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3|回复: 0

“中国企业不会赚了钱就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8 02: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1138958_81n.jpg

  自1993年在香港开设第一家零售药店起,20多年来,同仁堂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5家包括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在内的网点。2016年,同仁堂成功收购南非当地5家中医药门店,共同合资经营名为“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有员工22名,当地员工占到总人数的七成。

  据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钟鹏介绍,目前5家门店分别开设在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德班三市,公司正计划从中国邀请中医师进行巡回义诊和健康讲座。该公司已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卫生学院基本达成共同建立中医针灸课程培训合作方向,年内将在该校附属医院建立中医针灸科室。同时,公司还将深入挖掘非洲传统医学草药资源,和非洲传统医学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希望通过努力让南非人民和当地华人华侨享受到质量上乘的中医药产品和服务”。

  钟鹏透露,南非项目的成功落地只是同仁堂在非洲探索的开始。未来三年内,同仁堂计划继续在非洲其它国家建立终端(包括药店,诊所、批发中心批发中心,教育培训和文化传播中心等)。此外,同仁堂还将适时在非洲建立海外工厂,开发当地草药资源,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非洲国家需求并引导进入中国市场,以惠及两地民生。

  她努力张大眼睛,终于视线由混沌变得清晰,眼睛上的那层“白雾”消失了。当津巴布韦76岁的珍妮·坎戈玛眼睛上的纱布揭开后,她噙着泪水抱着中国医生说,“我要向你们表示感谢,因为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太谢谢中国医生了!”

  由海航集团赞助的“光明行”号飞机载着北京同仁医院一个医疗小组,跨越1.2万公里再次走进非洲津巴布韦共和国。在3月19日到24日短短的几天内用精湛的医术,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远郊奇通圭扎中心医院为514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使其重见光明。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2020年全球消灭可避免盲”的战略目标,而白内障患者占其中的绝大多数。2003年,中国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发起了“光明行动”。

  “中非光明行”是中国医疗队专门赴非洲为非洲盲人提供免费复明医疗援助的活动,开拓了中国非洲光明行的先河。由北京同仁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组成的中国医疗队携带最先进的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在非洲津巴布韦和马拉雅两国的首都,分别为当地的310例和302例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

  由中国有色集团出资的“光明行”活动来到了位于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为109名从赞比亚全国各地汇集到中赞友谊医院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赞比亚矿业部姆瓦莱部长表示,“光明行”活动为赞比亚眼疾患者带来了福祉,在赞比亚社会各界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大大提升了中国有色集团乃至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形象。

  中医药一直是古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自泰国的温仕德,来华已6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妇科研究生。他说,在泰国,针灸纳入医保,因此很多医院都开设了针灸科。人们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身边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疗效就是最好的推广。温仕德已获得了泰国的行医资格,准备学成后回国展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12月发表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不少就是“一带一路”国家、地区。

  20世纪90年代就曾去英国拓展业务的同仁堂员工刘丹说:“随着国家逐渐强大,国外对中医的认知也提升了,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国家不断加大支持中医药走出去的力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这份事业的信念。”如今的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130多家终端门店。

  2017年1月,我国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推出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目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已经发布了17个标准,包括发布制定了“中医药常用的名词术语翻译标准”,收集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6000多个条目,先后发布了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的对照标准。

  中医药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国际标准化组织(IS0)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陆续制定颁布10余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从打造民心相通的靓丽外交名片,到初具规模的全产业链国际化路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正从建立互认互信迈入合作共赢的全新时代。

  作为中国主要的几家汽车集团之一,北汽集团的整车产品已覆盖轿车、越野车、商用车和新能源车各个门类,并拥有“北京”“绅宝”“昌河”“福田”等多个自主品牌。目前,该集团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汽车制造工厂。

