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59年王素花(右一)与姐妹们一同绣《清明上河图》
今年八十三岁的宋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素花,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提起毕生事业——宋绣,两眼闪光、滔滔不绝。「从小喜欢扎花(刺绣),由於家里没条件,就自己用鸡蛋换一些线,用野花染色,学习自己扎。」回忆自己的刺绣之路,她说道。当时,只有大家闺秀才有绣花的条件,儿童时的王素花喜欢扎花,想学习又没条件,就跟母亲哭闹,去换一些线自己染色,跟姥姥和母亲学习。
没想到,由於热爱加上天资,她一入手染线就赢得了母亲的称赞。从那时候她就视绣花如生命,十二岁时自己绣的鞋子不舍得穿,晚上睡觉头枕着,初一早上穿着新鞋跑遍全村给人看。十三四岁时,她技艺渐长,为了有刺绣的机会,她央求村里人:「你们家有刺绣活儿,免费给你们做。」
给她命运带来巨大影响的,是她嫁到开封之後,在开封汴绣合作社受命绣制《清明上河图》。
从小热爱刺绣苦练技艺
一九五八年底,时任开封市委书记徐学龙把开封汴绣厂厂长蔡德全和车间主任王素花叫到办公室,问他们能不能完成省里交代的任务,绣制一幅汴绣版的《清明上河图》,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当时,王素花不知《清明上河图》为何物,更不知道任务的艰巨。年少无畏、性格大大咧咧的王素花不等厂长开口,直接答应下来,拿起卷轴画《清明上河图》(仿制本)就走。
他们回到厂里,打开图画,才意识到任务的难度之大。数了数图画中的元素,「共七百七十个不同表情的人物、九十四头牲畜、二十四艘船、一百九十多棵树。」时隔六十年,王素花的记忆仍然十分清晰。既然任务已经接下,那就无所畏惧地去完成。
从此之後的五个月,王素花开始了三个半月不回家的艰苦岁月。白天吃食堂,晚上睡地铺,虽然离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儿子只有两岁,她仍然一门心思扑在宋绣上。当时,绣制小组一共十个人,五个有家室的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王素花和另外四个年轻姐妹晚上刺绣,白天去跑针法。所谓跑针法,就是去河边、市面上实地观察人事物的动作,自己琢磨出相应的绣制方法。为了绣图中景物,她们五个专门申请经费去黄河上坐船,观察纤夫、绳子和船。就这样,前後花费五个月的时间才把宋绣版《清明上河图》完成。这是第一幅宋绣版的《清明上河图》,也因为此作品,王素花第一次作为国庆观礼代表进入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绣出立体感与民间色彩
在一九五九年,汴绣还没有集中传承,千年前的宋代国绣,自从北宋灭亡之後,只存在於一些大家闺秀的手中。「为了绣《清明上河图》,我们去家家户户搜集绣片,研究针法,对宋绣的技艺进行了挖掘、继承、发展和创新。」王素花说:「这些都是为了完成任务逼出来的。」当时宋绣的针法只有十几种,经过他们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今针法已经达到三十六种。她还记得当时她们跑出来的针法有平针绣、散针绣、乱针绣、齐套绣、散套绣等等。
《清明上河图》绣卷充分表现了汴绣的古朴典雅、工艺精细、层次分明和生动逼真,整个长卷富有鲜明的立体感和独特的民间色彩,成为宋绣的代表作,也开创了宋绣的历史新纪元。
由於对宋绣的热爱,加上个人聪明勤快能吃苦,王素花进入开封汴绣厂三个月就成为了车间主任,到一九五九年,她已经是河南省劳动模范了。此後,她做过汴绣厂的副厂长、厂长,并且在一九七九年再次进入人民大会堂。一九九○年,她退休了,生活没有着落,却没有灰心,因为,迎来退休,意味着她有更多时间去从事所喜爱的宋绣事业。一九九三年,一个林姓外商慕名而来,交下三万元(人民币,下同)订金要一幅宋绣版的《清明上河图》,绣制两个半月後,对方又付二万元。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发展信心。
此後,她的作品被朋友带到美国芝加哥参加展销,悉数售出。後来她的作品又被带到法国、新加坡、日本、澳洲等,均受注目。她创作的宋绣版《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多幅古代名画在内地多次获得金奖。王素花近年创作的巨幅绣卷《百鸟朝凤图》在内地珍品博览会上获得山花奖,绣卷《富春山居图》在上海世博会上备受好评。
自建博物馆展多年珍藏
六十多年前,王素花就开始从民间搜集绣品,研究针法,可惜这些藏品在後来被付诸一炬,令她十分痛心。此後,她仍继续搜集绣品。二○一四年,王素花成立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这是开封市首家民间刺绣艺术博物馆,也是经开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民间博物馆之一。博物馆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馆内藏品共二百零五件(套),分为中国传统生活用品、中国传统穿戴用品和参加内地工艺美术大展获奖汴绣作品三大类。王素花积累的绣品都藏於馆中,为国家刺绣事业的研究、继承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真实的样片与摹本。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