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冬至日,皖南地区有吃面习俗(资料图片)
转眼冬至即至,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和清明的主题是一样的,都是以祭祖为主,美食为辅,清明还要踏青赏景。
早在唐朝时期,冬至祭祖已经是皇家的例行盛典。冬至这一天,皇帝要到郊外亲自主持隆重的「敬先」仪式。老百姓则在家中设案备品,点烛化纸,怀念已故的亲人和列祖列宗。冬至这一天,更确切地说,是活着的人在对死去的亲人和祖先表达一种怀念和牵挂,是阴阳两界的「对话」。
在吾乡皖南,冬至那天,循例是吃面的。老人们常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因为,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日出日落的方向也逐渐北移。
冬至吃面的风俗与我国的节气、气候、农事相关。冬至过後即「进九」了,每隔九天数作「一九」。母亲前几天还打来电话关照我每进一个「九」,要买一只土鸡炖汤吃,来年全家身体好,少感冒。但是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滴水成冰的严冬,不用去菜园子里在雪堆里扒出蔬菜,不必用洗衣服的棒槌捣碎河里的冰块来洗菜,足不出户,就有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对於辛劳一年的庄稼人来说,已是至高无上的待遇了啊。还有,以前想吃面,要麽自己手擀,要麽去称挂面。客人上门,最常见的招待便是打几个荷包蛋,下碗清汤挂面。因为那个年代,粮食短缺,吃顿大餐哪有今天这麽平常,过年才有。
先生说,他们村里有位老师喜欢家访(实为蹭饭),还明确表示最不要吃的就是鸡蛋面。最爱到他家来家访,因为老师一来,他妈妈就会把家里仅有的咸鱼腊肉都拿出来,买肉打酒,煮香喷喷的米饭招待他,害得他们自己反倒没得吃。我听了颇觉得有趣,公婆待客一向热情真挚,显然这位老师是没尝过我婆婆下的鸡蛋挂面啊,他要是吃过,肯定打嘴也不放。我每年冬至要去婆婆家参加祭祖仪式,都会吃到婆婆下的鸡蛋面。婆婆把鸡蛋做成蛋皮切丝,放几根翠绿的菠菜,普普通通的做法,普普通通的食材,可是一经她的手做出来的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味道比我在创建於一八七八年光绪年间的德兴面馆里吃到的还要好很多倍。食物是有灵性的,我按婆婆下面条的步骤去做,味道却很难吃。
冬至这天,除了吃面,还有很多的饮食文化活动。江南一带吃汤圆,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广东人吃冬至肉,北方人吃冬至饺子,香港人「做冬」,盆菜是不能缺少的一项美食。
国人过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美食对应,哪怕是怀念已逝的亲人,一边伤感,一边欢喜,悲欣交集才是真实的人生滋味。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