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1|回复: 0

社科院报告:“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呈现六大转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4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阚枫)中国社科院2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在城镇化、劳动力供求关系、收入分配等六大方面的经历转折,中国必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来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

  这份名为《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报告,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为主题,分析预测了在全面深化改革时代,中国社会形势的总体态势。

  “新常态”是表述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是否也有一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这份报告给出较为清晰的总结。

  报告指出,从近两年发展的情况看,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上进入一个“新成长”阶段,在社会发展方面呈现出六项转折特征。

  首先是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报告指出,近两年来,中国逆城镇化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预示着一种新的趋势的到来,虽然这些迹象还只是以农家休闲、乡村养老、城市人经营乡村第三产业等形式表现出来,却是一种未来大潮的征兆。

  其次,这种“转折”发生在劳动力供求关系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劳动力人口总量都已开始下降,未来中国可能会出现比较突出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从理论上测算的结论是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但出于农村劳动力普遍老龄化和年龄匹配原因,他们已难以转移成有效的工业劳动力供给。中国的就业政策选择必须高度关注这一新的变化趋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说。

  在收入分配方面,这份报告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一路扩大的态势,但是2008年至2013年的5年,中国基尼系数开始缓慢回落。在目前的世界大国中,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收入差距都在扩大,只有中国和巴西出现了转折。

  在职业结构方面,报告也列举出了“转折”的特点。2013年,中国经济产出总量中,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 .1%,到2016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有可能首次超过50%。报告称,这是中国即将从工业化中期转入工业化后期的重大标志。

  “中国将开始一个新的职业结构阶段,即所谓的‘白领时代’,就是在非农从业人员当中白领从业人员总量超过蓝领从业人员。”李培林说,西方国家一些有争议但备受关注的议题如“大众消费时代”、“中产阶层”等都是在这个阶段提出的,中国在这个阶段也会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新议题,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产生一个庞大的“小康大众”,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

  此外,在居民生活消费方面,报告称,2000年以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曾连续十几年呈下降态势,但近两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根据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国内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和出口,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推动力量。居民生活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以房、车、休闲、旅游、通信、网购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时代到来。

  最后,报告称,中国社会发展质量正在经历阶段性转折。中国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发展数量和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逐步为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阶段所替代。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在导向上要出现重大调整,这就是从以往较多注重数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导向;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总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就业的增加和民生的改善;社会治理不仅要激发社会活力,更要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8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