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1|回复: 0

历史遗珍颐和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2 2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d16d0759ef8bb2ac.jpg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 颐和园万寿山清漪园园中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乾隆帝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 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1900年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1902年修复。

  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

  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清漪园时期,乾隆皇帝对文玩多有搜罗,商周铜器、唐宋元明瓷玉及书画很多,当时著录的陈设达四万余件,清廷内务府专门设立《陈设清册》,建档管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咸丰千年(1860),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浩劫,园藏文物又被毁掠一空。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颐和园并大力充实园内陈设。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光绪十六年(1890),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右侧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该所与城内"西苑电灯公所"同为北京最早的发电设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1902年,清政府筹银12.49万两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电力设施。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苑电灯公所恢复发电;同年五月,电灯重新在颐和园亮了起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康有为,命康在总署章京上行走,并许其专折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变法后,光绪帝曾连赴颐和园12 次,召见维新派人士,筹划变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两天后,她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戊戌变法失败。在变法期间(6月至9月间),慈禧一直住在颐和园。颐和园成为守旧派反对变法、准备政变的中枢。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经颐和园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国军队首先侵占颐和园。以后,日、英、意军又相继占据。颐和园在被占期间,所存珍宝被侵略者抢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毁。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

  1927年6月2日,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1933年3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密电北平市市长周大文及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

  "本日本院第九二次会议议决:北平颐和园内向存有西清古鉴铜器八百余件,宋元名磁、历代字画等物,均系由故宫移出,归市政府管辖,置之郊外,殊有未妥,应一并交由故宫博物院监运南来,妥为存放。又,国子监周代石鼓并清颁铜器,尤于文献有关,均应同时南运保存,以重国宝。除令内政部饬知北平坛庙管理处遵办外,仰即遵照密为办理。"

  那一年的3月底至4月底,为免受战乱破坏,陈设及收藏于颐和园的数千件古文物前后分三批南运,汇入故宫国宝大迁徙、维系中华文化命脉的艰苦卓绝的行动之中。

  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光绪十四年更名为颐和园。1928年,颐和园正式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

  上文引用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密电中提及的《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成书于乾隆年间。它一共收录商周至唐代铜器(包括铜镜)1529件,而以商周彝器(即礼器)为多,其中"八百余件"即超过半数,抗战前是藏于颐和园的。

  1933年3月28日,颐和园第一批南运古物离园,共装箱74个,计361件,其中铜器51箱计252件、磁器23箱计109件,交由故宫博物院附于该院第三批南迁物品一道南下。

  4月15日,行政院参议柳民均、内政部司长卢锡荣、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马衡、秘书吴瀛洲来到颐和园,会同园方一起,花了整整四天时间,按照颐和园清册检提装箱,计装陈列馆及库存各项古物223箱、夹板1件(随木架3件)又油布卷1件 ,作为颐和园第二批南运古物,于19日上午8时交由故宫博物院随运南下。

  颐和园第三批南运古物,在4月28日以前,亦经故宫博物院派员鉴定并监视装箱,计343箱、夹板1件(附木架2件) ,内装陈列馆及库存铜器、磁器、玉器、珐琅、雕漆与书籍、字画、汉瓦、插屏、座钟、杂品等,又方凳4件、立柜2件、宝座1件,最终于5月15日交由故宫博物院随运南下。

  据档案记载,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亲令财政部拨款银洋一万元给北平市政府,专用于颐和园古物装运。前后三次清点装运,实际花费银洋八千零六十六元七分。

  颐和园南迁文物离园后,先随故宫文物迁至上海、南京,后又辗转分运湖北汉口、陕西汉中,最后存于大后方川渝等地。对于这段期间颐和园文物的具体情况,现存的几种记载之间略有出入。

  亲历文物南迁过程的那志良先生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他1925年1月起即服务于故宫)一书中回忆说,自南京沿水路运往汉口的一批文物中,包括颐和园文物582箱;用火车运往汉中的文物中,有颐和园文物40箱;另有18箱颐和园文物滞留南京未及抢运。

  时任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主任的欧阳道达先生,是文物迁徙押运负责人之一。他在《故宫文物避寇记》一书中提及,运往汉口的颐和园文物为527箱。而据1946年中华书局在北平出版的《中国对日战事损失之估计》(由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韩启桐编著),1933年陷落南京的颐和园文物为89箱。

  1949年冬,随着国共内战大局已定,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派郑振铎、赵万里(文献学家)、于坚(参与接管故宫博物院的中共干部,后出任副院长)、梁泽楚(刚留美归国的科技专业学生)等人赴南京,参加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华东工作团文教组,郑振铎任组长。此行任务之一是,将暂存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南迁文物,全部运回北京故宫本院,并立即开始筹运第一批文物。

  这次文物北返,由华东工作团主持,运输委员会统筹。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准备,于1950年1月23日在南京装车启运,1月26日下午1时抵达北京,共运回1500箱件,其中文物1283箱。

  这批文物启运的第二天,得知信息的颐和园方面,分别呈文政务院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请将南运颐和园文物物归原主。2月16日,文化部复函说明,北返古物由中央统一调度,颐和园即照来函将原南迁清册报文化部文物局。

  1950年4月,文化部文物局奉令成立"北返颐和园文物清点鉴定分配临时委员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颐和园、故宫博物院各一人及文物局二人组成。5月16日,在文物局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故宫博物院的李鸿庆报告:

  "前颐和园南运文物计650箱,因抗战西迁,抢运不及,陷留南京,被敌伪拆散者不少。胜利后经过点收,实装567箱。1949年年底由华东工作团主持北运故宫文物中,计有前颐和园颐字267箱、京字4箱,共计271箱。"

