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罗马斗兽场外景/作者供图
初初被告知要去罗马听音乐会,兴奋的同时略有紧张,因为曾经听身边不止一位朋友提到自己在意大利被抢或是被偷的惊险经历。而等到罗马街头数天闲逛後,我坐在返港的飞机上回想这一程,才觉得自己幸运,不单成功避开市中心精明无比的扒手党,还邂逅了秋日的暖阳、如洗的蓝天以及纳沃纳广场附近一场短暂却浪漫的落日奇景。
我从来不是一个乐意规划旅行的人,也不爱读「去某某城市必看的二十个景点」之类的文章。这样的懒惰或许也有好处,那就是不论在路上遇见怎样的风景,都是足以眼前一亮的惊喜,而错过任何「打卡」地点也不会觉得遗憾可惜。来到罗马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仍停留在中学的美术课本以及研究生时「文艺复兴艺术」那门课的教材里,至多不过知道「三杰」的名字、卡拉瓦乔动辄血腥暴力却无比精彩的画作,以及经典电影《金枝玉叶》中夏萍手里的Gelato冰淇淋以及她与派克一同穿行的街巷和广场。
飞抵罗马,在周末少人的清晨。出机场搭的士去往市中心的酒店,打开车门,见到司机朝我眨一眨眼睛,又带一点似坏非坏的笑容。终於来到意大利了,我想,这里的男士太知道如何得体又不失情趣地表达自己的善意。之後那几日,不论酒店前台接待员工那张俊美如罗马雕塑一般的脸上偶尔露出的笑,餐厅侍应约我们玩自拍做鬼脸,抑或机场退税专员的玉米辫和花衬衫,都足以让远道而来的我放松下来,用半生不熟的意大利单词在街上四处与人问好,像个开心的傻子一样。有人说,意大利人和美国人的性格差不多,都是随性不拘大大咧咧的。细想的确如此,只不过美国人的随性是因为从不曾承负动辄数千年的深厚历史,而意大利人的随性,则是在绵延千年的智慧与文明中浸润太久而生出的谦和与自在。
曾经听人说,罗马几乎是一个开敞的考古现场,去到之後深以为然。那些文明初兴时的教堂、宫殿与阔大的广场自不必说,连废墟、遗迹以及断掉一半的廊柱也大方袒露在人流挤拥的市中心,毫不遮掩,率性自在。你尽可以说那是因为意国政府财政紧绌无力修缮,但若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当代与古代、人与自然和历史的谐和相处。如果避开游客过多的罗马斗兽场、西班牙广场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去到清晨的圣天使堡、午後的卡拉卡拉浴场以及黄昏时纳沃纳广场附近的长阶梯,在高耸的石柱、巨型伞松以及回廊之间穿行,你会听到辽远时空的回响,生出「不知今夕何夕」的奇幻之感。
随性之外,罗马的另一重面貌是「多变」。晴时雨时,光中暗中,总有迥然相异的样貌。初到那几天落雨,给深秋的天气增添一些凉意。撑伞在路上走,见到梧桐树叶轻轻落在石板街上,见到雨中的大小广场一片迷蒙水气,雨声时强时弱,伴随高低远近的教堂钟鸣,静寂,肃穆而安然。从威尼斯回到罗马後,阴雨一下子消散,万里晴空无云,灰黄色高墙与巨型大理石雕像在爽晴天色下泛着耀眼白光,直让人觉得这是一座没有暗角的荣光之城,依稀想见千年前此地难用语言形容的华丽和繁盛。天光明暗,相隔千年的时空,交织缠绕在一起,共同模塑这座「永恒之城」。街边小孩笑闹跑过的广场,或许与米开朗基罗同龄;卡拉卡拉浴场的马赛克甬道,曾亲见一千多罗马人在其中沐浴与社交的盛景。在罗马,历史从来都不是过去,不是往昔,而是当下,是现场,就在你我身边。
西方有谚:罗马不是一天建好的。我想,这里的「建造」,并不只是那些巨型的宫殿,直入天际的方尖碑以及交错蜿蜒的石板路,还有文明、智慧以及记忆年复一年的累积与堆叠。石碑表面的光滑,是无数双手摩挲後的痕迹;通往天使堡桥上的同心锁,是众多爱情的见证;西班牙台阶和许愿池旁的石板路,又曾记得多少难以言说的奇遇和邂逅?只要罗马的太阳每日升起又落下,这里的苦乐甜酸故事必将越来越多,叠加、酝酿、发酵,酿出一个庞然又奇巧、虚幻又真实的永恒现场。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