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从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 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东盟签订了首个区域性的航空运输协定。与俄罗斯、亚美尼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孟加拉、以色列、蒙古国、马来西亚、埃及等沿线国家举行双边航空会谈并扩大了航权安排。 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张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民航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作用,重点从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对接、拓展民航合作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等方面发力,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形成了民航业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局面。 张清强调,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每周约5100个航班。 2018年夏秋航季,共有29家中方航空公司运营自中国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1个城市的往返定期航线,每周2849班,其中客运2751班,货运98班;与此同时,共有3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90家航空公司从84个国外城市运营至52个国内城市的定期航班,每周超过2346班,其中客运2204班,货运142班。 近年来,中国民航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合作水平,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为中亚、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提供专业培训,涉及航空安全、交通管理、机场管理、飞行标准、安全安保、航空气象等多个领域。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航空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了中国民航与东盟的航空安全技术合作交流。 中国民航还与捷克、哈萨克斯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加强民航全面合作的文件。 张清称,下一步,中国民航将继续发挥民航在互联互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内外统筹、协同推进、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升沿线国家民航互联互通水平。 三是拓展建立区域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大力推动中国机场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空管技术、标准、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向沿线国家输出,持续增强与沿线各国在专业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四是为区域民航合作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文章根据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