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2|回复: 0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6 11: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68ad9ba8388d3915.jpg

  王尔敏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与一般史学者更多关注朝代更迭的风云际会、帝王将相的智慧权谋不同,他的研究“一贯重视草野小民的文化创造”,民间日用类书中记述平民的生活情节、文字游戏等,都是他的研究材料,他的学术文章,也因其浓郁的烟火气息而增加了读者的兴味。在王先生的《传统中国庶民日常生活情节》中,对年节的介绍也着墨颇多。

  与一般介绍民俗的文章不同,在王先生的描述中,既有能感知的“其然”,又有蕴含于其背后的“所以然”。譬如说到春节,他说在明清时期,一般自冬至起就进入了准备期,而冬至之所以被朝野看重,是朝廷要于此时为下一年年历颁正朔之起始,所有的藩部属国均要前来朝贺,领受正朔;而在朝野之间,则是属于真正入冬起九之日,自此日起要过九九八十一天,寒冬才算过去。民间生活也于此进入农闲时间,人力由农耕转向副业生产,酿酒、舂米、磨麦、绩麻、轧棉、制衣、醡油、腌果、炼糖、制纸花、印年画,开始了手工艺的盛忙季。

  冬至过后,进入十二月,要过腊八节。腊祭是中国古礼,而腊八粥则是佛教施舍所传习。自腊八过后,民间开始天天为过年做准备,并且有一定的步骤。家人邻右分工合作,宰猪羊,杀鸡鸭,风干肉类,供平时之需和过年之用;萝卜、白菜入窖,制豆腐,制糕饼,制糖果,妇女忙于缝制衣鞋、扎花、剪纸,均供年节之用。到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祭灶之日,亦是各地同风,都要送灶。送灶之后,庭院屋宇做一次大扫除。数日之间,忙着贴春联、年画、包水饺、做菜肴等,然后静候除夕的到来。

  这段时间应是最忙的时节,俗称忙年。想起小时候背诵的顺口溜,说的正是这段日子的“活计”:“二十三,打发灶马爷上了天;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下字;二十五,称下二斤好豆腐;二十六,买下二斤好牛肉;二十七,焯下豆芽洗了脚(意谓古代裹脚妇女,要在这天郑重其事地放开裹脚布洗脚);二十八,红的白的蒸下两簸喇(红的为炸油糕,白的为蒸馍);二十九,打上二斤好烧酒;三十儿,对子贴到街门儿。”这要用山西汾阳的方言念诵,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儿。笔者记忆中的儿歌与王尔敏先生的描述联系起来,才能明白其“各地同风”之评语,恰恰是这些几乎大江南北共同遵守的同质的风俗,将中华民族连接在了一起,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真正的年节到了,人们要在除夕守岁,家人叩拜辞岁,红包为礼,充满了天伦温馨和喜悦。子夜迎神之后,则百无禁忌,爆竹声声,彻夜不绝,天亮后,开门拜年贺岁。接连拜喜神、财神、城隍等,天天吃春酒,直到过了初五即破五后,正式年节的高潮才算度过。

  春联为对联的一种,在古代属骈文文学,讲究音韵和对仗,一开始具有消灾辟邪的神秘特质,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推移,春联消灾辟邪的神秘特质逐渐弱化,而具有了人间祈福和吉庆的功能。由神性向人性、由神秘向世俗人间的回归,是春联文化变迁的重要理路。

  按照通行的说法,春联肇兴于五代的桃符,后蜀皇帝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为最古之春联。不过,清代楹联学大家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全编》中对此持审慎的说法:“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我以为梁章钜的说法比较合理。春联的缘起至少应早于五代。某种程度说,骈文之始,即为联语之始。骈文中描写春景和吉祥的文学作品,即是春联的雏形。随着文学功能的进一步世俗化,这种对仗的文学形式开始广泛应用于民间习俗,遂有“桃符”之发生。

  目前的出土文物中,可证唐代即有春联。斯坦因所盗掘的《敦煌遗书0610卷》中有不少春联性质的联句,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三阳回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恰合于春联的岁时特征。

