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重庆日报
2035年,具有人工智慧的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甚至是家庭成员,在人类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是10年前的好莱坞电影《机械公敌》中的剧情。在今天看来,也许这一天并不遥远。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及中国启皓公司最近发表报告,预言现有劳工市场的工种中,有半数在2025年将因为被电脑取代而不复存在,部分人的生计或受威胁。(据《重庆晚报》)
“农业革命把人类从游牧部落变成城市居民,并为诸如希腊和罗马等大城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带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机械化经济;接下来,移动革命将改变商业运作的方式,它将改变整个工业以及它们所推动的经济”,这是美国微战略公司董事长迈克尔·塞勒在《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所说的话。
的确如此,技术的冲击,势必带来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的转型、职业分工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如今,身处新旧技术交替的当口,一些行业和职业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的冲击,承受着行业转型、职业变迁带来的阵痛——曾经风靡一时的胶卷摄影冲洗、寻呼台转接等工种,早已没入技术革新的尘烟,一代行业巨头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也只留下“王朝的背影”。回顾这些行业与职业的兴衰历史,很有点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穿越叙事:“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不过,因为科技发展,因为行业变革与职业变迁而过分担心未来的生计,就多少有点杞人忧天了。行业变迁与职业更迭,从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路径。在工业化冲击农业社会的时代,人们曾悲叹那些依靠手艺生活的匠人,无法应对新技术的冲击,遭遇“手艺的黄昏”。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这些手艺人更多则融入到新兴行业与职业中获得了新发展。同样,如今,虽然科技发展的确可能让人工智能取代一部分职业,但机器人终究难以完全取代人,人才是技术真正的源头。正如这份报告所说的那样,丧失职位不一定等于丧失工作,只是改变人类负责的范畴,届时新职位空缺将趋向要求应征者更具创意、社交技巧及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会有更多自由工作者。在未来,机器人和电脑创造的就业机会,比他们摧毁的要多。
今天,诸如微博运营官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这些职业既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职业风向标,它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与机会。新机会也是新挑战。身处旧业中的行业与个体,如果面对技术浪潮与职业机会只是被动应对,无法在全新的经济模式与形态中参与竞争,那么就很可能因为经不起大浪淘沙的检验而烟消云散。相反,行业与个体如果能够跟随时代与技术变迁做出理性思考与变革,不再固步自封,不断刷新自我知识的库存,创新思想与技术,才可能跟随时代脉搏一起跃动,真正无惧“手艺的黄昏”。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行业与个体如果能够跟随时代与技术变迁做出理性思考与变革,不再固步自封,不断刷新自我知识的库存,创新思想与技术,才可能跟随时代脉搏一起跃动,真正无惧“手艺的黄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