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6|回复: 0

通讯: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三个“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9 03: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题: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三个“一”

  中新社记者 张素

  除了研究核物理,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也打桥牌。牌友评价他“数学脑袋瓜真灵,打桥牌忒能算计”。

  现年88岁的于敏,9日获得2014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身边的同事和后辈,用三个“一”向记者描述这位远离公众视线的核物理学家:“成绩第一”,“国产土专家一号”,“一心向学”。

  科研之余,于敏对唐诗、宋词、京剧都颇有造诣。于老说,“对感兴趣的事,我不但要知其然,而且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上世纪5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填补中国原子核理论空白。1965年秋,于敏率领科研队伍,用三个多月实现氢弹原理的突破。

  “老于的特点是要么不做,要么绝不敷衍。他日夜埋头在机房,从大家计算的模型中找出三个典型再带头分析。”白发苍苍的研究员蔡少辉回忆说,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于敏最终找到氢弹原理,归纳出热核聚变的基本条件,在1965年11月前形成一套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次年12月氢弹原理试验成功。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幅悬挂在于敏家中的对联是他毕生所求,也是其人生写照。于敏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949年,于敏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新中国首批北大毕业生。读书期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甚至跨数学系考近世代数也以满分居榜首。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于敏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渐入佳境,但与时任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的一次谈话,促使他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

  两院院士朱光亚直言“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于敏看来,“原子弹、氢弹这一类科学技术是一个大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挥作用,但没有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全部的工作”,他尤为排斥“中国氢弹之父”这类的称呼。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颗氢弹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两年8个月。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朝永振一郎访华时,于敏的研究成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于敏回答“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都是国产的”,令朝永振一郎惊叹之余将于敏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于敏的博士生蓝可说,“于老师也遗憾这辈子没能出国求学,所以他要我们一定出去增长见识,前提是我们必须回国效力。”

  尽管身体情况堪忧,于敏仍每周指导学生,几乎雷打不动。“每次讨论大概5个小时,有时我们要走,他也不让,他说与学生讨论就是他的灵丹妙药”,蓝可说。

  儿子于辛说,父亲少时生活在沦陷区,饱受日寇欺凌,“他一直教育我们,只有国家富强,百姓才有尊严”。

  除了学生,于敏还为年幼的孙子备课。“经过潜移默化,让孩子跟物理接近”,于辛说。祖孙传承还体现在细微处,于敏原名于慜、字敏之,他将这个“之”字留给孙辈。(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8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