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6|回复: 0

中国应在2050年前成为“技术创新大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0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c307c2f337772eb7.jpg

  不久前,在华盛顿和一位顶级投资人士聊中国创新。这位在中国市场深耕二十多年的投资家坦言,“脱实向虚”依然是中国产业发展中值得警惕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各种互联网创新热火朝天;但另一方面,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的底子仍有待加强。

  这一观点和笔者近期在美国的观察颇为契合。年初以来,美国举办了两场重要的展会,一个是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超过1500家中国企业参展,一时间中国“神车”、中国“黑科技”备受瞩目。另一个是1月中旬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笔者在展会上采访三天,发现参展中国企业只有寥寥两家,受关注度也相对较低。

  在两大北美年度最重要的展会上,是什么造成这种“冷热”反差,而这种反差又折射出中国产业何种“虚实”问题,颇值得思考。

  无论是在CES,还是在底特律车展,其实有一个相似的关注焦点——未来。什么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什么是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未来?两大展会上参展厂商的答案大同小异:自动化和电动化。

  不过,在CES上所讨论的未来,和底特律车展上讨论的未来,却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差别。CES上眼花缭乱的概念车和技术,瞄准的是10年、20年之后甚至是更远的未来。在这种由高科技企业所描绘的未来中,自动驾驶的电动车不仅是交通运输工具,也是移动娱乐终端、物联网一环、大数据来源……

  而在底特律车展上,虽然企业也在谈论电动化和自动化的未来,但这种未来仅仅是三五年、至多不超过10年的未来。无论是在本届展会上宣布投资11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的福特,还是带来纯电动i3、混合动力i8跑车的宝马,他们所考虑的未来是2022或2025。

  不同的“未来观”带来对创新的不同理解。由科技企业主导的CES所展示的未来是颠覆性、革命性的。一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一出现便带来令人为之一惊的颠覆性产品,例如拥有横贯中控台的50英寸巨屏的拜腾汽车。这就是为什么CES给人一种遍地“黑科技”的直观感受。

  而在汽车厂商主导的底特律车展,未来更多是延续性的。在这里所看到的创新,是一种迭代创新,即通过一代一代产品升级来实现创新优化。

  不同的未来观、不同的创新理念,其背后是不同的技术力量和不同的资本力量。在CES,引起国际关注的中国企业大多是科技创新企业甚至是初创企业,他们的背后是风险投资资本。有些企业参展,是为展示技术,展示可能性,也是为更好吸引风投投资。

  而在底特律,参展的均为汽车专业领域的传统大企业,像福特、奔驰这样的企业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以他们为中心,汇聚了无数零配件供应商、产业链、产业集群,其背后是产业资本。这些企业参展是为了展示产品,也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

  正是因为这种差别,CES上的很多企业很可能还没有做出一件能让消费者买单的产品,但他们可以吸引极大的关注,可能吸引到数额惊人的风险投资。这些企业即便失败,损失的只是创业人的热情和投资人的钱。

  而在底特律车展上,所有厂商都在战战兢兢地做着实实在在的产品。如果产品失败、发展路线出现偏差,或者是一场经济危机,可能会毁掉一个百年企业;而一个企业倒下,背后是一整条供应链的倒下,是无数工人的失业。

  中国企业在CES上的“热”,与在底特律车展上的“冷”,由此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中国拥有大量具有全球背景、全球眼光的科技创新企业,拥有全球罕见的创新动力和企业家精神,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都希望通过革命性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弯道超车”。但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和品牌建设,和美日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北美国际汽车展执行董事罗德·艾伯特对笔者说,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不过,要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具体产品,并通过合理供应链、合理产能以合理的价格生产出来,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难关所在。如果不能实现这种突破,那么在CES上的热潮只不过是“创新泡沫”罢了。

  在CES上吸引眼球,需要有“讲故事”能力;而在底特律车展上吸引眼球,要有“做产品”能力。从拉斯维加斯到底特律,实则就是从“讲故事”能力到“做产品”能力的迈进。中国企业CES上大热,值得庆贺;但中国企业在底特律车展的冷清,同样值得深思。

  回到最初的话题,北美两大展会中国企业的“冷热反差”所折射出的中国产业发展的“虚实反差”,有何警示意义?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国的国际知名企业,会发现大多数可能都是并不生产具体产品的平台型企业,如最著名的BAT(百度、阿里、腾讯)。

  这些企业的成功吸引了惊人的资本、人才和舆论关注,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创新性大于传承性。但另一方面,任何国家的实体产业基础,均是传承性大于创新性。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寻获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两会期间,澳大利亚各界学者也聚焦中国吸引外资等贸易政策,他们相信各项改革正在推动中国的创新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罗震(James Laurenceson)教授对人民网表示,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非常合理,我们也乐见中国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如果这一经济增长目标达成,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再次为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约三分之一,这值得我们所有人称赞。

  罗震也关注到中国经济结构中消费贡献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他认为这是中国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促进这种经济转型的政策都值得欢迎。罗震还表示,中国经济将加大对外资的开放力度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我们会期待并关注之后的具体举措,这也将使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可以更加顺畅。

  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教授汉斯·杭智科(Hans Hendrischke)博士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两会也将带来一种全新改善的商业体系,这不仅会改变中国商业和市场运作发展模式,也会对同中国有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体系的核心体现在中国的数字化水平以及将高速移动和数字网络应用拓展到制造商、城乡消费者等。拓宽数字通信的渠道,同时降低成本,为中国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对此,杭智科还表示,在中国做生意的成本减少与此高度相关,税务改革、扶持创业企业、为外商在华投资创造更好条件等举措都值得称道。

  杭智科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更加平稳地由消费和消费领域投资拉动,而不再依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的稳定发展将依赖于社会服务和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等领域,如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在经历了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中国更加重视环保和发展绿色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也刺激了中国走向绿色创新之路。中国将成为全球开发和使用电动汽车和电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先驱者。中国已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试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汽车、公交车和卡车。同时,中国也正在同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应用诸如此类的新科技。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逐渐从那个“中国制造”的“毛头小子”逐渐成长为“中国智造”的创新达人,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被世界认可,曾经的“世界工厂”正转型为全球制造业的“总部”。

  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五年间,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表态称,中国应在2050年前成为“技术创新大国”。同时,政府报告还指出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两会再一次让中国经济、中国创新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美联社指出,如果能实现6.5%左右的目标,中国仍将是世界上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独立报》指出,世界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正站在重大转变门槛上,中国是主要创新来源。如今,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也有能力提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中国证券报、中新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1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