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6|回复: 0

千年古都卢克索盼新生——埃及旅游业艰难复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3 14: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埃及卢克索11月23日电随笔:千年古都卢克索盼新生——埃及旅游业艰难复苏

新华社记者田栋栋

“底比斯,那里的人们屋宇豪华,拥有无数珍宝;底比斯有城门百座,门前是马行道,两百名骑马拥车的武士,日日巡城两圈……”

在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笔下,当年的底比斯,如今的卢克索是富裕、强大、雄伟的象征。4000多年前,智慧的古埃及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尼罗河两岸建起了这座在当时无与伦比的城市。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岁月沧桑,这座千年古都几经沉浮。在经历过波斯人的洗劫、阿拉伯人入侵以及西方列强的劫掠后,雄伟高大的神庙如今已成断壁残垣,只留下些挺立的柱石和残缺的神像供世人想象当年的壮观;金碧辉煌的陵墓如今也已“十室九空”,只留下斑驳的壁画和破碎的石棺诉说法老的故事;就连孕育它的尼罗河也历尽变迁,几经改道,让后人无法辨识她最初的模样。

卢克索的命运在2011年再次被带到了十字路口。经历了全国动荡之后,这座“全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正面临严峻考验。受埃及政局动荡、治安恶化的影响,其赖以生存的旅游业日渐萎缩,游客数量锐减,城市日益凋敝。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卢克索传统的旅游旺季,但记者却在街头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傍晚的夕阳为神庙的墙壁和立柱撒上了一层金粉,显得十分壮美,但神庙旁边的大街上却空空荡荡,路边停满了待客的出租车和马车。司机和车夫们哈欠连天,无奈地望着游客比车少的大街发愣,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游客走过,他们便像看见救星般地一股脑围上去,用自己知道的所有外语跟他们搭讪,英语不行换法语,法语不行换日语,日语不行换中文……哪怕自己只知道一两个单词。

这种策略很少奏效,偶尔抓住一两个心肠软的客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使劲宰客。这种“竭泽而渔”的作法不仅让游客深感厌烦,也让一些当地人颇为不满,但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些司机需要生存、需要养家。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现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却全乱了套。动乱之前只要我们打扫干净街道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来观光。但从2011年起,一切都变了。现在埃及成了危险、动荡的代名词,游客们一听见开罗解放广场发生冲突就取消埃及游的整个行程,导致我们的收入锐减。一些人迫于生计想尽办法捞钱,影响了当地的声誉,使我们的生活陷入恶性循环。其实示威、冲突都发生在其他地方,而卢克索却要为这些负面形象买单,”当地居民艾哈迈德告诉记者。

盼望新生的卢克索开始自救。他们请来100多名外国和当地媒体记者,参加帝王谷梅内普塔墓的开放仪式,希望借这位拉姆西斯二世儿子的英名向全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卢克索是安全的,埃及是安全的”。

“复兴埃及旅游业不仅要靠卢克索,还要靠所有埃及人的努力,我们最大的希望是整个埃及都不要再有动荡和冲突,”艾哈迈德说。他说,他相信脚下的尼罗河是有灵性的,能带走卢克索人的愿望,传递给下游居民,让他们与卢克索人一起见证埃及旅游业的复兴。(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4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