  五代两宋之际,春联的通行称谓是“桃符”“春帖子”,明以后才正式称“春联”。名称的变迁,实际上体现了内容的革新。旧的桃符,脱胎于木刻神荼郁垒像,意义全在于驱鬼辟邪。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表现为年俗意识就是,不但求辟邪,更求纳祥。于是,桃符写门神名的老章程就被打破了,让位于“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之类的字样。这实际上体现了春联文化从神本体到回归人本体的一种文化观念的变革。

  在这种人本观念驱使下,唐末五代桃符的神秘文化进一步向北宋的市民文化过渡,形成了宋代特有的灯谜吟联文化。

  宋代的春联文化,滥觞于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宋代市民文化与精英文人文化的完美结合,形成热闹非凡的元宵吟灯联文化,于北宋东京汴梁(现开封市)、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和蜀地成都等地异常兴盛。宋代许多著名文人诗词,都来源于对民俗民间文化尤其是春联吉庆文化的汲取,比较典型的是王安石的《元日》,展现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宋元文人参与春联应制的事迹颇多,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精英文人的一种民间化生活方式。如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载:东坡在黄州,一日逼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东坡遂戏书一联于其上:“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治桃符”“书一联”相照应。苏东坡所为,即是写春联。由著名文人为民间社会书写春联,是中国古代春联文化的一大特色,体现了春联文学与书法的双重审美价值。

  两宋之际,在桃木板上书写春联已相当普遍。随着门神的出现,以往桃符所肩负的驱灾辟邪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内容则演化成祈求来年福运降临的美好心愿。需要说明的是,北宋之际,写有联语的桃符还有别种叫法,名曰“春帖子”。朱熹《宋名臣言行录》载:宋仁宗一日见御春帖子,读而爱之。问左右,曰:欧阳修之辞也。于是,悉取宫中诸帖阅之,见篇篇有立意,宋仁宗慨叹:“举笔不忘规谏,真侍从之臣也。”可见,“春帖子”是从“桃符”到“春联”的一种过渡。

  春联之实,虽起自唐代甚或更早,但其名则晚自明初。《簪云楼杂说》记明太祖朱元璋事:“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朱元璋的提倡,大大推动了春联的普及。

  明代以降,举凡寺庙宫观、亭台楼阁、园林戏楼、公馆祠堂等,无不有楹联,体现一种华贵、庙堂之气。贴春联更是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上至公卿王侯,下至黎民百姓,皆有贴春联之习俗。到了清代,更是楹联兴盛之际,举凡清代书法大家,皆楹联大家。清代是楹联书法的鼎盛时期,也是碑学书法的鼎盛时期,而楹联中又以春联为盛。清代楹联大家,皆有数量可观的春联作品。

  晚清民国,可谓楹联书法最后的辉煌时期,涌现出了诸如康有为、何绍基、吴熙载、曾国藩、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翁同龢、张伯英、梁启超、于右任、谭延闿等一大批楹联书法大家。每到年节,书法家自己写春联贴春联更是成为一种习俗。曾国藩有给部下赠送春联的习惯,他每日必习书,且每日必书联,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为了应对索书者,何绍基一晚上最多可写一百多副对子;梁启超在原配夫人李蕙仙去世之后最苦闷的日子,集了几百首古诗联句,其中有数量不菲的春联,成为对联书法中的佳作。

  正因为有精英文人书法家的广泛参与,才使得春联具有高雅的文学审美和书法审美。但时至今日,春联的书写内容日渐世俗化。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春联的功用仅仅是祈福和纳祥,不再具有文学和书法的审美功用。更甚者,内容低俗。而且,春联的书写也越来越远离书法。老百姓不懂书法,不欣赏春联文学,遂成为一大现状。实际上,古往今来,举凡描写春日胜景、抒写壮美河山者,皆可成春联文学佳构。而今,春联离文学和书法的内涵似乎越来越远,春联作者已不那么重视推敲春联的文学意蕴,春联书写者对书法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低下,春联离庙堂之气、恢弘之气和书卷之气越来越远。

