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晟公司公布了一系列MSCI指标的半年度审查结果,其中包括MSCI中国A股指数和MSCI中国股票指数,其半年度指数新增和删除名单也随之出炉。
公告显示,234只A股将分两步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每次纳入因子均为2.5%。基于总计为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8%的权重。
笔者认为,“入摩”对A股而言是件好事。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A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因此,任何没有中国A股的国际指数都是不完整的。
同时,这也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对于A股进入全球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预期的是,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正不断提高,境外资金未来会持续不断进入中国股市。
不过,笔者在这里也有一个担心,就是业界对A股“入摩”这件事表现得过于热情、兴奋,因此,就要小心“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的表现之一,是一些机构过分强调对相关板块带来的短期利好。
这两天,各大财经媒体、各大网站对A股“入摩”带来好处的分析非常多。总的来说,各方的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理性的。但是,也不乏一些过于偏激、过于乐观的观点。
有一种观点,笔者比较认同。该观点认为,纳入MSCI指数,对A股而言是一个中长期的利好,分析概念股行情板块需要拉长周期才能追本溯源,任何资本进入A股都存在一个蓄势、酝酿的过程。
一言以蔽之,增量资金入市可带来积极影响,但无法决定A股长期趋势。市场走势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所能决定。
“走火入魔”的表现之二,是过分强调对234只个股带来的利好。
通过对上述234只股票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是以蓝筹股、权重股为主。如果进一步进行分析,从行业来看,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3大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30家、20家、18家。从公司市值占比来看,最高的是银行业,占比高达31.47%。其次是非银金融,占比达13.04%;食品饮料排第三,占比为6.74%。
毋庸置疑,234只A股获得增量资金流入,将有助于发挥大盘“稳定器”的作用,而过分强调对相关个股带来的利好,显然是不可取的。
“走火入魔”的表现之三,是投资者过分看重A股“入摩”带来的一系列利好,而不改变投资理念。
笔者认为,“入摩”之后,势必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A股市场。在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全新的投资理念。因此,这就要求广大的A股投资者改变投资理念,学习外资的投资经验,做到价值投资、理性投资。
特别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而言,更要认识到,在投资者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不改变以往投资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或许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当然,“入摩”对A个市场而言,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对这件事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千万不要过分强调短期内带来的好处,对相关个股带来的好处,而是要从对整个A股市场乃至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去考虑。
今年来A股市场波动幅度明显加大,市场风格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龙头品种由前两年的白马蓝筹逐步转变为以计算机、军工、医药为核心的创新标的。但正如古语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沪指经过两轮明显的调整、创业板指数震荡企稳的当下,市场所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正在逐步明朗,一些“最坏的时刻”正在成为过去,一些积极的因素正逐步显现。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大概率上A股市场战略建仓正当时。
首先,经济“韧性”超预期奠定了A股市场保持平稳的基础。经济“韧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2018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7%,超出年初的普遍预期,更重要的是消费贡献的权重超过65%,这意味着经过多年扩大内需的努力后,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体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拉动的经济体。伴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稳步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其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经济“韧性”的增强,也使得可以较低的GDP增速解决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所带来的压力。第二,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及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日前公布的4月出口数据同比增长超过10%,一扫3月出口数据带来的阴霾。据统计,人民币汇率自2017年1月以来升值近10%,今年升值近3%。在此背景下,今年出口增速将快速下滑是年初的一致预期,3月出口同比负增长更是加大了该担忧情绪的蔓延。出口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净出口对GDP贡献的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其会影响到占投资总额近40%的企业投资热情。现在4月超预期的出口数据公布后,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
其次,货币政策微妙转向使A股市场前景趋好。近期,央行通过降准1个百分点、小幅提高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放开存款利率的方式来应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数据显示M1、M2增速连续多月下滑且负剪刀差逐步拉大,这一方面意味着去杠杆工作卓有成效。另一方面,也表明全社会资金供给可能已经低于传统合理标准。未来,预计随着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累计上经济活跃度下降,不排除货币乘数也出现下滑的可能,如此,全社会的流动性前景并不乐观,A股市场前期在很大程度上也正受制于此。随着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坚决执行“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基本趋于零。在稳定住房价预期后,很明显货币政策的回旋空间正在增大。虽然近期美元的小幅升值,投资者将年内美联储加息的次数预测提升至4次甚至更多,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初显。人民币汇率未来维系稳中有升的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据估算,我国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减少量,累计上全部的MLF、SLF的对冲,可能需要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的存准率下调来对冲。考虑到MLF、SLF较高的资金成本,全社会急需降低资金价格的大背景,在此次降准1个百分点之后,央行未来继续下调存准率是大概率事件。
再次,明确的产业政策导向使“创新”站到了风口。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后发优势”空间明显收窄的背景下,管住货币阀门、严控资产价格、促进内需、大力创新才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如果剔除掉土地、人口等因素,劳动生产率中长期提升的焦点也集中在了“技术”这个关键词上。由此,正是“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强国战略促使“创新”需要站到风口。可以看到,2025年战略的明确、独角兽概念的提出、CDR政策的雷厉风行,都表明管理层对资本市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给予了极大的期待并坚决付诸实践,这意味着现今的资本市场将在国企改革、融资模式转变、降低资金成本、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经济等战略布局中起到中流砥柱的新定位,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及呵护。
最后,不确定性逐步消失使得战略性买点正在出现。一方面,市场估值水平无论从全球范围的横向比较,还是从历史角度的纵向比较,都处于合理甚至更低的水平。另一方面,投资者对经济最坏的预期正在改变、货币政策已经发生微妙转向、MSCI入市在即、流动性环境最坏的时刻可能正在成为过去、扶持新经济的产业政策导向明确,投资者风险偏好触底回升,未来出现“更坏”情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下降。如此,从一个较长远的角度出发,也许战略性买点正在当下。
如果把前两年A股市场表现看作是“经济回升、流动性趋紧”的环境组合下,“白马龙头”或者“业绩为王”导致的蓝筹板块行情,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资本市场所处的环境理应是“经济保持稳定、流动性收紧势头趋缓、产业政策导向明确”的环境组合,在此背景下,医药、食品、旅游所代表的“消费升级”,TMT、军工所代表的“自主创新”理应受到更多关注。
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虑到近期A股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战略建仓过程中依然需要注意节奏,控制风险。
根据中国政府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