纯电动巴士零的突破;2017年,比亚迪11吨纯电动卡车登陆澳门,开创澳门物流电动化先河。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因为比亚迪的目标不止于此。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透露:“比亚迪不是简单地卖车,而是提供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7+4’战略的目标,就是把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搞定,这与澳门特区的目标是完全契合的。随着电动出租车、电动巴士和电动货车的陆续交付,比亚迪的‘7+4’战略将在澳门逐步落地,为澳门居民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支持特区政府打造世界级的绿色旅游之都。”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深耕多年,已经形成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产品系列,涵盖私家车、出租车、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七大常规领域和仓储、港口、机场、矿山四大特殊领域(即7+4”战略),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其销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为全球6大洲(除南极洲),5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减少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汽车尾气的排放。
因此,若7+4”战略在澳门落地,将加速澳门实现公共交通工具路面零排放的目标。
39.jpg
延伸阅读:电动车对环境的影响
电动车电池对环境有多大危害?
1)对环境,一粒小小的钮扣电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干电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2)对人类:我们日常所用的普通干电池,主要有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两类,它们都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被弃后,电池的外壳会慢慢地腐蚀,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迁移。 也就是说,一旦水体或土壤被污染,水体或土壤不能领先自身的凈化作用将污染消除,同时也于重金属容易在生物体内积蓄,从而随时间的推移,和蔼到一定量之后,产生致畸或致变作用,最终导致生物体死亡。
重金属对人体的产生危害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食物链传递。鱼、虾吃了含有重金属的浮游生物后,重金属在鱼、虾体内积蓄,人再吃了这样的鱼、虾后,重金属就会在人体内积蓄,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影响。
除汞污染造成的水俣病外,其他还有:
过量的锰蓄积于体内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综合性功能紊乱,较重的出现言语单调,表情呆板,感情冷漠,伴有精神症状。
长期食用受镉污染的水和食物,可导致骨痛病,镉进入人体后,引起骨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时形成自然骨折,以致死亡。
锌的盐类能使蛋白沉淀,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当在水中的浓度超过10-50毫克/升进有致癌的危险,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能抑制血红蛋白的的合成代谢,还能直接作用于成熟红细胞,对婴、幼儿的很大,它将导致儿童体格发育迟缓,慢性铅中素的儿童智力低下。 镍粉溶解于血液,参加体内循环,有较强毒性,能损害中枢神经,引起血管变异,严重者导致癌症。
399.jpg
电动汽车的好处(一) 纯电动汽车有以下优点:①零排放。纯电动汽车使用电能,在行驶中无废气排出,不污染环境。②电动汽车比汽油机驱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要高。③因使用单一的电能源,省去了发动机、变速器、油箱、冷却和排气系统,所以结构较简单。④噪声小。⑤可在用电低峰时进行汽车充电,可以平抑电网的峰谷差,使发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纯电动汽车有以下缺点:(1)续驶里程较短;(2)采用蓄电池及电机控制器使成本较高;(3)充电时间长;(4)目前没有授权服务站,维护成本较高;(5)蓄电池寿命短,几年就得更换。
纯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国内的汽车制造商虽然纷纷表示涉足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但由于具有高科技含量并且能够量产的车型有限,且随着电动汽车竞争的开始加剧,由于研发经费过低,创新动力不足,直接影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技术的能力。
()电池方面“电源”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当前有两大主要的问题:一是电池成本较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充电后的续驶里程较短等问题;二是未来电动汽车市场会否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电池回收、租赁及二次制造产业链;三是电池接口不同,就像不同品牌的手机充电口不同一样,“标准”的不确定,会对电动车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等等。
()能源方面纯电动汽车本身投资比燃油汽车贵,其使用电力要建设发电厂,建设输电配电设施,还要建设充电站,还要建设蓄电池厂等。
()配套设施方面费者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还有配套服务的不健全,配套设施少,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和维护保养不方便,充电站在国内如凤毛麟角,难寻其踪。
【华发网根据澳日、澳门时报、光明融媒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