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0|回复: 0

2018年是国内外汇市场腾飞的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7 19: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6bc552b23a1bbedb.jpg

  据彭博报道,美银美林策略师Claudio Piron等在15日的报告中写道,人民币在2018年继续走强的压力仍存。出口企业的美元卖盘以及海外投资者来中国境内投资是近期人民币需求的两大因素,而境内企业外币存款的结汇可能成为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另一推手。

  在过去人民币贬值时期,企业增加外币存款的同时减少外币贷款;现在关注这两个因素能否一起逆转,不过一月份的外币存款增加447亿美元,显示外币存款今年来还未出现大规模抛售,但仍值得警惕。

  中国在岸市场的外币存款余额约为8360亿美元,基于2015年8月至2017年底期间的增量预计,可能有约710亿-1500亿美元的外币存款有可能被企业结汇。

  由于当前人民币的升值速度高于在岸美元存款利率,企业可能倾向于将外币存款结汇。

  但同时,1月境内外币存贷款双增,显示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在增加外币贷款的同时,试图推高存款利率,由此将有利于缓解境内外币存款下降的压力。

  因此,外币存款结汇加速的可能性料较低,相信一旦发生结汇潮,监管层也将通过鼓励流出等手段控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如今,虚拟币投资逐渐成为投资界的新热潮,比特币、毫克币等虚拟币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投资热门项目。而虚拟币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热门投资方式中,无数人因投资虚拟币交易系统在虚拟币交易平台中获益。

  投资币(XCC)是由香港XCC基金会发行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投资代币,它是目前全球第一款以区块链技术应用而产生的投资品种。XCC发行总量为1亿枚,前期投资者参与众筹两千万枚,占总量20%,每枚价格为1元人民币,2018年2月15日完成众筹。投资币目前已经上线X网,X网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由XCC基金会投资成立,XCC目前作为X网的平台币上线,开盘价1元。

  据悉,XCC基金会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XCC不仅作为平台的代币,也会是全球区块链项目投资代币。另外,XCC基金会通过专业的研究,对全球优秀的项目进行投资,并且所得收益由XCC基金会通过多种方式回馈给投资者,促进整个虚拟币生态圈的繁荣发展,一是直接利好,币价上涨,投资者受益;二是回购;三是直接拉升。

  面对着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寻求答案的脚步。未来,虚拟货币以及区块链技术一定会对人们产生重大而甚远的影响。就让我们平静的看着这一道朝霞,光芒万丈的撕破旧时代的黑幕,照耀引领着人们走向未知的新时代。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及走势一直都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汇率的波动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呈现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态势。那么,驱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后的支撑点是什么?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将产生哪些影响?今后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变动?

  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11个月回升。

  对于外汇储备规模数据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2017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市场预期也比较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双向波动。”

  事实上,双向波动的走势从深入实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起就已明显呈现。

  2015年8月11日,为了深化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同时配合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汇率报价方式。根据新规,做市商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这一改革结束了多年来人民币中间汇率形成机制的不透明状态,使人民币汇率真正开始走向市场化,意义深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表示。

  走向市场化后,人民币汇率为何会呈现双向波动?

  一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称:“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力量的作用,在汇率的变化方面,受到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因素的变化。”

  另一方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经过几年的市场化改革,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形成了围绕均衡利率水平上下波动的格局,这主要得益于2017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企稳。

  据统计,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量达到了8.35万亿元。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6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评价说:“综合来讲,去年中国运行经济平稳,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有活力、有潜力、有后劲。”

  “实体经济持续良好运行,同时伴随外需回暖,对人民币的企稳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民币汇率从而进入了相对平衡、合理的区间。”曾刚进一步表示。

  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均衡态势,离不开背后的市场化改革。

  从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来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有“三驾马车”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就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十九大报告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要深化汇率市场改革。改革为何需要继续深化?

  “金融市场有两个核心的价格,一是对内利率,二是对外汇率。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汇率市场化还待进一步提升,长远来看,推动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

  曾刚指出,价格的市场化能决定资源最优配置,长远看,推动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必然要求。

  那么,决定改革继续深化的内外在因素有哪些?赵锡军认为,无论从货币政策层面还是促进改革层面,深化汇率市场改革都是出于综合考虑的结果。

  “从目前经济工作总基调来看,稳中求进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了怎样维持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改革方面则考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反映到汇率方面,自然是要体现稳中求进的思路。”

  “也就是说,保持合理汇率水平,体现了市场相对稳定的要求。”

  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显而易见的效果,而且使人民币“走出去”步伐更加坚挺。

  “近几年来,人民币在交易市场上成为了世界上主要货币之一,走向了国际化。更值得称赞的是,在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走向了国际结算。”曹和平表示。

  对于支付行业来说,大起大落的2017年已经过去,迎来了惊心动魄的2018年。开年大戏,就是各方解读央行圣诞节发布的296和242号文,规范条码支付,当然还有281号文,强调断直连,规范创新支付业务。以如此方式开年,注定了2018年对于支付行业来说,也不是平凡的,那么在2018年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呢?不妨大胆的猜测一番。