  春联之式微,当然并非源自今日。

  事实上,春联这种形式自明代滥觞之日起,即开始显现其弊端。明代是科举制弊端最为凸显的时代,应试者皆须对对子,故此对联的规制日益严整化和僵化,由早期的上下联可重字重韵发展到上下联不可重字、且平仄对仗必须严格相对的地步。举凡私塾授课、考场应试,乃至婚丧嫁娶,无不需口吟对子,发展至极端,则成为一种文人应试的帖括游戏,极大影响了楹联文学的自由发展。梁启超等人对此种帖括词章之学予以激烈批判。

  不过,梁启超并非是否定楹联这种文体,只是对其形式上的弊端提出反思。故此,梁启超尝试以古风这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文体来改造楹联。比如他曾给维新派人士郭弼及其夫人所写的寿联中就有:“天上列星当亦喜,海上蟠桃良未崖”。此寿联曾国藩亦曾书写过。不过,曾国藩书写的联句内容,下联头二字为“海中”,这是原文抄录。而梁启超抄录时将“海中”改为了“海上”。这样一改,则有违对联规制:“海上”二字皆为仄声,且“上”字上下联重复,韵亦重。难道是抄错了?当然不是。这是梁启超有意为之。他将文学中的古风体和歌行体大量入诗词文章和联句,从而掀起文体革命和诗歌革命。这是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并非没有来由,是用更古老的文体来加以改造。如以明以降的楹联规制来看,则属违规;如按唐以前的规制来看,则完全合辙。有人以没有重字来定义楹联的高难度,这是一种误区,实际上有重字的楹联难度更高。

  可以说,春联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桃符春联,一条是春帖对联。桃符春联源于公元933年,其在后蜀有了相当的发展。春帖对联由春帖诗歌,到春帖两句诗,再到春帖对联一步步演变而来。春帖对联起于宋,历经宋、元、明、清。桃符春联的载体是桃木板,春帖对联的载体是纸张。两者在明代融汇,形成春联文化,流布至今。但不论是桃符春联还是春帖对联,都离不开对其文学与书法审美的双重强调。

  每逢春节前夕,中国人会把购买、张贴春联作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曾经能“手书春联”的文化人,是大街小巷的一道亮丽风景。人们为贴上一副内容新颖、适合自己家庭情况、能表达自己愿望的春联而精挑细选;甚至一些富有人家为装点“门面”、炫耀“身价”和有学问,不惜重金请文人墨客专门撰联书联。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春联到店铺名,都不用写,都可在电脑“搞掂”,电脑代替了传统的手书。从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导致出现学习书法无用论。可以说,印刷春联这种简单又实惠的市场经济产物,严重冲击了手书春联的文化脐带,是对手书春联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扭曲。

  过年串门时,若随便看看,就能发现每家每户门上贴的春联都差不多,但在过去,你家或我家、他家所贴的春联,都是和自家一年来生活的经历紧密相关。“家中没人会用毛笔写春联,而市场上的印刷春联价格便宜又好看,所以也就花几块钱图个省事。”这一句话真实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没人会写春联的窘境中,越来越多人被动地选择了印刷春联。放眼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手书春联好,可身边能手书春联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是无需争论的现实。中国张贴春联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当前印刷品春联盛行,是文化传承上拦路虎。这不仅是现实社会追求便捷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传统文化逐步衰落的危险信号,需要引起警醒。

  “贴上这种手写的漂亮春联,过年更有年味了。再说了,看书法家们现场创作也是一种享受。”事实上,有关部门也意识到手书书春联的重要性,每到年末会组织一些书法家走上街头免费手书春联,这种做法无疑是正能量的,也是宣传手书春联的好途径。我们不仅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要大力倡导手书春联,严格制止印刷对联的蔓延,管理部门要规范执法,不能再放任泛滥;同时要抓好书法教育,而书法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它发扬光大,需要全社会重视支持和配合,加强青少年书法教育当今刻不容缓。总之,我们不仅希望把手书春联的热情传递给老百姓,让人人参与其中,同时为了让书法事业后继有人。

  根据人民网、中国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