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吉隆坡9月29日电专访:割不断的是那份浓浓乡情——访马来西亚前总理政治秘书胡逸山
新华社报道员王大玮
“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正是当下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把金钥匙,”马来西亚前总理政治秘书胡逸山博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概括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胡逸山说:“我是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出生的第三代东南亚华人,父亲年轻时在新加坡念书,思想颇为进步。记得在我小时候,父亲经常教我唱一些中国的进步歌曲,这些歌曲给我很深的印象,至今遇到中国友人时,还能随兴哼上几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踏上神州大地,北京的繁华让我瞠目结舌,完全不是我脑海中浮现的呆板景象。起初,我还以为只是首都才有这般气派而已,不料过后,我逐一目睹了上海的现代与时尚、广州的梦幻市容、珠海的滨海新貌……全国各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说实话,只能以震撼人心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他回忆说。
胡逸山说:“2006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与东盟地区的一系列活动,那是我第一次踏上祖籍省福建的故土,那里已经完全没有了父辈口中的贫瘠和荒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稻田。从那以后,浓浓的乡情让我与福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多次率领我母校‘马来西亚建国中学’的师生们到福建参访取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也将那里的特色教学模式带回了马来西亚。”
胡逸山动情地说,其实大多数海外华人,就算没在中国出生长大,大多也对祖籍地怀有一份无可释怀的眷恋,希望至少能够回去看一看。2011年8月,我终于有机会回“老家”,到我爷爷在安溪的祖居去省亲。小时候我常听到祖父辈们哀叹安溪故乡如何贫穷,又得如何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步行几天几夜到泉州或厦门,再上船到南洋谋生等等。但去年我驱车由厦门到安溪一共用了不足两小时,而且还听说,新高速公路今年开通后,交通就更方便了。安溪的父老乡亲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至少都是小康之家。从此‘老家’不再贫困,我们海外华人深感欣慰!
胡逸山表示,中国越来越开放,经济仍在快速发展,希望更多的福建商人和企业家也能继续“下南洋”发展,促进中国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