  2016年,北汽集团正式落户南非,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北汽南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库哈开发区成立工厂。这是该集团第一座海外整车制造工厂,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也是南非40年来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据北京汽车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星星介绍,依照规划,工厂一期完工时间为2018年6月。届时,工厂的汽车总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每年四万至五万辆,达产后可覆盖南非及其它非洲主要市场。正式投产之后,工厂预将需要800名员工,98%以上将是本地员工。他希望未来北汽的新能源产品也能进入南非,并利用其关税等优惠政策,建立分销渠道,转进到欧洲和美国市场。

  谈及在南非的发展,李星星直言“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目前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身为中国人,如何将这个工厂建成为南非的企业,融入当地、适应当地。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都要有彻底的转变”。

  对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走进南非的其它中资企业,李星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建厂企业应了解并遵守南非的劳工政策;由于南非是外向型经济,企业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和产品研究,不要局限于当地市场;积极与当地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保持相对中立友好的联系。

  位于坦桑尼亚东部的海岛桑给巴尔(简称桑岛),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岛屿之一,也是近年兴起的旅游新热点。根据当地媒体报道,2016至2017财年,前往桑岛的游客人数达到37.6万人,同比增加一倍。旅游业已成为桑岛的支柱产业,为其新增了超过2万个工作岗位。

  尽管游客人数急速上升,桑岛的基础设施却没有跟上这一发展速度,目前正在使用的国际机场航站楼甚至没有行李传送带、登机廊桥等设施,这为初到当地的外国游客带来了许多不便。桑岛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亟需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机场,拓宽飞行通道,并以此为“国际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自主承担国际工程的企业之一,北京建工目前是北京市属国有建筑企业中海外业务规模最大的企业。桑给巴尔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工程是其在境外市场承揽的第一个EPC(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机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12万多平米,总造价为1.28亿美元。

  据北京建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分公司经理程龙海介绍,本次承接的航站楼工程是坦桑尼亚最大的现代化机场项目,公司通过议标取得总承包资格。新机场建成后,预计到2020年,每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60万次,年货运量达到4422吨,可满足桑给巴尔旅游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及经济发展需要。

  程龙海表示,新航站楼将包括安检系统、行李分拣系统、直梯和扶梯、监控、门禁等设备及系统,均采用中国产品。新机场施工期间,公司实行属地化用工管理,在当地招聘了大量工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屋面及玻璃幕墙施工,如进展顺利,将在2019年上半年竣工运行。新机场交工开通后,将为当地提供42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还会大量增加围绕机场运行的服务业人员。

  摇曳不定的蓝白色探照灯光、坦克马达密集的轰鸣、砰砰的枪声……一位肯尼亚母亲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孩子,颤颤巍巍地躲进中国公司提供的避难所,与其他肯尼亚难民一起祈祷着能躲过这场灾难。与他们共同坚守家园的还有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驻肯尼亚代表处的员工们。此刻,他们正忙着将储备的干粮和水分发给饥肠辘辘的难民们。

  肯尼亚局势动荡期间,中航国际驻肯尼亚公司的售后服务小组仍在肯尼亚地区执行合同,集装箱检测设备小组也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出于安全考虑,肯尼亚方面让代表处及中方团队暂停工作或回国避难,但中航国际驻肯尼亚总代表司炎轩毅然决定留下继续工作,与肯尼亚人民同甘共苦,守望非洲。

  不仅仅是在动乱时期,每当非洲人民遭遇困难时,中国驻非企业总是第一时间给予非洲人民帮助,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关怀。

  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大地震,顷刻间大量房屋倒塌。在这场惨烈的灾难中,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向阿尔及利亚政府提供了50万美元的救助款,并无偿援助200套临时住房,之后,又以非常低的价格承建了5000套社会住房。事实上,中国建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参与阿尔及利亚震后重建社会住房项目的外国公司。

  在非洲经济陷入困难时期时,中国企业也始终与他们奋战在经济复苏、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企业不会赚了钱就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有色集团在非洲的企业承诺“不裁减一名员工、不减少一分投资、不减少一吨产量”,还增加投资接管了已被关闭的赞比亚卢安夏铜矿,使2250余名赞籍员工就业,惠及民众近2万人,让以矿为生的城市重获新生。

  根据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9-16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