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贝托鲁奇的代表作之一《末代皇帝》(剧照)
连日降温,渐入寒冬。文坛、影坛亦然,不断有人离开我们。十一月二十六日又传来噩耗──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逝世,享年七十七岁。说起他的电影,不禁联想到情色,比如《戏梦巴黎》、《偷香》,还有「声名狼藉」的《巴黎最後的探戈》。最为中国人熟悉的,自然是其一九八七年执导及编剧的《末代皇帝》。
毋庸置疑,《末代皇帝》是贝托鲁奇导演生涯的巅峰,也是电影爱好者的必修课。它赢得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九个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配乐奖、最佳音响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电影摒弃宏观叙事的模式,双线平行,闪回叙事,从个人命运在时代潮流中的无可奈何和随波逐流的视角,展现末代皇帝的一生,从溥仪牙牙学语开始说起,时间经过了晚清、民国,还有新中国的成立,溥仪在时间长河中,无法左右自己命运。
还记得当时大学电影课看的版本是近四小时,中途数次想放弃,终究还是看完了。尊龙、陈冲的演技让人战栗,电影的摄影、光线、构图、镜头语言皆好,尤其是光线,拍出了没落清宫的寂寥凄清,即使人多的戏也透着一股冷意,甚至有点瘮人。人物的塑造,可圈可点。再找不到比尊龙更适合演溥仪的人了,自带贵气,就连落魄时,眼里悲戚,但仍有傲骨。电影里使用了很多隐喻,不断出现和关闭的门,展示故宫之大的广角镜头,溥仪彷佛是困兽,出生就注定了没有选择和自主的权利,获得过至高尊严,又被世界踩在脚下。他一生想过改变、抗争,只是命运面前,人太渺小,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滚滚。门,始终关闭,无论是现实中的门,还是命运之门。他的经历,只怕这电影无法诠释更多。难以想像一个意大利人能拍出如此深刻的中国历史。
除了惊叹,也是唏嘘。最後,年迈的溥仪身穿中山装,买好一张门票进故宫,踏进自己的故居,跨过禁止翻越的栏杆,走向龙椅,从太和殿的宝座上翻出幼时的蛐蛐罐,乃神来之笔。小孩打开盖子时,象徵着困了溥仪一生的牢笼终於被打开,童年的蛐蛐似乎依然鲜活,却已从青葱变成了灰色,大概也暗喻溥仪的一生。夕阳残照,紫禁森森。故宫却屹立百年未曾变过,然而这世间已发生了太多变化。历史背景下的芸芸众生,只是有人风光,有人凄惨,更多的则是默默无声,无人知晓,百年身之後,余下的是漫长的遗忘。
《末代皇帝》是影史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单片之一,也成就了贝托鲁奇成为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意大利人。愿他一路走好。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