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0|回复: 0

游木渎古镇 品《古诗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2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木渎,江南唯一的中式园林古镇,明清私家宅园30多处,更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源源运来的木材堵塞了这里的河流港渎,故有“木塞于渎”一说,这便是“木渎”一名的由来。“木渎”由此名噪中外。

在初夏之夕阳下,徜徉木渎古镇,游览了清末木渎“四大富翁”蔡少渔旧宅古松园、清乾隆年间苏州名士沈德潜寓所(后为台湾政要严家淦故居的严家花园)、清初文人徐士元故居、乾隆民间行宫虹饮山房、刺绣皇后沈寿故居、清状元毕沅的私宅灵岩山馆、后唐清泰三年千年古刹明月寺,品茗雨前碧螺,别有一番景致。

给我留下印象的便是严家花园,此为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寓所的建筑反映了苏州园林的特色,与其他苏州园林差别不大,主要是居住主人的其人其事值得细细品味。

沈德潜是清大臣中寿较长的能人,活到97岁,追封太子太师,位极人臣,然究其一生,可谓仕途坎坷。沈家五代不仕,其父母早逝,从小衣食不周,可意志惊人,科考17次,可谓从青丝考到白发丛生,流年不中,四十不惑时曾写诗道“真觉光阴如过客,可堪四十竟无闻”,到花甲之年仍未中,心中大志依然不灭,所谓“还思假我年,勿使终无闻”的精神感动上苍,终在67岁高龄一举进士及第,乾隆七年,授翰林院编修。其经历轰动朝野,自称爱才嗜命的乾隆看到苍苍白发的沈德潜,怜才之心顿起,挽着其手,穿行翰林院,共唱相和。

严家花园建于道光八年,沈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这位钱兄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取名“端园”。光绪二十八年,木渎首富严国謦重金买下此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人姓严,更缘台湾政要严家淦的故居于此,故当地人习称“严家花园”,此名流传至今,也是“严家花园”的来由。

此园三个姓氏的族人居住过,其中沈德潜我较为熟悉,因少时就拜读过他编写的《古诗源》,该书收录了先秦至隋代诗歌共700余首,宗旨在于探寻诗歌的起源。他认为中国的诗歌到了唐朝最为鼎盛,但古诗却是唐诗的发源地,所以他编入这些古诗的目的在于研究诗歌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规律,通过选诗、注诗和评诗来阐明他倡导的“风雅”风格。虽说他的选诗观点有其陈旧保守的成分,但客观上也反映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还原了中国古体诗的真实面貌。

时至今日,我才体悟《古诗源》的选诗标准,其艺术见解比较独特,同时也明白了沈德潜所讲的“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以载道,诗以明理,寓教于乐”的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