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多次强调,构建开放体系,关键是要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持续推进开放招商,着力提升洛阳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
今年上半年,洛阳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近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占全市总额的47.9%。其中,出口4.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3%;进口1168万美元,同比增长67.8%。
寥寥几个数字,勾勒出洛阳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取得的成绩。洛阳大小企业正沿着“一带一路”寻找商机,将产品、技术、销售网络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44亿人口,是中国人口的3倍多。这是一块“大蛋糕”,蕴藏着无数的机遇,关键看谁能真正打入这些市场。
河南安装集团就及时抓住了一个机遇,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安装市场。作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业设备安装企业,河南安装集团在玻璃、玻纤、水泥、小火电、化工、冶金等行业的设备安装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近几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安装集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去年至今,河南安装集团在马来西亚市场斩获合同额累计近亿元。目前,该公司参与建设马来西亚Hume二线水泥生产线项目、马来西亚余热发电项目、马来西亚信义玻璃项目等数个项目,成为洛阳企业投身“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优秀范例。
面对“一带一路”广阔的市场,洛阳企业早谋划、早布局、早行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播撒的种子,已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据市商务局统计,上半年,洛阳市对“一带一路”沿线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缅甸、柬埔寨等10个国家,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3.03亿美元。
其中,中铁隧道集团承揽的伊朗北部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项目、新加坡T221矩形盾构地下人行通道项目、以色列轻轨红线轻轨项目、吉隆坡捷运地下工程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革连琶布电气化铁路隧道项目等实现营业额13319万美元;中油一建承揽的土库曼斯坦项目、伊拉克鲁迈拉项目和中亚管道项目等实现营业额2522万美元;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和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柬埔寨的贡布水泥二线项目、柬埔寨CMIC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厂项目及缅甸的毛淡棉5000PTD水泥厂项目等实现营业额9140万美元等。
在抢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洛阳智造”随之输送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彰显了洛阳企业的技术实力。
今年6月,中信重工连续在“一带一路”斩获两大订单。6月5日,中信重工在巴基斯坦签订巴基斯坦GCL公司2×250TPH水泥粉磨站EP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及人员培训等。几天后,中信重工又与菲律宾世纪顶峰矿业公司签订总价值9.56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9MW余热发电工程等。中信重工将承担设计、制造、供货、安装、施工、技术服务培训等工作。
中信重工在“一带一路”上的一连串大动作,凸显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国际竞争优势。
“洛阳智造”背后是洛阳雄厚技术实力的支撑,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厚重的工业积淀为融入 “一带一路”奠定了扎实基础。如今,一件件“洛阳智造”正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作为首批进驻“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的企业之一,中国一拖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东方红”源源不断驶向世界。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中国一拖还建立了组装厂。
最近,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向东南亚批量出口压路机62台,这是该公司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外贸订单。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加大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116.33%。
洛阳德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研制油气管道施工机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世界上很多有管道工程的地方,都能见到洛阳德平产品的“身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公司总营业额八成以上。
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家提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洛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突出,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资讯等高科技领域居全国先进水平,理应在融入“一带一路”、构建开放体系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站位全局,今年洛阳市提出构建开放体系,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度参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推动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两翼齐飞,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加紧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对外开放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引领更加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参与海外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多层次经贸合作。
2013年9月,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又称“一带一路”。
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相继公布各自战略定位后,河南也不落伍。8月10日,《河南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2016年工作方案(讨论稿)》出炉。
“该方案的最大新亮点是多次提及‘新亚欧大陆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难看出该方案旨在打造河南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新支点和新贡献。
“配合国家编制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规划”、“把郑州、洛阳打造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示范节点城市”、“畅通新亚欧大陆桥陆路通道”……正如宋向清所言,在这份方案中,涉及“新亚欧大陆桥”的笔墨颇多,备受关注。
在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局郅慧看来,与海运相比,陆运的优势是速度更快。方案中提及畅通新亚欧大陆桥陆路通道侧重于陆运,这可激活河南这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内陆省份的国际贸易市场活力,让更多的境外企业走进来,让更多的河南企业走出去。
在此之前,也有专家认为,河南参建“一带一路”的优势在于交通,如贯穿全境的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它被视为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不仅提及乌克兰产业园、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产业园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和开通郑州至悉尼、东京、阿布扎比等国际货运航线等重大项目,还首次涉及深耕与亚欧国家的人文交流。
宋向清认为,作为软实力的人文交流,也是大势所趋。通过对上述优势资源的统筹统调,对国际贸易和市场情势的对策研判,形成河南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市场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从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增加河南元素。
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全国指定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省份,中欧班列……事实上,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中部省份河南的“一带一路”朋友圈渐渐扩大。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赵建才也透露称,近年来,河南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推进三大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把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结合起来,“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以增强我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
二是要推动交通、物流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殷切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是物流,要通过交通来带动物流,用物流带动城市,用城市带动整个经济,最后形成一个经济带。从交通、区位、物流集散的速度、成本及辐射范围来看,郑州都具有成为最佳枢纽的条件。要加快“米字形”高铁网建设,通过建设无水港、发展铁海连运,推动陆海相通,实现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链接;通过提升郑欧班列运营水平,形成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
三是要推动“买全球”与“卖全球”、“引进来”与“走出去”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并指出,河南要“买全球、卖全球”。要积极利用郑欧班列等载体平台,将欧盟顶尖的技术、中亚丰富的能源等周边物资集聚到中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钢铁、水泥、化肥、电解铝等传统产业向境外转移过剩产能,拓展发展空间。稳步推进农业国际项目合作,加快推进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建立海外生产研发基地、全球营销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以航空港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与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
全面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一是提升载体平台。深入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完善航空货运网络,推动物流、投资、贸易、监管便利化,建设陆空高效衔接的国际物流中心,加快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加快建设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探索以航空驱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提升创新载体平台创新凝聚力,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建设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积极创建中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中原城市群智慧型城市群建设,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全国性创新高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以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为重点,实现快速铁路通达全部省辖市,推进省际快速通达,提升高铁、地铁、普铁、城铁“四铁”联运水平。加快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断头路,继续推进客运场站建设和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大力改善农村道路状况。完善多式联运,实现无缝连接、内捷外畅。大力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快实施“宽带中原”工程,优化4G网络,加快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及时跟进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统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网络强省。
三是促进内外联动。加快东西双向开放,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作用,提升郑州、洛阳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谋划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五个互通,努力形成与亚欧全面合作新格局。积极主动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和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根据产业价值链合理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申建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提升保税区、口岸、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功能,加快建设“一站式”大通关体系,积极申报河南自贸区,主动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
四是推动企业“走出去”。政府层面加大统筹和协调服务的力度,合理界定和发挥我国政府、企业及智库等非官方组织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合力。在与“一带一路”沿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要创新合作模式,以推动其经济现代化为要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在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各类智库在内的社会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投资评估咨询,帮助企业权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公益。
五是加强人文交流。“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没有人文合作的发展,很难实现经济合作的进步,应当通过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合作的复兴。旅游合作能让双方百姓更多了解对方国家,消除偏见和误解。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与沿线国家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具有坚实的基础。通过整合河南旅游资源,与沿线省市和国家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
根据 河南日报 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