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1|回复: 0

打击“伊斯兰国”:欧洲“积极” 美国“彷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5 00: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继本月1日德国宣布向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提供武器装备,以抵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进攻之后,捷克政府3日也批准向伊拉克出售15架L159轻型攻击机。2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伊拉克总统马苏姆通电话时表示,他们都希望尽早组织并召开一次有关伊拉克安全问题的国际会议。 

对于“伊斯兰国”的威胁,欧洲作出的反应显然比本应是“唱主角”的美国要积极得多。而后者在这一问题上至今依然举棋不定。上周四在白宫举行的例行白宫记者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伊斯兰国”持续对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构成威胁,但“美国目前尚无最佳应对战略”。此番言论引起美国国内各界一片哗然。尽管本周奥巴马迫于“伊斯兰国”的猛烈攻势,不得不再次派出350名军事人员前往伊拉克保护人员和外交设施,但依然没有给出更明确而完整的战略计划。
  

在伊拉克的反恐斗争中,欧洲似乎比美国清醒些,究其原因,是欧洲国家对“伊斯兰国”的危害性认识得更透彻,它们担心地理上较近的中东地区会把恐怖主义的战火蔓延到欧洲腹地。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伊拉克所在的中东地区是欧洲通往亚洲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所必争之地。对于“伊斯兰国”这样一个被美国共和党老牌国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形容为“史上规模最大、最富有的恐怖组织”,其对地区安全的威胁绝对不可轻视。而伊拉克与欧洲的近距离则引发了更大和更普遍的担忧。
  

从经济角度说,欧盟成员国刚刚摆脱欧债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完全复苏。但在此次危机中表现较好的德国,成了欧盟经济的定海神针,对欧盟其他成员国及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德国不光吸引了大批海外人才,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北非和中东地区的难民。近年来,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更加剧了难民向欧洲迁移的趋势。
  

叙利亚危机之后,大量难民涌入周边国家。今年4月,联合国难民署宣布,叙利亚冲突爆发以来,逃至黎巴嫩并在难民署登记注册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就达到了101.4万。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危机造成的外溢效应之一就是庞大的难民潮,对周边国家的社会、安全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现在不对伊拉克局势加以控制的话,当“伊斯兰国”进攻约旦或者黎巴嫩等收容较多难民的国家时,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从而产生更多难民向欧洲地区转移。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不愿看到的。
  

然而,“积极”的欧洲也并不是没有顾虑。目前,面对利比亚难以收拾的乱局,让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中同样表现“积极的”欧洲国家心有余悸。它们担心,这次向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提供武器,是否会重蹈利比亚之覆辙,谁也无法保证。
  

眼下,面对愈发严峻的伊拉克地区反恐形势,美国、伊朗等国已在向伊拉克库尔德武装力量输送武器。除德国外,欧盟中的法、英、意等国也作出了武器援助的决定。
  

但较之欧洲而言,美国对伊战略似乎还是云雾一团。奥巴马于6年前竞选总统时,曾承诺要让美国摆脱一场昂贵的、不得人心的战争。但伊拉克时局并未如他所愿,新的恐怖主义正一步步把美国拉回这个它亲手造就又无比厌恶的泥潭中。而奥巴马起初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低估,以及在威胁扩大之后固守自封的策略,皆使危机向更大更深的层次滑落。难怪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忍不住批评奥巴马“过于谨慎”,以致错过了在叙利亚境内打压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最佳时机。(文/余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4 1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