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41336件、24392件,分别是2009年的2.59倍和2.94倍。但同时,我省专利工作中仍存在着专利法治意识淡薄、专利质量不高、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
7月30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关于检查全省专利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为推进专利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80%大中型企业没有专利申请,32%的高新技术企业2年内没有专利授权
【报告摘要】
多数企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管理机构、人员没有得到落实。2013年,全省近80%大中型企业没有专利申请,32%的高新技术企业2年内没有专利授权。专利工作保障条件有待改善,融资保障不足。目前,我省尚无统一的专利权评估标准和权威评估机构,缺少专业的融资对接平台。
【典型案例】
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向某银行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历时8个多月,银行授信才300多万元,企业最后因申请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而放弃。
【委员建议】
要加强专利知识和专利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专利意识,提高专利工作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落实激励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的各项法律和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落实对职务发明人“一奖两酬”的规定,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要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资金进入专利领域,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专利技术融资体系,政府项目资金优先向具有知识产权和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专利项目或产品倾斜,推动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51%,全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摘要】
发明专利占比不高,特别是技术含量高、专利状态稳定、市场价值大、经得起无效宣告的发明专利更少。2013年,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51%;全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件,远低于全国4.02件的平均水平。
【典型案例】
2013年,全省高校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51件,总量还比不上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高校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1373件、1112件。
【委员建议】
各级政府要将专利指标纳入经济、科技等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在制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把专利的拥有、利用、保护及管理作为本省项目立项、资金使用、奖励评优、职称评审、资质认证的评价标准之一。各部门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造和运用专利。要设立专利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专利战略实施、优势企业培育、专利申请资助、专利保护、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要构建和完善覆盖面广、分类科学、功能齐全、数据详实、信息权威的省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利用,为全社会提供完整、准确的专利信息。
“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律上赢了、经济上输了”
【报告摘要】
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力。行政执法权限不足、措施缺、力量弱。目前,我省尚有部分市州没有专门的专利行政执法机构,大部分县市没有足额配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执法人员;司法诉讼时间长、成本高、效果差,企业普遍反映“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律上赢了、经济上输了”。
【典型案例】
长沙深湘通用机械公司诉某公司粉碎设备专利侵权案,从2001年至今14年,历经4次专利鉴定、1次专利复审委审理、10次法院审理,判决赔偿金额也由200万元降至110万元,但至今仍未结案,专利权人尚未得到任何赔偿。
【委员建议】
要完善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的专利保护模式,促进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降低专利维权成本,提高执法效率。要充分发挥专利司法保护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知识产权特点和规律的专业化审批机制,切实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赔力度,提高司法审批的质量和效率。要继续发挥专利行政执法查处迅速、程序简便的优势,建立健全与专利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专利行政管理机构,依法足额配备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要在全省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的建立,加大维权援助投入力度,有效提供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刘文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