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275亿元,同比增长9.8%。一季度,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5%,较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5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加快增长态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具体来看,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网络消费高速增长、消费升级步伐平稳、线下消费持续回暖、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等。这些特点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线上线下加快融合等趋势。
从消费对象上来看,一方面,服务消费,特别是与人们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文化、医疗方面的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对品质商品的需求特别是创新型的家电、家具和建筑装潢材料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保持着旺盛增长的态势。
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原来由于时空等方面的限制而受到制约的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相关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广泛,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仅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消费对象,使消费潜力更容易被诱发出来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同时也使消费更加便利。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所说:“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消费升级是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增长的集中体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一系列政策效应积极释放,有力地支持着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消费领域的诸多变化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根据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和经济理论,服务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破除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度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更加匹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供给结构的创新,也就是通过补短板的方式能够诱发出更多的消费需求,同时使原来潜在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另外,针对国内现有供给无法得到满足的这一部分消费市场空白,还要通过积极扩大进口,大规模引进国外优质的特色商品,更好地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
近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严鹏程表示,贸易保护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将使我国部分行业企业出口受到一定影响,稳岗就业压力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的消费者和相关行业的生产商也必将承担相应代价。
“对美国挑起的这次贸易摩擦,我们已经按照底线思维原则,做好了不同等级的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综合评估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有限、影响可控,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严鹏程说。
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比前2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清明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分别增长8.3%和8%。
“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和足够多的办法应对国内外各类冲击。”严鹏程说,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渐增强。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中内需贡献率达105.7%,今年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09.1%。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近年来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严鹏程认为,我国经济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持续加快,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社会预期正在持续向好,这为应对外来冲击提供了坚实基础。
“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做好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着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完全可以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严鹏程表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8.9%,两年来首次高于整体投资增速。严鹏程认为,从供给侧看,这两年我国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成效逐步显现,很多行业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供给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去产能工作,将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这一总要求,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逐步由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为主。”严鹏程说。
严鹏程指出,在钢铁领域要坚决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实施整体退出、关停出清;严格执行环保、质量、能耗等法律法规和有关产业政策,加大对钢铁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和达标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对“地条钢”死灰复燃等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完善有利于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动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优化产业布局。
“煤炭领域,要适当提高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严鹏程说,加快推进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统筹做好去产能和保供应相关工作;推进煤电联营和兼并重组,加快煤炭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稳妥有序推进职工分流安置,妥善处置企业资产债务,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海外一些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严鹏程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向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都表达了对这一合作的真诚欢迎”。
“所谓新殖民主义,造成债务负担、环境污染等,既没有道理,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严鹏程说,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合作,是完全平等、共商对接、惠及民众的合作。据统计,中国目前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和大量税收。
严鹏程指出,中国注重建设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注重选择经济上具有可行性的项目,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中国明确提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开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扩大应对气候变化、防止荒漠化、保护生态多样性等领域合作,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同时,中国政府明确要求,所有“走出去”企业在对外投资、工程施工中将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理念,都必须遵循当地法律和国际规则,积极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当地环境。
另外,在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方面,严鹏程表示,中国将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同时,着力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接国际标准,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方面大幅缩减时间。
严鹏程进一步表示,中国要不断加强法治化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外商投资各类合法权益,加快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以法律形式确定投资保护、投资促进、公平竞争、投资管理等基本制度。
“中国的开放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全球。我们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顺应时代潮流,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投资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实现开放型经济互利共赢。”严鹏程说。
这些年,观察研究中国经济是一件让许多专家学者着迷的事情。在不同的观察中,既有早些年乃至迄今还未消失的“硬着陆”“十字路口”等说法,也有“风景独好”“一枝独秀”等观点。可以说,中国经济几乎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看多与看空中稳定前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数据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稳中有进”的特征。因此,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观察中国经济需要以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才不会跑偏走形?
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现了从温饱型、追赶型经济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对任何社会都是难以想象又富于想象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体制机制到产业技术,改革创新都还任重道远。这两大特征决定了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各种数据和变化,更要看数据背后的来龙去脉,理清变化后面的天地经纬。也就是说,观察中国经济,必须把握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由表及里、以事观势,才能准确理解中国经济的“形”与“势”。
在供给侧,就是要看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怎样变化。我们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那种速度是由当时的世情国情与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进入新时代,发展环境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走势进入L形阶段。这一走势,既有客观压力,更是主动求变,是一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导向。看清这一现实,就会清楚尽管现在还有不少“短板”,但支撑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因素正在不断增多。
在需求侧,就是要看支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作为人口大国,不可能长期以外需拉动为主,也很难靠持续高强度投资来推动,必须内外需共同发力,使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投资的有效性提升。这一变化在数据中已有表现,今年前3个月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且近10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都超过100%,说明消费拉力在稳步增长。同时,民间投资开始回升,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内生活力在不断增强,经济韧性更好、回旋余地更大。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看居民收入和就业变化。居民收入不仅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状况,更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说没有居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就没有市场消费的有效提高。从居民收入来看,已经连续多年快于人均GDP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依然延续这一态势,而且中国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在不断扩大,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更好,就业保持稳定,这就为内生性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当然,观察中国经济还有更多的角度和侧面,但供给、需求、收入几方面反映出来的经济形势最生动、改革信号最直接、发展趋势最明显,更能实事求是地帮助我们树立信心。这种信心,在于我们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坚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切,将极大地鼓舞我们携手奋进,共克时艰,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海外网、中国政府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