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华网
长期严重缺水迫使河北省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引发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包括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地陷地裂等地质灾害;还使河流干涸、湿地萎缩,湿地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70%以上。
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张铁龙在日前召开的“加快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河北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达到6.7万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三分之一。
受地下水超采影响,河北农业灌溉保证率大大降低,每年因地下水位下降,报废机井近万眼,大型灌区灌溉面积较上世纪80年代萎缩300多万亩;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部分城市已数次更换水源地;一些重大工业项目因缺水难以立项上马。
张铁龙说,目前,河北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150亿立方米,缺口50亿立方米左右,如果考虑到生态用水,年缺水量达到100多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据河北省水利厅预测,到2030年,河北总需水量将增加到约240亿立方米,考虑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可供水量最多为230亿立方米,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缺水问题依然存在。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河北省在工农业等领域采取一系列节水措施,大力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阀门、水嘴等产品,城镇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十二五”以来,河北改造城市供水管网近千公里,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已降低到16%。
尽管如此,河北仍有565万农村群众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平均每年因干旱造成50万群众临时性饮水困难;特殊年份和时段,城市限水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上下游、左右岸,特别是省界地区,争水抢水纠纷逐年增加。(记者曹国厂 郭雅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