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0|回复: 0

“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互鉴于文化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8 1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古老的丝绸之路曾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几年来,“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文化发展之路,将极大推动相关国家文化交流。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地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充分用好自身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尤其是沿线各国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历史背景不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绚丽斑斓的文化,“一带一路”犹如一条丝带把各种文化串联起来。我国地域辽阔,文化丰富多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当既着眼于经济发展、又着眼于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共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我国西部地区逐步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开放发展空间广阔。西部地区拥有独特多彩的文化,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机遇,加快文化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

当前,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文化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一些干部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不充分。二是自然条件限制。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不少地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导致西部地区文化的影响力有限。三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西部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发展面临财力物力不足的难题,影响了对一些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新形势下,西部地区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用好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发展。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的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作用。只有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才能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西部地区的文化走出去、传开来,从而更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西部地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促进文化发展,需要在内外结合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一方面,要摸透理清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使文化发展牢牢立足本地区文化发展实际;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不断学习、引进其他地区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进文化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只有内外结合,才能不断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西部地区应深入分析自身文化优势,了解“一带一路”参与国人民的文化需求,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应在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下功夫,推出更多更好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所取得的项目成果中,排在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金融业。据《“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中国的“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最高的产品(26.3%),其次为“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16.3%)。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业和产品似乎并不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而实际上这些走在“一带一路”建设前列的行业和产品却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为切实的使者,扮演着与其他文化碰撞、交流直至融合的角色。

1.jpg

《马与骆驼图》


文化涵盖“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领域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谈及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文化博览会、科技、教育人文交流等方面。当然,这些方面的确属于比较纯粹的文化领域,作为与经贸合作并列的类型,经常被拿出来单独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方面也卓有成效,但是这种文化传播概念却属于狭义上的文化传播。并且,这种文化传播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对文化的理解也相当狭隘。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文化,只要“一带一路”进入建设阶段,就一定伴随着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问题。好的建设需要有好的文化融合予以支持,文化融合得好也会给予项目建设以极大的推动力,从而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石埃及”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得到了埃及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虽然项目属于工业制造类,和文化传播看起来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参与项目建设的一千多名埃及员工和几十个中国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点点滴滴则处处显示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工厂区的中埃餐厅都是清真食品,员工可以随意选择就餐,埃及工作人员自学中文显示出其对了解中国文化的渴望。公司组织的大量共同活动,比如一起过彼此的节日,展示出项目建设者在促进文化融合上的用心良苦,当然获得的收效也很显著,有了对彼此文化习俗的深入了解,让双方感情更为融洽,也进一步促进了民心相通。这个事例表明,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能够促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反过来也能推动另外“四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发展。也即是说,文化交流并不仅仅是民心相通的建设工作,它应该是全面融合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工作之中。

文化融合为民心相通提供基础

在“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贸易合作成效显著。然而,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在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中,就存在通关效率低、运输效率低、金融支撑能力弱等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因此,文化沟通和民心相通似乎可以从另一方面慢慢来解决这个问题,语言和文化传播就成了独立于贸易合作的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建设和人文交流开展,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抓手。的确,从教育的角度入手,是落实人心相通的重要方式。但这种落实对于众多的“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民众而言,也仅仅涉及少部分人。实际上,“一带一路”致力于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应该在项目合作中具体化。而这种具体化,应该沿着已有的贸易合作来充分展开。现有的文化传播一般是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在做的事情,但二者应该是一个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情。项目实施、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应该加强融合沟通,通力而行。文化传播的目标在于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就是要实现文化融合。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彼此成就的链条。民心相通会促进其他“四通”,其他“四通”也为民心进一步相连提供条件。

传播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良好的中国形象,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而来的文化传播命题。然而,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我们在讨论这个命题的时候,关于“融合方法”的考虑还太少,在这方面要得到加强。“共同体”的形成,需要经由传播达成,传播即一种交流,交流就需要双方的互动,需要双方在彼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基于双方想沟通的欲望而达成一种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修正或充实双方彼此的印象,扩大双方的共识。众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众多项目开始展开,为“一带一路”合作国互相了解提供了动力,而这种动力是否能够转化为构建共同体的力量,则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通过文化融合来实现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要多层次融合