  在强监管之后,支付机构们大呼业务开展愈加困难。然而强监管之下,是另一种生机。296号文规定,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央行的限额,让支付巨头有些措手不及,对于固态码收单是较大的打击,但是这也促进了动态条码显示设备、智能POS等设备的产业发展。

  另外,在288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要求,银行必须强化企业开户管理和风险控制,在2017年的监管中,不少银行因反洗钱不力被罚,其中对企业开户风险控制不足是一大原因。但文件同时也鼓励银行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嵌入开户业务流程,作为读取、收集以及核验客户身份信息和开户业务处理的辅助手段。

  此外,在2018年,最热门的话题应该是断直连了,央行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支付机构和银行需要接入网联。296和281文件也重复要求不得直连银行,

  银行账户拥有较高的金融属性,可以在除了大众支付场景以外的场景使用,比如ATM提现、公司对公账户。而第三方支付账户,其实更多只是一个用于消费的账户,央行对此限制较多。2017年,对于第三方支付账户的使用界线,爆发了一次标志性事件——兰州银行微/支二维码ATM提现业务被叫停。兰州银行试图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直接进行ATM提现,这样方便了普罗大众,但违规就是违规,不能以任何理由得到宽恕。

  未来,第三方支付账户的金融属性将会逐渐增强,首先是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正在逐渐增强,银行账户功能强大是国家对银行的监管足够强,必要时候可以通过银行进行国家金融调控。从用户角度来说,银行账户拥有身份证、U盾、当面开户等各种安全保障,安全等级跟上的情况下,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在这方面,2017年5月,支付宝和财付通被央行罚3万,“罪名”就是账户实名制不达标。在第三方支付账户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其可拓展的场景也将提升。

  其次,2017年支付行业最为关注的事应该是网联的进展了,第三方支付已经是中国特色,第三方支付所集合而成的网联更是世界独有。从股东成员上来说,除了央行嫡系部队占据了37%的股份,支付宝和财付通领头,其他支付机构占据了63%的股份。209号文要求,到2018年6月30日,所有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将接入网联,网联建成之后,将会为支付机构争取更多政策话语权。所以,以银行为主要股东的银联和以支付机构为主要股东的网联,打起来不是正常的吗?

  在2017年,交通支付可谓是移动支付大战的焦点。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先后向交通领域推出了二维码支付方案,并且迅速的落地,许多行业回顾2017年交通二维码支付的发展,都表示完全没有想象到速度会如此之快,就连银联也有个别项目,推动银联二维码落地交通领域。与二维码技术不同的是,NFC技术虽然在2017年也在银联和手机厂商的推动之下拥有较好发展,ODA技术和Pay方案等方案均有实际落地,但NFC的推动仍然较为缓慢,这不仅仅单指2017年,而是对整个技术发展历史的描述。

  2017年,二维码支付在交通领域的基础场景搭建基本完成,NFC交通支付也进入了部分城市,二者的技术优劣之战已经开打,比如杭州地铁,既支付宝支持扫码,也支持闪付,通过各种Pay过闸。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项目运营的不断深入,用户对应用和技术的选择将会有一个结果。目前扫码过闸已经出现了APP故障无法生成(福州地铁)、二维码支持闸机过少(杭州)、联机支付方式下线(乐清)等问题,而NFC方面也出现了上海地铁应用“Metro大都会”要求关闭功能的情况。

  两种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方面,NFC有银联的ODA和联机预授权,二维码有通过双脱机和蓝牙实现快速过闸。

  二维码有用户基数,有用户习惯,NFC有更加快捷的体验。用户会选择谁,这都很难说,或许2018年会有答案。笔者更趋向于NFC,坊间传闻,OPPO、Vivo已经完成了对NFC支付项目的测试,上线是随时的事,终端不足的问题有望解决。当然,NFC和二维码在交通领域的使用会并存,只是交易笔数的比例上会有胜负。

  在移动支付时代,信息安全变的愈加重要,徐玉玉等系列事件的全民关注,让电信诈骗成为了这两年的焦点名词。随着监管的加强,技术的升级,产业链各方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但信息安全也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安全,更是生物信息的安全。在2017年Face ID的大火,就如当年苹果刚开始应用Touch ID一样,人脸在身份认证上的应用开始普及。与此同时,移动支付与生物识别的结合也更加密切。

  各种无人零售方案、网络认证方案、银行服务、APP好像没个人脸识别系统,都要被时代所抛弃一般。许多用户为了尝鲜,同意了各种用户协议。然而由于所谓的商业“风口”鼓吹,普通用户较少关注生物识别信息的泄露严重性,而更多的灌输其唯一性、不可篡改性特征,以致于误认为非常安全。

  2018年1月16日,宜宾公安网安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了一起通过破解支付平台“人脸识别”进而窃取资金的案件,在业内掀起渲染大波。生物识别的确具备比较高的唯一性、不可篡改性,但是一旦被泄露,用户自身也不可修改。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不法分子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就可以知晓你的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资产等信息,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在经历了2015年指纹识别的普及,2017年人脸识别的大火之后,很可能2018年成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一年,生物信息泄露的“徐玉玉事件”可能在今年出现吗?

