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题:经略千年路 惠济万邦策——中国富邻外交承载发展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何毅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宣示的一系列举措都秉承了这样一个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在近期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与周边经贸往来密切的时期,也往往是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时期。中国的富邻外交思想,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借鉴,对时代大势的精确判断,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大智慧,有利于盘活存量,拓展增量。
今年10月22日,俄罗斯、印度、蒙古国三国总理同日开始访华,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注意到,2012年,中国是俄罗斯和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实际上,中国已成为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巨大的进口需求有力地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去年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中国与许多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确定了新的贸易发展目标,比如,到2020年力争使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使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中国仅从东盟的进口累计将达3万亿美元。
后危机时代,在传统欧美市场萎缩之际,中国经济日益转向内生增长轨道,消费崛起、资本输出、产业转移趋势不可逆转。同时,周边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转型挑战,双方在贸易、投资、基建、金融、科技等众多领域均存在战略契合点。
中国也已成为许多周边国家最大或重要的外资来源地。经济融合的深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而中国企业的投资不仅扩大了周边国家的生产和就业,也带去了中国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后8年,中方对东盟投资将至少达1000亿美元以上。
印度尼西亚世界事务理事会执委会主席易卜拉欣·优素福告诉新华社记者,以互惠互利为原则的中国外交方针有利于构建多赢的经贸合作格局,从而降低印尼等国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帮助其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地处古丝绸之路中段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政府主席科米亚科夫说:“在富邻外交影响下,中国将带来更多投资项目,帮助本地形成辐射亚欧各国的商贸中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政府奖学金惠及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青年人,使他们获得到中国学习知识、亲身体验中国发展成就、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的机会。未来3到5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未来10年,中方将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昔日的丝路、驼队早已化作通达四方的铁路、公路、光缆、输油管道,曾经的丝绸、瓷器、美酒、香料、马匹被石油、棉花、橡胶、基建工程、通信技术设备所取代。经济数据物化为万千人流、物流,给无数商家带来滚滚财源,给数十亿人口带来福祉。
马来西亚马中经贸总商会副总会长颜登逸表示,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包容和惠及邻邦,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完)(参与记者:权香兰、刘怡然、报道员郑世波、王大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