文化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不同的要素用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满足基本需要的文化,如饮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可以达到互相融合的,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需要的是彼此的尊重和理解。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化,如宗教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地区、民族和人群中有巨大的差异,但仍然存在共同之处,如都有终极关怀,都教导人向善。中华文化是包容的文化,能够容纳众多差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所宣扬的文化也不是一家独大和一家独尊,而是彼此尊重和互相包容。开放和包容关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核心。开放意味着彼此敞开心扉,包容意味着互相尊重和理解。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的达成是双方都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加强理解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展开的合作,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融合提供了切实的交流语境,因为作为利益关涉方的身份,合作也提供了双方进一步加深理解的动力,只要有合作的地方,必然就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只要有协商和沟通就一定存在着文化的传播。

文化表现在人身上,有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表现为人的一般行为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中层结构体现为人对真善美的认识的价值标准,深层结构则表现为人的生命观和信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中华文化需要“走出去”,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国际合作最终会表现为人与人的合作,人与人的合作必然涉及文化的层面,哪怕是浅层次接触中,合作双方在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如何对待这些差异,如何让合作双方在差异中和谐相处,和而不同,正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因此,在国际合作中,对照自己的文化,主动增加对合作对象各种层次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由浅入深,先由行为习惯和日常行为模式的尊重、理解和互相调适开始,进而深入理解彼此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加深融合,形成更为有力的竞争共同体,进而共同享有利益、承担责任,成为一条必须之路,也是沟通民心之路。

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并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任务,也并非外在于其他“四通”而独立存在。相反,只要有合作,就一定有文化的因素存在。民心相通在切实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国际合作的点点滴滴中都显露出来。故而,我们应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合作对象的文化差异性,并主动要求对方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做到尊重而不排斥,由浅入深,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宽容,从细节做起,互相调适,彼此成全,包容一体,从建设项目合作共同体开始,从而构建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其中,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是引发诸多民族矛盾、族群纠葛、区域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跨文化交流的内涵与现状

跨文化交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集中表现为交往各方在文化上的互动、互学和互鉴,它不是文化交流任何一方的独角表演,而是文化交流各方的对话和合唱。跨文化交流在历史上曾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民族融合,在今天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能够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信任和交融。跨文化交流能够帮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在更好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增加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培育不同文化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特质。二是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相互来往,消除偏见和误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当前,世界各国民众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成本日益降低,增进了各国民众之间的日常往来,有助于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主体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以更客观开放的心态面对差异,消除文化偏见和误解,从而实现民心相通。三是能够为促进相关国家实现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奠定重要基础。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互通寻求理念共识,进而为国家之间实现互利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例如,中华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融合历史以及至今仍在延续的文化融合与相生共存局面,让中华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之间长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对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建设和平、友好、合作、互惠的协作关系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

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在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发展阶段不一,一些相对弱势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受到更为剧烈的冲击,难以进行传播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不利于多元文化共存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更加深入的推进,国家之间实力的强弱让跨文化交流领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文化交流表现形式的差异可能引发理念认知上的冲突和深层次的排异反应。文化涉及多个维度的内容,如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等,由于跨文化交流难以穷尽一国或一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理解方式的差异引发冲突。加之有些文明之间客观上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对立,极易引发深层次的排异反应。

跨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性提出的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土壤,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文化交流有利于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与“以资本扩张为中心、以国家为本位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不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当今世界各国走向共同发展、共享美好未来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视野。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主体必然要形成连接,更凸显跨文化交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在国家层面,跨文化交流有利于充分沟通和表达双方的利益需求,夯实交流主体之间的互信基础。在社会层面,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沟通主体对双方文明信仰、文化习惯的包容性,夯实务实合作的社会基础。在民众层面,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扭转一国民众对外方文化的思维定式,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为国家之间深度合作构筑民意基础。

二、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于全人类命运高度,对当今世界格局、时代主题以及未来世界秩序的战略构想,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理论结晶。随着这一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的认可与接纳。同时,国际社会面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也呈现出复杂心态和多元的中国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跨文化交流,有利于向全世界发出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的权威声音,填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各国传播过程中的空白和盲区,让这一理念更多为世界各国民众所了解进而产生认同,真正凝聚起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

11.jpg

壁画中的胡旋舞


三、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文化精髓和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思想理念和制度方案。这一重要思想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传统中国社会理想,又浸润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具有国际主义价值的理念。深入的跨文化交流,能够进一步把中国经验、东方智慧和人类理想融为一体,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汲取营养,完善自身话语体系,丰富自身人文内涵,从而凝聚起世界各国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提供的引领性思想的公共产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跨文化交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理应通过推动跨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引领作用。

