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1|回复: 0

中国向全球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7 02: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c16caaa60624a839a847cc78182297a.jpg

  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点上,2018年全国两会释放切实扩大开放重要信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财经高官亦密集表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称,进入新阶段后,“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开放可以胆子大一些,开放的程度更高一些”;商务部部长钟山说,将落实好已经确定的开放举措,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开放的,“很高兴、很乐意看到有外国的优秀企业参与进来”。

  北京学者称,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过去40年,中国经济是在开放中实现高速增长,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壮大的,今后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开放。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的话说,开放水平越高,高质量发展基础往往也越坚实。

  新时代中国不仅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大踏步地开创着一条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也在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名誉教授凌星光认为,这是一份“务实而有说服力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府工作报告”,它通过客观而有说服力的数字阐述了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事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局面。

  今年的两会释放出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图景。

  巴勒斯坦经济学家塔里克·哈吉认为,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不仅可以让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对世界也是一颗“定心丸”。

  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为世界经济航船稳定前行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世界刮目相看。而通过今年两会,世界更加确信,中国今后将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中心主任黄载皓认为,中国领导人关于“让中国改革发展造福人类”的表态,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中一贯坚持的共赢思想,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

  阿根廷“亚洲与阿根廷”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表示,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多次强调要深化改革、加大开放,这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良好典范。坚持开放与包容的中国为世界的繁荣注入了确定因素,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将带给其他国家更多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让世界受益巨大。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涌动,而中国继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无疑为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大西广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为全世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护自由贸易的行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尔约诺认为,当前全球化出现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坚持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与支持。

  俄罗斯智库“瓦尔代”俱乐部研究规划主任雅罗斯拉夫·利索沃里克说,在不少发达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更开放、更包容的经济发展策略对降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推动贸易自由和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

  通过两会,中国向世界宣示,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说,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意味着整个世界将可以不再依照地缘纷争、零和博弈、非赢即输的思维来运转,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进行合作,这理应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准则。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学者何塞·罗瓦伊纳认为,中国开展的广泛国际合作和对外采取的和平政策是维持世界地缘政治稳定的关键。

  国际社会看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带领中国实现发展目标,期待与中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安德烈·维诺格拉多夫认为,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产生,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说,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将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并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稳定、互利共赢的世界,“我对此很有信心”。

  从“部长通道”到两会记者会,十多天时间里,密集的“部长声音”有力传递出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承诺,让新时代的奋进交响响彻会场内外。

  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全国两会上,世界关注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谋篇布局,确保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牵动全球目光,回应百姓关切,各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声音——

  “雄安新区不搞政策‘洼地’。”谈到雄安新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要谋划打造形成科学规范的“雄安质量”体系,今后向全国推广复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5日的“部长通道”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公开承诺,到2019年要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车。

  “我们准备把绩效管理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的财政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进一步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7日的记者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肖捷道出未来规划。

  坦诚交流,阐明政策。从人民大会堂到梅地亚新闻中心,面对媒体提问,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在部门负责人的主动回应中化为新时代一张张带着温度的“施工图”——

  “正在抓紧起草和完善房地产税法律草案”“今年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今后将适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权”“到年底之前移动网络流量资费要比去年下降30%以上”……

  “权威回应”“信息量大”“影响深远”——匈牙利《世界中国》杂志记者纳吉麟表示,“部长通道”和记者会历经多年变迁,已成中外媒体聚焦阵地,问答之间彰显中国越来越开放自信。

  这里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更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的波折?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状况如何?如何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国进民退”的担忧?……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面对国内外媒体抛出的诸多尖锐问题,部门负责人坦诚作答的背后,是真抓实干的举措,更凝聚着攻坚克难的决心——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但是我们能够应对任何挑战,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在11日的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的回答语气坚定。

  “‘国进民退’的说法,既不正确,也不符合实际。”13日的“部长通道”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用两个“不”回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问题,表示二者可以“在竞争中创新产品与服务,在互助中开拓新领域”。

  连日来,无论在“部长通道”上还是记者会上,部门负责人认真回应房地产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减负、蓝天保卫战等各界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在答问中明晰了改革方向,也让百姓增添了信心。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从一系列热词中,世界感受着新时代中国的脉动,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两会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头脑风暴的“策源地”。

  今年两会上,从国务院办公厅到各政府部门都更加注重广听民意,以更好接受人民监督,让政府决策更科学。

  ——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的全体会议上,国务院共安排45个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88人次,做到了35个代表团2次全体会议的全覆盖。

  ——3月5日到9日,国务院办公厅派出185名工作人员到人大政协各团组“旁听”记录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共参加会议670余场次,做到了113个人大代表团小组和58个政协界别小组的全覆盖。收集的5535条意见建议中,反映集中、具有代表性的404条被报送领导同志。

