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4|回复: 0

政府和企业要与“中国制造2025”同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2 1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e21839098c776519.jpg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强调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为邯郸这个工业城市,最为迫切的工作就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让邯郸在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中走到全国前列。”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邯郸市市长王立彤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王立彤说,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为我们更好落实《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国家机遇。邯郸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钢铁、煤炭等基础材料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6年增长29.4%,2017年增长45.3%,我市具备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邯郸创新平台建设得到了强力发展。目前北京大学在邯郸设立创新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邯郸设立分院,特别是北大新能源材料与技术中心成立后,将以邯郸为中心研发京津冀急需的储能锂电池及电动汽车用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开发其他以石化资源为中心的相关绿色产业技术。同时,邯郸近年来相继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规划、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也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区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政策环境。目前,邯郸聘请工信部下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正在编制创建方案。这对邯郸未来发展将有强力推动作用。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趋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出席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紧跟时代趋势,积极提出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发展“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培养大国工匠人才等多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对记者说,“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智能制造的国家命题,他认为,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就须实现“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又需要“智能服务”。

  徐冠巨提到的“智能服务”,指的是供应链服务体系。徐冠巨说,目前中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的原因,除了技术水平外,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来看,供应链服务体系是显著的一大短板。

  因此,他提出建议称,政府和企业要与“中国制造2025”同步,培育一批具有共享理念和平台模式的供应链龙头企业。国家以及各地区、各行业,都要齐心协力支持平台型龙头企业组织和协同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企业高效协同、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为生产制造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系统化的生产服务解决方案。

  徐冠巨说,政府要鼓励发展基于供应链的“务”联网,引导和支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将孤立的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服务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生产服务网络,从而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高效率、系统化的服务和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彤则在议案中提出,建议工信部支持邯郸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王立彤提出这一议案的契机是在去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王立彤认为这一文件为更好地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带来了国家机遇。

  他在议案中写到,“邯郸市具备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并在议案中分析了邯郸独有的优势和竞争力: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二是智能装备产业取得突破;三是新材料产业发展强劲;四是军民融合产业特色;五是创新平台支撑有力。这些条件都为邯郸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政策环境。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和徐冠巨、王立彤一样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桂平,她提出了一项“关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培养大国工匠人才的建议”。

  张桂平提出,一要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职业技术院校;二是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培养、培训体系,对职业院校急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应放宽年龄、专业、学历条件,鼓励外聘懂技术的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任教;四是打通由专科起步的职业教育继续至本科、硕士、博士的深造路径,促进职业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不同层次工匠人才的需要。

  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6.6%,改变了自2010年以来单边放缓的走势,处于近3年最好水平。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的产值在全球的占比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产能过剩问题的突出,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可持续,中国与全球制造业一样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不转型将落入万丈深渊,不快速转型就会被动挨打、受制于人。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总结概括——即“一,二,三,四,五五,十”规划。

  “一”,一个目标, 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

  “二”,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

  “三”,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2015年迈入制造强国之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水平;2045年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四”,确定了四项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五五”,是有两个五,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五大工程: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十个领域作为重点的领域,在技术上、在产业化上寻求突破。

  中国制造业如何紧随全球工业进入4.0阶段?企业面临的是转型升级,制造业要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首先要转变思想:管理理念上要从以往以产品为中心低价获取市场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生产模式上要从以往的根据是场预测生产产品转向按客户订单安排生产;以往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取得竞争优势,要向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快速提供服务上转变;流程上要从以往的低价开发、生产、销售交付产品和服务向多样化、定制化生产、销售、交付产品和服务。

  在具体实现上:第一,虚实结合,要构建一张信息物理网络(CPS);第二,全面连接,实现纵向、横向以及端到端的集成;第三,数据决策,依靠大数据的决策流程,其中包括生产数据、财务数据、产品数据、运营数据、营销数据、外部数据等;第四,以云为基,制造流程不同环节之间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制造业进入4.0时代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云计算可以被看作是4.0时代信息循环体系中很重要的基础设施;第五,安全保障。由此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商业模式的重塑、业务流程的重塑以及工作方式的重塑。

  虚实结合:

  网络物理系统(CPS ,Cyber Physical System)是工业4.0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就是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实现人和物的协同。

  通过“感”、“联”、“知”、“控”形成对包括机器、仓储系统、生产设备等之间独立地触发相应的动作与控制,结合企业的工业流程完成在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应链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控制。通过这四大组成部分实现人-机的协同生产,智能编辑产品特性、成本、物流管理、安全以及可持续性等要素,为每个顾客进行最优化产品、更好地实现柔性、高效的生产制造。

  全面连接:

  集成的目标是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形成互联,实现横向、 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横向集成:将应用在制造和业务计划不同阶段的各种IT系统集成起来,包括在公司内部以及不同公司之间的材料、能源、信息资源的交换,以价值为主干线将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企业间的无缝合作。

  纵向集成: 将不同水平层面上的IT系统集成在一起,(包括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产品售后)建立灵活可配置的制造系统,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

  端到端的集成:通过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涵盖了用户需求、产品结构到生产过程的每个层面,用户可以端到端的辨识和描绘。

  数据决策:

  在工业4.0时代,在产品的生产、制造、研发、销售的各个环节本质上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在硬件、软件和智能机器间进行流通与交互。智能设备和网络产生和收集的数据,经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建模由此产生智能的信息供决策者进行判断与处理。

  以云为基:

  云计算拓展了大数据的生产空间和价值,让相关性成为观测事物发展的另一个维度,在纵向上促进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安全保障:

  “中国制造2025”其本质是工业信息化的智能化,其中网络是神经,大数据是血脉,信息安全是保障。在整个工业价值链的竞争力、效率和创新越来越有赖于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构建网络安全风险态势感知系统才能使构建智能的主动安全防御体系得以实现。

  根据新华社、国际在线、中国青年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0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