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湖北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对这场一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和灵魂深处的革命作了深刻总结,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以后的作风建设作了重大部署。
“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讲到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要求时,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的话语强调了“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的重要性,对“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话语与讲话中其他重要思想、论断、观点一起,进一步凸显了“人民”这一主题词。
教育实践活动指向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是改进作风的重要载体,是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内容。
探照灯不是台灯、落地灯。探照灯的特点是光源强大,集中投射,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全天候开启”,说明探照灯是不能断电的,要适时发挥作用。用“探照灯”来对应群众的评判,用“全天候开启”来对接人民的监督,这代表了共产党人新的时代自信,也代表了共产党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执政清醒,映照出共产党人面对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取向。
探照灯要照什么?总的来讲,就是照权力,监督它们怎么作为。往细处说,就是照射权力执掌者政治上是否变质、经济上是否贪婪、道德上是否堕落、生活上是否腐化。用这几天频被提及的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组在湖北菜市场遇到的一位老人的话来讲,探照灯的照射“就是要让干部花公家的钱心疼一点,干活儿实在一点,对老百姓好一点”。
这些年来,无论是建言献策还是批评监督,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权力运行,积极变化都有目共睹。一些“四风”问题,在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下露出马脚,权力不规范的诸多积弊,在人民群众的理性监督中现出原形。权利生长的热情、制度保障的完善相互交织,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保育了生机和动力。
但以“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的要求看,不足也是明显的。一些地方,人民监督常沦为“摆设”,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就是难落实;一些领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听意见多、围绕从严治党听意见少,请上来听意见多、走下去听意见少,探照灯开启得不够;有的部门,潮流跟得很紧,技术手段用得也很先进,官网、博客、微博、微信什么都有,但不是做意见的收集箱,而是变成了过滤器,好话爱听,批评不行,凉了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这是探照灯照射范围的全面覆盖;“群众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要让他们有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这是制度的全面保障;“群众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从严治党有好处,我们就要认真听取、积极采纳”,这是执政能力的全面要求。群众监督之网怎么织密?探照灯如何全天候开启?这是路径,是答案。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样的话从古讲到今。从历史兴衰更替的启示看,从国家、民族所处的时代环境看,从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看,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在时空方位里显示其意义:执政主体同人民联系得怎么样,民意底盘的牢固程度怎么样,执政根基就怎么样,国家民族事业就怎么样。 评论员 肖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