  ——在各个代表团,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安排81人次前来听取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169名工作人员针对计划问题释疑解惑;财政部安排以司局级干部为主的176名工作人员围绕预算报告等细致解说……

  旁听纪录“原汁原味”、旁听信息反馈绝不过夜……国办工作人员郭立仕表示,开展旁听工作,是凝聚共识、提振信心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民喜、民忧、民盼,让工作更精准、更接地气。

  无论是通道、记者会上的直面公众,还是当面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2018年全国两会上的诸多举措进一步密切了国务院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是开放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说,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通过开放充分利用全人类的知识进步和科技成果,形成全球领先的创新能力,也要在开放的环境中配置要素资源。

  开放也有利于更好推进改革。用姚枝仲的话说,改革的方向和成果需要在开放环境中得到检验和校正。

  根据全国两会透露的信息,今后中国开放进程至少将体现两个特点。

  其一,开放将是更高水平的全面开放。政府工作报告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巩固外贸、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多方面对开放进行了详细部署,并明确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其二,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已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情况下,开放将更注重稳健有序,更注重防控风险。

  央行副行长易纲说,在开放的同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控好风险,使我们的监管水平和开放的程度相适应”。他表示,要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开放过程中如果节奏、力度不合适,可能导致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不稳定,也有可能造成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或加剧居民收入不平等。“这些问题曾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过程中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社会困境并反对全球化的根源之一”,姚枝仲说,吸取前车之鉴,对中国而言尤有必要。

  中国更加开放对世界而言意味着可以从中国发展中获得更多机遇。官方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以上的外来投资。

  随着经济更加开放,中国自身经济建设将与世界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利普顿说,中国政府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都将使与其合作的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如何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海外华文媒体对此着墨甚多。

  葡萄牙《葡华报》刊文称,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能否把改革布局落到实处,将影响世界对中国发展的信心。谋划经济改革,今年两会将给出答案。

  《欧洲时报》认为,本届两会关于民生改革的突破最受期待。其文章称,“我们相信,习近平主席五年来多次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示,将在本届两会上开花结果。”

  韩国《亚洲经济》同样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话题,其报道称“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为6.5%,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进入了‘高质量’阶段。”

  日本《中日新报》社长刘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贴近民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全面小康,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这一点更让海外华侨华人感到高兴和自豪。”刘成感慨道。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生问题的解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流量降费等问题,这既是难事,更是具有前瞻性的事。”蒋丰认为,中国不把问题积留下来,而是给未来发展更多的预案、备案和解决方案,这一点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民生话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样备受关注。海外媒体认为,中国将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左右,显示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将向全球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要推出“超出国际社会预期的”开放政策和措施,值得各方瞩目。

  《欧洲时报》认为,中国再次宣告“自我革命”,剑指进一步“提高效率效能”,体现了中共不断探索真理的执政态度。文章称:“上是顶层设计与核心决策,下是具体执行力与万众一心。两者缺一不可。”

  “近年来,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等政策,让海外从官方到民众,都能越来越多享受到与中国的合作共赢。”何儒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侨联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海外华侨华人热烈反响。

  “总书记的讲话务实而又语重心长,让海外华侨华人非常感动。”刘成表示,总书记为国家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让广大华侨华人感到非常振奋。“海外华文媒体是侨界的眼睛,报道祖国新的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职责。在新时代,我们将用所在国最通俗的语言,做好在海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先锋。”刘成说。

  那么,如何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更广泛地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广大侨胞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为祖(籍)国发展贡献力量?

  《日本新华侨报》文章称:“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的侨心,不仅应该焕然一新,更应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新时代的侨力,不仅应该持续发力,更应与祖国的发展汇聚成新的合力;新时代的侨智,不仅应该积极奉献,更应该成为祖国创新驱动的智库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并肩致力同行。”

  蒋丰认为,在过去,“侨力”更多的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做贡献,今后,“侨力”则要和祖国一起,为更好地打造公共产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做贡献。

  何儒对记者表示,海外华文媒体应更好地发挥媒体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间交流。“我常常会带海外朋友来中国看一看,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国的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的生活,让他们认识真实的中国。正如习总书记所讲,‘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戴志刚同样认为要加强海内外联系,提高国家凝聚力。“随着祖(籍)国的强大,有必要把海外华侨华人凝聚起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以柬埔寨为例,柬埔寨的华侨华人,特别是一些老的侨领,说到中国,都会从心里产生自豪感。我相信只要他们的力量发挥出来,将非常有利于中柬之间传统友好的发展。”戴志刚说。

  张丹华则认为,华侨华人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通过加强所在国与中国的教育交流,将会让更多人理解中国新的发展理念和全球治理理念。“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新的思维是过去人类所没有的,中国的发展必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5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