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莫华伦指香港缺乏歌剧表演的场地
在古希腊的剧场音乐中滥觞,被十七世纪以来欧洲诸多戏剧大师的生花妙笔点缀,再加上二十世纪之後美国百老汇的改良和推动……歌剧作为欧美的代表性艺术之一,无论是在表演形式还是审美内涵上,都深深渗透着西方文化。但莫华伦,一位黑眼珠、黄皮肤的中国人,以自己的勤奋和才能,以及对歌剧的热爱,在歌剧领域为华人获得了众多的「第一」。
莫华伦是首位签约世界十大歌剧院中柏林歌剧院的东方面孔,也是首位於世界四大歌剧院中的伦敦皇家歌剧院献艺的华人男高音歌唱家。他的足迹遍及巴黎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等世界一流剧院,用英、德、意、法等多种语言扮演了超过六十个歌剧角色。
在至今超过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莫华伦边行边唱,余音不绝。他让西方人认识到华人在歌剧艺术上的天分和勤奋;也让中国人体会到歌剧这一西方艺术代表的厚重与优雅。已近花甲之年的莫华伦曾表示,不想再唱新的歌剧。他将对艺术的热情和多年经验更多地倾注在导演及监制的工作上,在国外推广东方艺术,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普及西方经典,做中西文化的沟通者。
初见莫华伦,他给大公报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独特的气场。无论是神采奕奕的「莫氏」大眼睛,还是虎虎生风的步伐与手势,或是谈笑间那属於歌唱家的胸腔共鸣,都无一不彰显一位世界级歌剧大师的存在。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意识到,这种气场正是来源於对歌剧艺术巅峰的追求,来源於一颗爱国爱港的赤子之心。
「艺金」惠港是喜讯
记者采访时,恰逢国家艺术基金宣布向在内地工作学习的港澳台艺术工作者开放项目申请。只要是受聘或就读於内地艺术机构、学校,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香港艺术工作者,都具备申请资格。对於这一消息,他的兴奋溢於言表:「国家艺术基金对港人开放,对香港文艺界来说是一个喜讯!」多年来一直奔走於内地和香港,推广歌剧艺术的莫华伦,十分清楚这一政策的价值。据他介绍,向国家艺术基金提交的申请项目,必须是原创作品,一旦成功申请,资助金额最高可达四百万元人民币。
在艺术创作中,创意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创意也很难实现。从艺多年的莫华伦对这一点十分清楚,他说:「所有文化艺术,一定要有创意,但也要有资金,没资助,你只能在想。」
莫华伦笑言:「从国家层面支持香港艺术团体和内地团体合作,是非常好的。」他表示,一方面,一些对内地不是很熟悉的香港艺术家,尤其是年轻人,可以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国家;另一方面,国家级别的基金能够认同香港的文化艺术团体,也体现了支持。「这是相辅相成的。」莫华伦说。
歌剧发展陷瓶颈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现代人在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包围中成长,过於习惯痛快淋漓的偶像剧和直截了当的流行歌。而被众声喧哗所包围的歌剧,似乎已如明日黄花,逐渐凋零。「流行文化,英文叫entertainment,和真正的表演艺术是不一样的。」在他看来,歌剧之美是历久弥新的,「歌剧是世界认同的国际艺术,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标准」。
秉持这些理念,莫华伦於二○○三年创办了香港歌剧院,并且一直担任艺术总监,推动歌剧在流行音乐的重重包围中唱出风采。但是,他对香港歌剧发展的现状并不满意。「香港歌剧院一年演出五部歌剧,而在北京,这个数字是三十部。」莫华伦直言,香港歌剧院的运作费用一年要几千万元,官方机构只资助几百万元,剩下都靠赞助和捐款,「这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资金,歌剧表演场地的缺乏和落後也成为了香港歌剧发展的瓶颈。「国际上不少文艺界人士都知道,去了国家大剧院才叫来中国演出,这就是一个代表最高水平的icon(标志)。」莫华伦觉得,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也亟需一个与其地位相衬的演出场地。
多元背景中国心
莫华伦生於北京,长在香港,美国求学,欧洲发展,丰富多元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艺术沉淀,但漂洋过海落叶归根,始终不能放下的还是对故土的眷恋。他曾经表示,北京和香港是其生命中无可取代的两个地方,并说:「我以中国为荣。」
自一九九五年回流香港起,莫华伦常常回到内地,推广歌剧艺术。起初是去表演经典剧目,让不少人首次体验到了歌剧这一西方传统艺术的宏大与协调;之後他更多地参与歌剧制作,不仅担任多个剧院的艺术总监,还出任大赛评委,担任音乐导师,不断发掘歌剧人才。
近年来,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港独」谬论,妄图分裂国家。经历过香港回归前後两个时期的莫华伦直斥,这是「大错特错」。他反问道:「请问现在的一些『港独』人士在当年港英统治下的香港,有没有讲过要『港独』?」「当年讲一句就会立刻被抓进监狱!」
莫华伦对内地与香港的未来表示乐观,他说:「内地与香港本来就是一家人,以後只会越来越近,越来越好。」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