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东京7月12日电日本《日本时报》网站7月1日刊登前澳大利亚中国事务外交官格雷戈里·克拉克撰写的文章说,所谓“天安门大屠杀”根本是西方炮制的谎言。文章透露了谎言出台的过程,以及英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出于战略目的散布谎言和虚假谣言”的“黑色宣传”。
这篇题为《“黑色信息”与媒体欺骗——天安门谎言的炮制》的文章说,维基揭秘网最近公布的美国驻京使馆电报文件有助于最终拆穿所谓1989年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了大屠杀的谎言。同样,一些当年在广场现场的公正的西方观察人士,包括一名路透社记者和一个西班牙电视摄制组,也一直坚称——甚至撰文指出——没有看到所谓大屠杀的任何迹象。
文章说,那么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之说是怎么出笼的呢?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则耸人听闻的报道是一个重要来源。而其他记者也许觉得不得不对这一报道加以附和,尽管他们中没有人——包括BBC记者——亲身在广场上。
文章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1998年一篇题为《天安门谎言与被动新闻的代价》的报告对真相进行了最出色的曝光。这篇由《华盛顿邮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杰伊·马修斯撰写的报告指出,西方媒体的串通本能虚构了不实的大屠杀故事。
文章说,马修斯认为问题主要起源于一家香港报纸,该报纸在1989年动乱发生后不久就刊登了一则长篇报道,报道署的是一个学生抗议者的名字。此人声称当部队到达广场并用机关枪扫射成百上千的学生时,自己也在广场上。这篇文章得以在全球传播,并被认为可以最终证明最早的BBC报道及其他大屠杀报道是准确的。但是该报道的所谓作者却从来没有找到,这是自然而然——因为这篇报道是英国情报机构多年来组织的众多“黑色信息”行动之一。
文章说,英国的“黑色信息”活动的普遍程度远远超出多数人的想象。它们始于冷战时期,当时外交部设立了一个国际研究部,其职责是提供可利用的来源不明的灰色和黑色信息宣传。据研究这一课题的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亚当·亨利说,黑色宣传就是“出于战略目的散布谎言和虚假的谣言”,而灰色宣传是“制造带倾向性的、但不是虚构的来源不明的信息”。
文章说,西方媒体使出浑身解数,描绘一个残暴的中国政权的假象。本报今年4月17日发表的对菲利普·坎宁安所著《天安门明月:中国学生动乱内幕》一书的书评可以提供线索——该书在亚马逊网站的广告仍在把天安门大屠杀当作噱头。这篇书评引述学生领袖之一柴玲的话说,制造一片“血海”或许是动摇政权的唯一途径。
文章说,天安门仍然是多数西方媒体报道中流于浅薄与偏颇,以及政府试图控制这些媒体的黑色信息行动的经典范例。中国是个很重要的国家,它容不得这种荒唐之举的欺侮。(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