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题:中国为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而艰苦努力
新华社记者 李吶 全晓书 石庆伟
“那时候我就是想,将来这些小平房拆迁盖楼了,应该给人们留下点儿记忆。”新抚钢厂退休工人金文斗,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抚顺市北厚、华山等棚户区,拍摄了3万余张关于这些破旧简陋的房屋的照片。
辽宁东部城市抚顺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它因煤而兴,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在矿区及城市周边空地上建起了大量简易工棚。随着人口密度不断加大,这些地区几乎各家各户都开始建房,大房接小房,小房再接窝棚,久而久之衍生成大片棚户区。而由于资源枯竭和体制转轨等因素,大量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不少人成为低保户,失去了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
棚户区改造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联合国人居署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低收入居住区贫民人口已达8.276亿人,接近全球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与国际上不少城市中由外来人口涌入、聚集成群,形成缺少管理的“贫民窟”性质迥然不同,中国最初的棚户区中大多数是产业工人。
“那时候棚户区的生活真是艰苦,”金文斗指着一张在原北厚棚户区拍摄的照片说,“你看,这里的地势低,一下雨不仅房子大都漏水,路上都是泥,就是晴了半个月,人们还要穿着靴子从里面走出来。”在金文斗拍摄的照片里,棚户区道路狭窄泥泞,卫生环境极差。夏天孩子在污水横流的路边玩耍,冬天积雪成山,每家每户门前都堆放着取暖做饭的煤坯。
“在棚户区住的时候,同学朋友聚会,我从来不去别人家,心里不是个滋味。外边就是高楼大厦,晚上灯火通明,只隔着一条铁道,棚户区里却是平房犬牙交错,像一口深不见底的黑井,甚至还有抢劫发生。”抚顺市红砖二厂的退休工人罗存颖在新地号棚户区住了近20年,他回忆说,“小伙子长得再漂亮,介绍的对象到了铁道口也抹身就走,就算有姑娘愿意嫁进来,棚户区的窄路却连婚礼车都开不进来。”
2005年,辽宁省开始陆续改造抚顺、本溪、阜新、朝阳等煤炭产区棚户区。抚顺作为先行试点,当年年底就有一批棚改新房竣工交付。罗存颖在2005年11月回迁进了45平米的棚改新居。
提起当年“上楼”的心情,老人依旧难掩激动:“那时真高兴啊,这家看看,那家瞅瞅,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有自来水、有厕所的楼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唐朝诗人的千古绝唱算是在棚户区改造中得到了展现,从那以后,咱老百姓也算活出个人模人样了。”
截至2011年底,辽宁省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211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这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工程。”在参观完辽宁抚顺市棚户区改造纪实展馆后,世界知名城市与区域规划专家爱德华·布莱克利在留言中这样评价。他表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这里棚户区改造的实践为新兴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今后5年中国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加上前5年开工改造的1260万户,意味着中国用10年时间,一举解决6000万棚户区居民的忧居问题。这相当于英国的总人口数量。
不过,这并不意味中国彻底解决了住房难问题。供需紧张,商品房价格高居不下,远超社会大众的承受能力。在近年全国两会的舆情调查中,“住房保障”高居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前列。实现所有人的住房梦仍然是艰巨漫长的过程。
金文斗现在依然会每天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在抚顺的大街小巷拍摄,只不过他的镜头中,越来越多的是新盖起的楼房和改变了生活方式的棚改居民。
“我拍的这些照片可能是抚顺大多棚户区最后的记忆,那时候人们都聚集在户外聊天,孩子们也在外面玩耍,而现在,人们都住进了楼房里,社区也都有了自己的室内活动室,像原来一样随意拍照的机会少多了。”
“刚‘上楼’的时候,很多人不适应。”罗存颖回忆说,“比如水电费等生活成本提高了,许多人不满意,还有人像原来一样随便扔垃圾。但经过社区干部的耐心讲解和劝导,慢慢的,大家也都文明了,会自觉维护社区秩序和环境。”
罗存颖说,在他有生之年,希望可以出一本书。“我要把经历过的棚户区生活和棚改那些轰轰烈烈的事儿都写下来,用文字和照片告诉后人,这20年我们经历的巨大变化。”(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