  当然,随着货币数字化,信息安全都将是未来支付行业的重点领域,只是生物识别的信息安全会在所谓的“风口”期,显得更加重要。

  聚合支付在2017年经历了大起大落,受到了央行的认可,但也遭到了“捧杀”,因为聚合支付确实为商户带来了价值,但同时违规问题也不断出现。217号文之后,支付通道缩紧很多聚合支付服务商感受到了来自政策的压力。随后的281、296号文重复强调着断直连,让整个支付行业趋于正规,聚合支付未来很难有“灰量”。

  “90%以上聚合支付都是二清。”在2017年,支付行业对于聚合支付有着这样的共识。在行业正规化的背景之下,2018年的聚合支付将迎来大变革,曾经大量依靠“灰量”生存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将被洗牌。此外,如何在正规玩法之下,为商户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成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问题,贷款理财、分期、电子发票、营销、行业应用、广告、非敏感数据等服务将成为聚合支付服务商的服务拓展重点。

  此外,整个支付产业在2017年见证了支付巨头出海声势的浩大,拥有实力的聚合支付服务商也正是在这一年,积累实力准备在国内支付产业监管趋严、薄利化趋势之下谋求出海。在2018年,有更多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将加入出海的行列当中,其中也不乏拥有支付牌照的机构。此外,在最近央行公布的2018年监管重点中也有提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方向,未来也必将有更多政策利好。无论市场还是政策,支付企业出海都势在必行。

  银行做移动支付,似乎都是以旁观者的角色存在,早期的NFC与2.4G标准之争,到后来的二维码与NFC之争,再到二维码政策开闸,错失了二维码支付拓展的黄金时期。而到2017年年末,一系列的政策执行之下,对银行的各种利好开始呈现。

  首先是账户分类管理的优化,最近央行发布了《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这将推动Ⅱ、Ⅲ类户成为个人办理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小额消费业务的主要渠道,极大的释放银行的金融业务潜力。

  其次,296号文对固态码进行了500元限额,对于银行的相关NFC支付产品有利好,银联近期还发布了《商户小额免密免签业务运营指引》,将小额双免的单笔交易额度提升到1000元,单日提升到3000。这一抑一扬,对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有较大利好。

  最后,在聚合支付方面,由于拥有资质,不存在“二清”风险,此外拥有自身账户体系和较强技术积累,银行推聚合支付产品具有天然优势。在推聚合支付产品的同时,聚合自身移动支付应用,在收单和支付场景搭建方面有双重利好。

  断直连是近期的热门话题,央行209号文规定,2018年6月30日全部支付机构必须接入网联。而最近的296号文条码支付规范则规定,在2018年4月1日,支付机构必须断直连。

  愈演愈烈的断直连监管之下,是清算机构之间的明争暗斗。银联最近发布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与此同时还召开2次非银行成员机构业务沟通会,较为高调的为断直连而努力。网联新春也发布了一系列平台数据,有对外宣布自身拥有断直连技术能力的姿态。另外,央行曾经认可的也拥有清算资质的农信银,密切的与财付通、支付宝进行洽谈,参与断直连大业。

  此外,境外卡组织万事达与Visa也持续关注着中国清算市场的开放,为了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不惜成立合资公司。在2017年年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态:全面开放我国支付清算市场。相信,在2018年,外卡组织进入中国将迈出较为实际性的一步。

  银联、网联、农信银、Visa、万事达…在央行对支付机构断直连的强压之下,2018年清算市场竞争将尤为激烈。

  2017年,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成为了全社会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对相关区块链技术的关注。在禁止ICO、关闭数字货币交易中心等一系列的政策打压之后,大部分泡沫被打压,区块链在虚拟货币中的应用热度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区块链技术如何与传统商业进行结合,其中也包括金融支付领域。

  蚂蚁金服、招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清算协会等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和机构,或是公开相关项目,或者表达相关言论,都认可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问题。

  近日,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还特别专题报道了区块链,承认其技术对市场的积极意义。其中对于区块链在金融支付当中的应用还如是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的成本,显著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

  可以预见,在虚拟货币泡沫破裂之后,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将在2018年获得长足发展。

  现如今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市场的方向还是货币投资,提升人民币的活跃量以及用户量,众所周知投资量决定价格,当交易量以及活跃量达到一个量的时候质变也紧随而来,所以当国内的交易量活跃起来,可以这样说人民币的汇率以及在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将更有把握,相信很多人都看多一本书,叫《货币战争》里面就针对货币之间的流通,反正了国力的强横,甚至可以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到那个时候是相当可怕的。

  当然,更高层次的东西我们不去理解,当下国力充实,民间资本的力量逐渐被人重视,外汇管制的放宽势必会引起国内资本重心的偏移,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活跃量势必会加大,那个时候外汇投资将会被熟知,也将会成为股票之后的第一大市场。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