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过日本旅游的朋友或许有所体会,当地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较住宿、交通等费用来说相对较低。参观不少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及“国宝”级历史建筑仅需几百日元(100日元约合6元人民币)甚至免费。
景点门票价格较低,既与日本重视环保及社会效益的意识有关,也归功于国家鼓励官民协同管理、协调发展的策略。不过,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不少景区也面临难于确保修缮和维护的严峻压力。
价格普遍较低
在日本,国立公园、自然名胜景区、历史遗迹等景点门票价格多由地方政府及相应的地方公共团体负责制定及征收,大多在100日元至1000日元区间内,中央政府一般不会直接介入价格指导。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京都清水寺的门票为400日元,而同被列入这一名录的富士山景区2014年才开始正式对游客非强制性征收金额为1000日元的“富士山保全合作金”(即进山费)。
日本还有大量免费景点,如东京代代木公园、明治神宫及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等。日本天皇所居住的皇居的部分区域及多个皇家园林也可供游人免费游览。
此外,日本的一些商业、娱乐性旅游设施的门票价格较高。大阪环球影城12岁以上游客的1日票价需要近8000日元。集水族馆、游乐园等功能为一体的横滨八景岛海洋乐园的成人一日通票价也在5000日元左右。
根据日本国税厅2016年的“民间收入实态调查”数据,日本人平均月收入约为35万日元。与人均收入相比,日本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史迹类旅游景点的门票定价相对较低。但也有日本专家及舆论认为,日本的此类景点门票明显低于国际水准,应适当提升。
重视资源保护
日本的旅游景点票价相对便宜主要与其环境资源意识有关。景点征收门票主要以环境保全及设施维护为目的,比起门票所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国家和大众普遍更重视景区所能够带来的社会及相关产业整体效益。
在国家层面上,日本大力推动“观光立国”及“文化立国”等国家战略,早在1931年便制定《国立公园法》,确立了公立自然保护区制度。这一制度旨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增进人们的访问和利用,中央及地方政府负责为景区环境保护及观光设施建设等提供财政支援,文化厅每年投入数百亿日元用于历史遗迹、文物等“指定文化财产”的修缮、保护及旅游推广。
日本民众很重视对自然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广泛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社会性公益意识较强。例如在北海道著名观光胜地知床半岛,地方观光协会、公益性团体及当地民众都积极筹款支持景区的旅游环境及生态保护。日本不少地方为打造优质品牌效应在官民团体的联手下积极推动“申遗”活动。为鼓励社会教育发展,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及自然景区还设立以教育为目的的免费参观机制。
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较多,可利用国土资源却相对较少。在日本的公立自然保护区制度下,景区内可能存在公有和私有土地并存、旅游观光业和其他产业并立的现象,因此政府鼓励官民合作共同实现景区的管理与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以较低的票价吸引更多游人,也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餐饮、购物、传统工艺、交通等多行业共同发展。
日本各地的旅游观光局、旅游促进协会、交通公司及其他业者为吸引游客也各自推出相应地区的旅游、交通联票。比如大阪观光局就推出单日及2日旅游通票,购买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参观多个收费景点,并可以免费搭乘规定区间内的所有地铁线路及享有其他购物优惠。
未来可能涨价
日本2003年确立了“观光立国”政策,将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安倍政府2016年提出在2020年时实现年访日游客达4000万人次。这一新目标也给日本在住宿、交通、景区等方面的接待能力增添了新挑战。
事实上,日本社会所面临的地方人口减少及老龄化等问题已对不少景点的旅游接待能力及设施维护能力造成负担。再加上日本是个地震、台风等灾害多发的国度,这些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景点设施遭受破坏的风险。
比如,世界文化遗产京都西本愿寺的部分“国宝”级建筑就在今年第21号台风“飞燕”的侵袭下倒塌、受损。而在2016年熊本地震中垮塌的大阪天守阁的修复作业至今仍未完工。
如今,即使得益于政府和民间组织的财政支援,日本很多景点仍面临设施难于维护的严峻压力。据日媒报道,近年来旅游胜地京都、奈良、镰仓等地法隆寺、东大寺、建长寺等的门票接连涨价。今年,横跨新潟、长野两县的妙高户隐连山国立公园等多个原本免费的名胜景区也因维护道路设施等需要正在探讨收取门票。
日本甲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柘植隆宏撰文认为,2014年日本通过《地域自然资产法》,为地方政府征收景区入场费用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而增收一定费用更有利于景区限流,可防止过度拥挤及游客满意度下降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景区实现环境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来源: 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