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天津2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2月9日,是中国农历龙年的腊月二十九。人们发现,没有出现“年三十”,就直接到了农历蛇年的正月初一。天文专家表示,今年春节前一天没有“年三十”系农历小月所致,与人间吉祥祸福没有关系。未来10年,这种情况还将出现两次。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对于人们来说,这天是除旧迎新的节点,是新年旧年更替的日子。
那么,“年三十”为何时有时无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林愿介绍说,有无“年三十”主要是由农历腊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所决定的。
中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29.53059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又必须要用整数来表示,因此人们就用设定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的方法,让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又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所在日,所以要按照两次出现朔的间隔天数来定大、小月。两朔间隔为30天时为大月,两朔间隔为29天时为小月。大小月的安排不是固定的。由于都是恰逢29天的小月,所以农历龙年和蛇年春节前一天的“年三十”就都被“省略”了。
由于平均月长稍多于29天,所以每年大月出现的次数要稍多于小月,这导致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林愿说,未来10年,也就是到2023年,中国农历春节前一天没有“年三十”的只有两次,分别是2016年的丙申猴年和2022年的壬寅虎年,其他农历年份春节前一天均有“年三十”。(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