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证据:揭露香港乱像的幕後黑手》
第六章、“ 幕後黑手”是美国
第五节:附 录(上)
9 1 1 事件以後,美国布希政府全面奉行新保守主义政策,内阁成员中,便有七名新保守主义者。沃尔福威茨原被提名为国防部长,後因缺乏军事国防经验,才转任副部长。但实际上,他仍是真正的外交国防政策最高决策、执行者。
新保守主义产生於 6 0 年代末 7 0 年代初,是美国保守主义的一支新生力量。它以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哲学施特劳斯 ( L e o S t r a u s s ) 的 ”自然正当”( N a t u r a l R i g h t ,中文名译为自然权利 ) 学说为哲学基础,最初脱胎於自由主义。在理论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它吸收了古典自由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的思想要素。这使它总体上比传统保守主义显得 ”左 ”,而与自由主义相比又显得 ”右 ”。
具体表现是,它在国内事务中坚持倾向保守的观点,信奉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主张实行有限的社会福利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它采取强硬的意识形态、立场,推崇美国制度和价值观的优越性,要求以实力为手段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上世纪 6 0 至 7 0 年代,新保守主义从自由主义转向保守阵营。 8 0 年代雷根执政时期,一批新保守派人士加入政府的外交及防务团队。他们力主并支持雷根政府对前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对美国外交施加了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後,新保守主义一度陷於低谷,但布希政府上台後,特别是 9 1 1 事件的发生,为新保守主义提供机会,重新主导了美国的外交与防务政策。
布希政府的政治哲学被评价为 ”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 ”,在理念内涵上与新保守主义具有同质性。这使得它借 9 1 1 的契机,主导了布希政府的战略政策。概括来说,这种思潮主导下的 ”布希主义 ”是先发制人、政权变更、单边主义和仁慈的霸权。
1 9 9 6 年 ,《 外 交 事 务 》杂 志 刊 出 了 威 廉 ? 克里斯托尔 ( W i l l i a m K r i s t o l ) 和罗伯特 · 卡根(R o b e r t K a r g a n ) 引人注目的文章《走向新雷根主义外交政策》。文章明确宣称,拒绝接受美国权力的衰弱是不可避免的假设,也不愿意接受美国国内的一些政治和思想派别,提出的美国应在冷战後收缩其外交的要求。
他们鼓吹,美国的道德和美国的国家利益几乎总是和谐一致的,”适当的美国外交政策是在未来尽可能长久地维持美国的霸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需要一个新雷根主义的外交政策,即军事上的优势和道德上的自信 ”,并追求在雷根年代勇敢追求的 ”仁慈的全球霸权 ”和行使这一霸权。他们认为美国在打败了苏联这个 ”邪恶帝国 ” 後,就享有了战略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在 9 1 1 事件之前,他们把中国看作是冷战後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对手。为此,他们主张,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应是遏制、影响和最终寻求改变北京的政权。
1 9 9 7 年,这两位作者着手成立设在华盛顿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库 ”美国新世纪计划 ”( T h e P r o j e c t f o r t h e N e w A m e r i c a n C e n t r y ) ,旨在推广他们在上述文章中赞同的观点。“ 美国新世纪计划 ”提出一个 ”原则声明 ”,声称其任务是 ”提出美国应当充当全球领导者的理由和徵集对美国全球领导的支持 ”,强调所谓的 ”雷根政府成功的基本因素 ”是建立 ”一支强大的军队 ”,时刻准备应付”当前和未来的威胁 ”。声明说,雷根强大军事力量和道德清白对於确保下个世纪美国的安全和伟大是必须的。
【作者:张达明 图文整理:华发网&伊阿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