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七事变,全面抵抗入侵,民族命运开始转机。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不是因为数字而有意义,而是民族复兴需要一种壮烈情怀。
不知不觉,七七事变周年,七十七周年。
提醒七七周年将近,是一位女性长者,1937年事变发生时3岁,现年80。
说起那场战争,她的记忆始于5岁:3个哥哥志愿从军,母亲不舍、拉着哥哥们不让走……
长者落泪,说不下去。间隔10多分钟,再问她哥哥事。长者含泪,还是说不下去,请求不再提3个哥哥的事。
一天后,间接打听,由他人转述:大哥殉难……
另外两个哥哥,一位是空军飞行员,获“飞虎队”奖章;另一位是空军地面勤务。
七七事变同月,中国政府决意“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应“牺牲到底、抗战到底”;事变7年后,政府号令“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如果从七七事变起算,战争持续8年。以七七事变为节点,中华民族投入全面抵抗,截至1945年8月15日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大约3600万国人伤亡,大约9500万人沦为难民。
长者坚持,追忆那8年,不应该着眼于惨烈,至少不限于惨烈;而应着力于壮烈,至少突出壮烈,以张扬民族气节。那8年,是一段辉煌,显现一个民族无畏、不屈、牺牲,最终赢得胜利……
代价,长者家人付出,全民族付出。
胜利,除了赶走侵略者,还为中国赢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参与建立战后秩序,即现有国际秩序。
长者奔波几个月,准备7月7日召集记者会,宣布捐房产、集资金,设立第一家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自任馆长,明年胜利70周年时开放。
说起纪念馆宗旨或者宣传语,长者说,“可以宽恕、永远不可以遗忘”是不错选择;只是,个人层面上,她不会无条件“宽恕”侵略者,会把侵略者的后人们“不遗忘”那段历史作为前提条件。
一位95岁抗战老兵为纪念馆题字:“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复兴。”
寄予抗战以复兴意味,是那一代老兵共鸣。查历史,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侵略者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签署投降书。15分钟后,仪式结束,盟国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14年抗战的结果。中国将走上和平建设大道,开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起算。
无论那14年,还是那8年,甚或距今120年的甲午战争,都牵连着民族命运。
七七事变,全面抵抗入侵,民族命运开始转机。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不是因为数字而有意义,而是民族复兴需要一种壮烈情怀。(特约评论员 祁乐)
来源:京华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