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入秋後,奥斯陆没有一处不美
挪威首都奥斯陆坐落於奥斯陆峡湾和苍翠的森林之间,自然美景与都市风貌融为一体。虽然人口不多,热闹程度难和香港匹敌,但在北欧已经算是繁华的文化艺术中心了。
提及挪威的艺术品,首先想起来的就是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生於1863年的蒙克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也是挪威国宝级的人物,从一落地你就会在奥斯陆机场看到各种跟蒙克有关的艺术作品。
如果有机会去当地人的家里坐坐,你会发现,他们的家里都有一些跟蒙克有关的小摆件,杯垫甚至纸巾上都印着《呐喊》的图画。但是想要看原版的《呐喊》,还得去挪威国家美术馆。
美术馆看《呐喊》原作
今年的奥斯陆经历了「酷暑」,热得让人只想往森林里跑,往湖里跳。所以尽管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到了入秋,才想起来要去博物馆看看。
秋天的奥斯陆没有一处不美丽,整个城市都像一幅画,落叶和果实比盛夏的花朵更绚烂。电车穿过枫叶倾落的小街,见过歌词里才有的途景,就到了国家美术馆。该馆成立於1842年,原本位於挪威王宫内,到了1882年才有了属於自己的地盘。
现在的美术馆是一栋赭红色的建筑。常展《生命之舞》是历史叙述性的展览,分展区按年代划分,旁边的解说简明易懂,一点都不晦涩。它包含的展品不止产自挪威,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马奈、莫奈、雷诺瓦、高更和毕加索等西欧近现代绘画名作。另外,因为毗邻俄罗斯,当地俄罗斯移民非常多,国家美术馆里也收藏了不少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品。
总体来讲,相比起法国美国甚至香港的艺术馆,挪威国家美术馆里的收藏并没有让人觉得很惊艳。从古典雕刻、宗教画,到北欧现实主义自然风景画,四平八稳。布展风格也很简洁。北欧除了有着名的极夜,每年也有三个月的极昼,但不知道为什麽大部分北欧画家都喜欢画星空,画黑夜,画苍凉的大地和愤怒的海浪。站在这些画前,感觉室内气温瞬间降三度。
唯有蒙克,精神分裂。用笔豪迈,色彩丰富,夸张的表达,人物眼神到位。他的作品,将情绪可视化。
讲真,着名的《呐喊》其实是一幅非常小的画作,放在展厅里并不是那麽起眼。这就和到凡尔赛看《蒙娜丽莎》一样,猛然间觉得,原来不过如此。可是蒙克并不止於《呐喊》。一趟下来,我反倒觉得他的其他作品更加迷人。所以,又转头去了蒙克博物馆。
秋色浓郁如一幅画
奥斯陆不大,交通也很方便,去哪里都用不了一个小时。从国立美术馆回到市中心火车站,即便是步行也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钟。在还没有太冷,天色还没有变暗的秋天,步行在奥斯陆街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都建自19世纪,奥斯陆政府对於老房子十分呵护,虽然房屋密度相对较低,不像香港的天际线那麽豪气,但奥斯陆的街景也是很美的。因为密度低,这是一个实际舒适度大於照片美观度的城市。走在路上,别举相机,只用眼睛,每一处都是美好。
如果搭乘20路公交车,蒙克博物馆有属於自己的一站,下车就到,非常方便。博物馆的门面不大,但是看得出设计精巧,采用大量玻璃,让人感觉明亮舒适。门口有咖啡厅,旁边是植物园,当下这个季节非常适合在这里过一个慵懒的下午,晒晒太阳,喝杯咖啡,听风看落叶,黄灿灿的一片,在头顶,在眼前,在脚下。
博物馆门口的保安虽然面无表情,从头到脚散发着北欧人内敛的气质,彬彬有礼一言不发,但嘴角超显眼的「达利胡须」不小心透露出了他内心的俏皮。
蒙克博物馆开办於1963年,当时正值蒙克诞生100年。馆藏1150幅油画,7700幅素描,包括《呐喊》多个版本的初稿。因为作品太多,展览是定期找主题,循环选作品,而非一次性全部展出。
目前举办的这场展览,策展人是现居阿姆斯特丹的南非女画家马林.杜马斯。她和蒙克一样,也被称为「精神表现主义者」。
蒙克博物馆堪玩味
蒙克的人生前半段被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死亡所淹没。家人相继去世造成了的持久性的伤痕,死亡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轴。展馆里有一系列作品是描述死亡这个主题的,但并没有恐怖和阴暗的感觉,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间隔与迷茫,在面对死亡时那种想要诉说痛苦的慾望,以及压抑痛苦的无声嘶喊。
蒙克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小朋友面对父母或亲人死亡的画面,他一生活在年少丧母的回忆中,最後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承载焦虑的容器,而绘画成为了情绪宣泄的途径。
如果没有时间,两个馆相比,我会更推荐後者,毕竟来挪威看艺术,最重要的还是看蒙克。
逛蒙克博物馆,像是接受了情绪的充电。想要恢复平和,储备正能量,可以出门左转过马路,到奥斯陆大学的植物园晒晒太阳。紫色的薰衣草,红色的枫叶,树上掉下来的熟苹果,和灌木丛里的红梅子,秋天的阳光下,植物园是一张饱和度很高的相。
这是当地人带小朋友过周末的好去处。家长们坐在草坪上看书,小孩和狗在摔跤。如果幸福生活有公式,大概就是这样吧。植物园後面是自然博物馆。跑累了进去转一圈,寓教於乐。
Grünerl?kka看涂鸦
离开植物园,坐车回城里晚饭,可以到奥斯陆版PMQ走一走。Grünerl?kka是当地的街头艺术聚集区,沿河一条路,满墙是涂鸦。
不知道是不是生活太富足了,奥斯陆的涂鸦总给人一种明明「卡哇伊」,却偏想玩深沉的错位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河里成群的小鸭子,给涂鸦街更平添了几许可爱。
这里吃喝尽有,各国菜式。一餐晚饭,价钱在人均两三百港元左右,吃什麽风格都无所谓,但是来了挪威,非常推荐选择海鲜。鱼类贝类,又鲜又大。反倒是猪牛羊肉,可能并不符合中国胃。挪威奉行人道屠宰,杀畜之前不放血,所以肉质和我们通常吃的不太一样。
酒足饭饱之後,Grünerl?kka也是夜生活的好去处。可以尝试一下楼上酒吧,听DJ打碟。这里的人因为工作节奏慢,所以个个都有业余爱好,而且每个人都在极度认真地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来到挪威後,我认识的第二个当地人,是个奥斯陆大学的博士生,但他同时也是兼职DJ。第一次来Grünerl?kka就是为了要给他捧场。北欧的夜生活当然有传说中的重金属,但也有小清新的电音。约上三五良友,听听打碟喝喝小酒聊聊日常,看夜幕降下,看路灯亮起,甚美。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