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随笔:做行走的中国名片
新华社记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荷包丰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游历世界。然而,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行为的话题却一次次地被推上“舆论焦点”,成为人们忍着心痛热议的话题。
如今,不少出门看风景的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自己也是风景的一部分。以文明的姿态欣赏世界,同时也让世界欣赏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出境旅游者的自律目标。
到新西兰旅游的张姓游客告诉记者,出国前他们看到中国游客在海外种种不文明行为的报道,所以在这次旅行中就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刚刚参加了英伦6日游的朱女士也说,确实看到有些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呼朋引伴,但更多的国人在海外还是会尽量注意维护中国人的形象。他们一起游览爱丁堡时,同行者中有人购物时把东西弄乱了,其他游客就会帮忙整理,并告诫同伴“别给中国人丢脸”。
法国文华旅行社董事长李晓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游客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以前经常被诟病的随地吐痰、早餐时裹挟食物、在著名景点外随意坐卧等不文明的举止已大大减少。
在出境旅游前和旅游过程中多作“功课”,尽量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是减少不文明举止的有效办法,这其中旅行社和导游的作用不能忽视。
新西兰“真实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对记者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都是通情达理的,一般会尊重导游的意见。如果导游事先将一些注意事项解释清楚,游客们也会比较愿意遵守。因此,旅行团中导游的作用非常关键。
朱女士建议:“可以让导游在出行前给游客多讲讲有关知识,……可能在我们的教育中增加一些外国文化常识也会有所帮助。”
海南珠江国旅董事长董霞也建议,旅行社最好在组团出发前为游客举行专门培训,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有所了解,避免“出洋相”。
德国凯撒旅游集团市场部经理张晓醒也指出,导游提前用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提醒游客注意言行,效果不错。例如告诉中国游客,德国人会当着其他人的面大声擤鼻涕,吃完饭时有时会用舌头舔去手上的酱汁。这时导游就可以诱导式地告诉中国游客,德国人这些习惯中国人看不惯,但中国人的有些习惯在德国人看来也无法接受,比如用餐时大声喧哗、凑近观看人家在吃的什么等。
如今,国人在出境旅游时经常提醒自己注意言行的正越来越多,但中国游客海外总体形象的完全改变却绝非一日之功。正如到巴黎蜜月旅行的富小姐所说:“很多东西不能一蹴而就,好习惯的养成应从一点一滴做起。”
看来,国人在背上行囊畅游天下的同时,在怎样做好行走的“中国名片”方面仍还有一段路要走。(完)(执笔记者宋盈,参与记者尚栩、白旭、刘洁秋、刘越、郭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