  这里要说明一下,胜利后点收"实装567箱",为颐和园战时西迁疏散文物总数;而1949年年底北运的"颐字267箱",应为清点陷留南京文物后,重新编号装箱的结果。故两项数字有一定出入。

  此次会上,还初步确定了颐和园北返文物的分配原则:

  "(甲)有关清代艺术品,如慈禧生活有关之器物,尽量分配颐和园;(乙)有关历史考古器物,可分配故宫方面,补充有系统的陈列品。"

  5月20日,颐和园呈文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对于颐和园北返文物的处理分配提出几点意见,大意为:

  "1.古物回运是人民解放的胜利果实,建议先将文物运回颐和园展览;2.关于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文物,原则上同意分配给故宫,但需经过中央人民政府及北京市政府正式手续;3.对于历史考古性与艺术性如何界定,故宫是博物馆,颐和园也是文物陈列处所,希望分配时能够顾及全面,颐和园殿堂陈列空虚,而故宫藏品丰富,是否可以将故宫富裕藏品调拨颐和园以扩充陈列。"

  7月6日,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复函颐和园,对于颐和园所提问题给出答复,主要有以下两项:

  首先,同意颐和园北返文物先在颐和园展览一次,但需在对文物逐件鉴定分配后进行。分配原则为,1.书画凡见《石渠宝笈》(编按: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收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著录者归故宫,其余归颐和园;2.钟表插屏全部拨归颐和园;3.玉器全部拨归颐和园;4.瓷器归故宫博物院,有重复者归颐和园;5.铜器,明、清代归颐和园,其余归故宫博物院。照以上原则分配后,文物赴颐和园展览,展期暂定一个月。

  其次,如果拟在颐和园内成立博物馆,文化部原则上同意,可将故宫库存之艺术性古物拨交若干,并由文化部文物局指导协助,逐步进行。

  但由于故宫博物院临时筹备赴苏联"中国艺术品展览会",人手紧缺,一时难以兼顾,颐和园北返文物鉴定分配工作不得不暂缓。

  到了1951年1月4日,颐和园北返文物分配会议正式召开,文化部文物局罗福颐、故宫博物院唐兰及颐和园金恒贵分别作为代表参加。由三人逐箱按前述原则进行分配,共同在清册上盖签名章,总计涉及文物983件。

  而经本文作者查核1950年11月编造的《颐和园北返古物件数清册》,此次共分配北返颐和园文物265箱,含"京"字号文物1箱,与前次会议报告中所述271箱略有出入。

  1月8日,鉴定分配工作结束,结果如下:

  铜器112箱内装462件(其中1件系西洋钟表),分配故宫394件,拨归颐和园68件(其中1件系西洋钟表);

  瓷器95箱(含"京"字号1箱)内装390件,分配故宫254件,拨归颐和园136件;

  玉器25箱内装58件,均拨归颐和园;

  书画2箱内装29件,分配故宫9件,拨归颐和园20件;

  钟表20箱内装24件、竹雕杂项等5箱内装13件以及草包麻袋捆内装西太后油画全身像、缂丝无量寿佛像、家具等7件,均拨归颐和园。

  各项合计,实际拨归颐和园部分共计326件,约占这次分配会议上涉及的颐和园北返文物的三分之一。

  1951年1月10日,拨归颐和园文物开始装运,至17日全部运回颐和园。回园后,颐和园随即对文物进行进一步清点,拟对部分残损文物进行修复,并呈报北京市政府:

  1.西太后油画全身像,玻璃全无,画幅右下边有霉破,全幅画布松弛已有折纹,镜座原残,拟以玻璃板两块加紧,修整镜座;2.硬木边油画立镜,系油画绘于玻璃镜上,今玻璃已碎,无法补救;3.缂丝无量寿佛像二件,两件均有残破,拟召苏裱工人设法裱补完整;4.硬木雕龙小立柜二件及硬木嵌珐琅宝座,原系拆散运走,现亦有损伤,拟予修整。

  到了那一年6月25日,故宫博物院又拟拨交颐和园南迁文物一批,共59件,用于园方的陈列,包括瓷器40件、书画2件、铜器17件。后来,因故宫方面"审干"及"三反"运动展开,文物无法提检出库而搁置。

  1953年,颐和园殿堂陈列调整,经与故宫博物院接洽,于当年6月9日由金恒贵赴故宫接收上述拨交文物中的瓷器40件、书画2件,而那17件铜器,因不符合当时陈展需要,未予接收。

  如上所述,颐和园抗战期间南迁文物,于20世纪50年代初,分前后两批,一共回园368件,仅占园内南迁文物总数量的15%左右。对照1933年三批《颐和园南运古物清册》及《颐和园北返古物件数清册》,发现截至1950年时,未北返者尚有《古今图书集成》(编按:清康熙朝时编辑的大型类书,全书共10000卷)一部分装25箱,其余大多为瓷器。

  1953年和1958年,故宫博物院又由南京分院运回两批南迁文物,前一次716箱,后一次4037箱,其中的颐和园文物数量未见明确统计,也未再向颐和园分配文物。

  除已回园部分外,颐和园南迁文物,现大多数存于故宫,既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有宋代名瓷,还有《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珍品。现归属南京博物院管辖的朝天宫库房,还存有南迁文物2000余箱、10万余件,其中原属颐和园南迁文物的件数,没有确切数字。

  据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学者徐婉玲近年发表的《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记》中提及,他们的考察队在南京参观朝天宫库房时,曾见到仍装有文物的“颐四九八”号箱,箱件上封条保存较好。由此可以确定,南京仍存有颐和园南迁文物。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存有原属颐和园的文物,有一件前些年公开展出时,其口沿内所贴“颐和园”标签完好可见,相信这是由故宫划拨出来的原颐和园南迁文物之一。

  根据中国经营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19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