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王羲之《行穰帖》
朋友让我用简短的话来描述学习书法的感受,我考虑许久告诉他,练书法就像「雾里登山」。
我解释一下:登山的时候,如果天气不错,山顶就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攀爬的路线也很明确。可雾里登山就不一样了,一方面,要辨明路径才能向上攀登;另一方面,要向上攀登才能辨明路径,看得多远和登得多高是相互依存的。
写字也是这样,谁都无法从一开始就洞见书法的奥秘。总有人自信满满地宣称「虽然我不练字,但是我懂得欣赏」,可我从不相信这样的说法。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谁都会有自己的好恶,谁也都有表达自己好恶的权利,但是这好恶与理想中的艺术评判距离有多远,就因人而异了。
我们尚未开始习字的时候,或许也知道王羲之很伟大,或许也很喜欢他的字,但我们对王羲之书法的感受和理解是缺乏深度的。要想真正地了解书法的奥妙,仅靠不断的观看是不够的,还必须投身而入,从一点一画的临摹开始,也就是说,要踏上书法这座雾中之山。而这个过程是极为漫长的,登上一步,眼界高明一分;眼界高明一分,脚下更进一步。习字多年,回望从前的自己,一定会深感当年的浅薄,而多年之後回望今天,肯定也有同样的感受,正所谓「後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每个书法家都在不断地辨路、攀登,谁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踏上峰顶,其实那峰顶只在我们的理想中。雾里登山,换一个说法,或许也可称作「以身证道」。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