一、着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内在驱动

在世界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大背景下,只有着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才会更有底气和吸引力,进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内在驱动。具体而言,首先,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在对人类现代文化反思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遭遇的共同问题提供文化上的解决思路。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性和必然性,以求真的态度来探寻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其次,要尊重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充分吸收其他文化中蕴含的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从而不断充实和更新人类命共同体理念。最后,要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提升生产、经营、传播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的产业能力,建立健全中国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及相关文化主体等要素,充分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二、主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

国际文化秩序是国际文化关系的行为主体基于现实的文化利益分配和理想的文化利益追求,依据一定的制度、准则、规范和机制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文化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需求日益凸显。一个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共同繁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无疑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有利于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当前,中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构建贡献力量。一是要推动建立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准则。当前,中国应推动世界各国确立国家“文化主权”的合法性,以国家文化主权为立足点,以平等互动作为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多元共存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格局,从而为建设国际文化新秩序奠定理念基础。二是要规范国际文化贸易秩序。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发达国家业已成为世界文化产品的输出中心,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把保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作为一个基本立场,为建立一个开放、公正、规范、透明且具有可参与性的多边文化贸易体系而努力。三是要推动改革国际传播秩序。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媒体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传媒实力在国际传播格局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媒体的发展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舆论和对外传播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为此,中国应主动推动建立客观、公正、均衡的世界传播新秩序,为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贡献力量。

三、积极创设跨文化交流机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平台支撑

一切文化交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展开,跨文化交流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交流机制的完善和交流渠道的拓展。当前,中国应积极创设一系列的跨文化交流机制,着力推进政府间文化交流、社会和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平台和体制支撑。在国家层面,应积极推动文化外交活动机制化,在中俄、中美、中欧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基础上继续与更多国家建立高级别的人文交流机制。根据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累计签署文化交流执行计划近800个。下一步,应巩固和发展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进一步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年(节),中外文化论坛、亚洲艺术节、金砖国家文化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在民间交往层面,应充分发挥“欢乐春节”等中国传统文化交流项目的品牌影响力,让跨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搭上中国企业国际投资的便车,在世界各国开花结果。在教育交流合作层面,应进一步办好“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多项活动,积极推动“新丝路”海外汉学论坛、中华文化讲堂、“发现中国”讲座等活动深入各国主流社会,切实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向深层次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互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应大力推进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联盟与图书馆、美术馆联盟,建立“一带一路”城际文化交流机制,全面夯实互联互通基础。

四、遵循文化传播规律,切实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只有切实遵循文化传播规律,才能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效果。首先,应以更加鲜活、生动、立体、生动的角度和内容,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创者的身份,向国际社会权威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政治、社会和新闻传播效应。其次,要通过开展对外交往、举办各类吹风会、宣介会、接受采访、发表演讲、投书撰文、研讨座谈等方式,多层次、立体化对外宣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要善于与各类媒体打交道,提高运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主动阐释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最后,要坚持因国施策,因地制宜,充分贴近当地受众思维习惯和文化特色,多用外国受众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多讲通俗易懂的道理和鲜活的故事,努力进行话语体系转换,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切实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不断优化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路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保障

人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承载者。跨文化交流形式多种多样,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通过人的具体行为完成的,关键都在于人的参与,因此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跨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深度和广度。不断优化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路径,有利于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保障。当前,一是要探索在国内高校开设与跨文化交流相关的专业,加强跨文化交流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跨文化交流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应加强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涉及跨文化交流部门的沟通合作,在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教学方案的同时,为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培养开拓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二是要发挥传统语言学科优势,在语言类专业的学生中开展有关跨文化交流、国际政治、公共外交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培养,通过建立学院间合作教育模式,培养语言类专业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要加大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孔子学院的理念、职能、师资和教材,同时采用与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借鉴或合作的方式,切实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实效。四是要扩大对外教育交流的力度,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实施各种“留学中国计划”和奖学金计划,扩大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规模,邀请有兴趣的外国学生来华研修,从而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使其成为支撑未来国家间友好关系的中坚力量。五是要加强对国内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到国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家、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导,包括所在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宗教、法律法规等,鼓励企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培育跨文化交流人才,形成多方共育的培养格局。

根据 新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